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為了培養黨內新人接班,有意改為出選俗稱超級區議員的區議會第二組別,面向全港選民。

超級區議員是2011年政改方案的產物,並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實施,以推動民主進程、增加議會民選比例。由於組別定為五席,在雙方陣營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建制、泛民都是劍指三席。

同樣地,雙方陣營的選民也是以三席為目標,並會透過適度的配票達到效果。

對於反對派而言,配票的工作並不復雜。坐擁六成選票的他們,想要奪得三席,只要確保有力爭取最後一席的反對派候選人勝出便可。因此,不難發現,在超級區議員選舉中,獲得最多選票的反對派候選人是最弱的一個,而僅僅勝出的則是該陣營最強的。

以2012年立選為例,當屆民調清楚反映最受支持的反對派候選人依次為何俊仁、馮檢基和涂謹申。結果,在一片告急聲音下,涂謹申「爆冷」以高票當選,力壓兩大陣營的候選人;相反,曾經參與特首選舉,知名度和支持度相對不俗的何俊仁只是低飛過關。

2016年立選,涂謹申成為反對派實力最強的一位候選人、梁耀忠次之、鄺俊宇最弱。同樣地,最終結果是選民集中票源支持資歷最淺的鄺俊宇,反而涂謹申僅以些微優勢取得最後一席。

不過,對於建制派而言,情況有點不同。由於建制的票源大約四成,除非平均分配各候選人的選票,加上反對派配票嚴重失衡,才有希望奪得三席。

當然,建制派的策略,同樣是「劫富濟貧」,即集中票源支持最弱的一個,但是產生的效果,不是最強的候選人排名最後,而是實力排名第二的候選人落敗。

打個比喻,建制派候選人就有如學生。成績最好的,老師固然不用擔心,憑藉天賦和努力也足夠升班;成績最差的,老師自然會循循善誘,多加留意,積極提升。但是最受忽略的一群,就是成績中游,不過不失的。

因此,2012年立法會選舉,建制最強和最弱的候選人陳婉嫻和李慧琼分別順利勝出,後者更加成為建制「票后」,反觀實力介乎兩者之間的劉江華則意外下馬。2016 年立法會選舉, 建制最強和最弱的候選人當屬最終勝出的李慧琼和周浩鼎,而處於中游的王國興則落敗收場。

如果葉劉淑儀轉戰超區,以其實力和名氣,肯定是建制最強。如果建制人選不變,那麼實力排名應是如何,大家心中有數。換言之,大家可以估計得到誰是下屆超區敗選大熱。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