香港人對「英式」的期望有多大?好大。

馬莎(Marks & Spencer, M&S)這老牌英國公司,早在1884年誕生,上世紀80年代進軍香港,在尖沙咀開第一間分店。不過多年來都沒有太大起色,主打的英式時裝,優雅,但換個角度就倒也帶點悶氣了吧。

香港人愛購物,不過更熱愛美食。馬莎要在香港或者亞洲成功,開拓英式食品市場大有可為,不明白的是香港馬莎30年來都只是以悶蛋的時裝作主打。在英國本土,相對周街都有分店的Tesco,英國馬莎的食品假廉而有質素,基本上是當地上班一族的糧倉。去英國生活,馬莎都應該會是你的飯堂。

在香港,供應「Fish and Chips」、「All-Day Breakfast」的食肆開到成行成市,不過真正英式的café,在香港大概無幾間。講到馬莎這傳統公司在香港開café,那倒也真是「Real British」。

英國第一間M&S Café 在1935年面世;香港第一間M&S Café上星期落腳於太古城。

無錯,那是不折不扣的「Real British」,馬莎將英國一套原原本本搬到香港,還可以不夠英國嗎?對香港人而言,就不夠。

英國的格調,燈光要略帶昏暗,典雅暗花的落地窗薕,雕花的圓木桌上面鋪一幅腰果花枱布,三層糕點架配以優雅的茶杯,配以柔和的古典音樂,侍應店員個個西裝花裙,總之就要似皇室。香港的英式價值就是放到這個高位,可惜英國本土模樣與香港對英國印象落差太大。

Café開張當日,正好放假就去試一下。事實上,食物全是英國的,「Afternoon Tea set」、「Devon Scone w/ Clotted Cream&Jam」、「Fish and Chips」,以及很多典型蛋糕和肉批;飲品都是英國的,典型英式茶、咖啡和Smoothie;連人都是英國的,雖然只得一個年輕英國白人經理。不過,上面的格調,全部欠奉,就連員工制服都衰過美心,配合環境,弄得整體氣氛就似大家樂。

要再強調,其實到過英國的人都知,這的確是英國最普遍的「格調」。老實講,賣的食物有質素,價錢可以。不過落入香港市場,竟然不知香港人的需要,不了解香港人花錢買格調、要賣弄的本性,大錯特錯。

再者,營運模式實在有極大改善空間。Café要的是自由,買杯咖啡加件蛋糕,俾完錢自己攞,自己搵位;相反「英式下午茶」,要嘆,要服務,要寧靜,前後兩者是天淵之別。M&S Café就將兩者混淆,不知定位,不合香港人口味之餘,不倫不類。斷估無人希望在high-tea的時候要搭枱;隔離個幾歲小朋友,喊到拆天而年輕媽媽照撳電話;後面枱一班三姑六婆「高談闊論」而沒有收斂之意,這又怎能談得上有雅興?

 

photo 4

photo 4

混淆亦令店內的工作和營運變得混亂、無章法,刀叉咖啡自己攞,但食物就等人奉上,樓面人手大部分都是多餘的,至於那個英國白人,就是與另一個高級英國白人吹水囉,識別食物的號碼牌無人收,用餐完畢枱上還留有3、4個牌,難道可以encore嗎?

有個衣着普通的中年男人,向剛剛上班MK look的年輕經理「表達意見」,他手持碟炸魚薯條訓道 : 「你英國公司嚟架嘛,Fish and Chips傳統係跟醋上架,你而家跟茄汁係美國嘅做法!」

你話,「英式」兩個字要多麼的講究。

開業短短個多星期我「拜會」過三次,menu已無聲無色的改動了,由始至終餐牌都無列明條款,套餐不套餐,有野飲無野飲,只靠口頭說了就是。這倒也是「Real British」的作風啊!

雖然彈多過讚,但我要求不太高,那個Scone無可否認很具質素,配一杯咖啡,閒時轉轉口味要壺早餐茶,相當享受。氣氛就不必要求,不就當自己身置英國,享受那種「真英倫」。




CY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