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節目介紹大灣區衣食住行,當中兩集介紹鯇魚魚生。食安中心及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有見及此,近日分別在社交平台發文,提醒市民鯇魚屬於淡水魚,進食前應徹底煮熟:「由於鯇魚容易附帶肝吸蟲,市民如生吃鯇魚,有機會受到感染。」

日本「刺身」浮世繪 (網上圖片)

日本「刺身」浮世繪 (網上圖片)

在不少海內外華人的意識中,魚生是日本料理,名為「剌身」,而在歷史上,中國嶺南及江南地區民眾也有吃生魚片的習俗,據推斷這種古稱吃「魚膾」的習慣來自北方地區。吃魚膾的記載,更早出現於周代,先秦著作《詩經·小雅·六月》載:「飲御諸友,炰鱉膾鯉」,「膾鯉」就是生鯉魚,用來招呼朋友。至於在中國南方食用生魚片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東漢史學家、文學家趙曄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當吳軍攻破楚郢都,吳王闔閭設魚膾席慰勞伍子胥。

更多相片
日本「刺身」浮世繪 (網上圖片)

最近有節目介紹大灣區衣食住行,當中兩集介紹鯇魚魚生。食安中心及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有見及此,近日分別在社交平台發文,提醒市民鯇魚屬於淡水魚,進食前應徹底煮熟:「由於鯇魚容易附帶肝吸蟲,市民如生吃鯇魚,有機會受到感染。」

《詩經傳注》局部 (網上圖片)

在不少海內外華人的意識中,魚生是日本料理,名為「剌身」,而在歷史上,中國嶺南及江南地區民眾也有吃生魚片的習俗,據推斷這種古稱吃「魚膾」的習慣來自北方地區。吃魚膾的記載,更早出現於周代,先秦著作《詩經·小雅·六月》載:「飲御諸友,炰鱉膾鯉」,「膾鯉」就是生鯉魚,用來招呼朋友。至於在中國南方食用生魚片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東漢史學家、文學家趙曄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當吳軍攻破楚郢都,吳王闔閭設魚膾席慰勞伍子胥。

華陀畫像 (網上圖片)

到了秦漢以後,牛羊家畜及野獸生肉漸漸少見,說膾通常都為魚膾,有一衍生字為「鱠」,專指生魚片,並與「膾」一起混用。三國曹魏陳思王曹植,也記載自己喜愛吃生魚片,《名都篇》曰:「膾鯉臇胎蝦,炮鱉炙熊蹯」。至於在同一時期,也有因為吃生魚片而令體內存有大量寄生蟲的個案,可見吃生魚片一直會帶來衛生問題及健康風險,據《三國志 魏書·方技傳》載,廣陵太守陳登因喜愛吃生魚片,胃中有大量寄生蟲而病重,獲得神醫華佗醫治痊癒:「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華佗提醒他此病三年後會復發,需良醫在側。三年後果然復發,但華佗已經不在,陳登也病死了。

《廣東新語》提及魚生 (網上圖片)

「魚膾」作為古時的佳餚,也不斷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更出現「金齏玉膾」,被視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生魚片菜色。北魏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農學鉅著《齊民要術》書中,更詳細介紹了「金齏」這種調味品的做法:以蒜、薑、橘、白梅、熟粟黃、粳米飯、鹽、醬八種料製成,用來蘸魚膾。到了隋唐時期,有不少留世詩詞作品也有提及吃生魚片,反映吃生魚片已成民間菜餚,甚至出遊時也會就地取材。

1907年《時事畫報》描繪廣州魚生食肆情景 (網上圖片)

到了美食發展最澎湃的宋代,食用魚膾依然普遍。不過有研究指,到了明清時期,魚膾流行的程度大大降低,文獻記載魚膾也比隋唐時期為少。但嶺南地區仍然有吃生魚片的習俗,清代學者李調元著有的《南越筆記》就有記載,當時廣東人認為以「白鯇」用來製作生魚片,為之上品:「粵俗嗜魚生,以鱸以(魚奧)以鰽白以黃魚以青鱭以雪齡以鯇為上。鯇又以白鯇為上。」同時也記載製作方式:「以初出水潑剌者,去其皮劍,洗其血腥,細膾之以為生,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兩兩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

網上圖片

「魚膾」為南方客家傳統食品,嶺南民俗亦有「夏至狗肉,冬至魚生」之說。1907年出版的《時事畫報》就描繪了廣州魚生食肆的情景,圖中有云:「魚生一物,不減蓴鱸滋味,吾粵人多嗜之。臠魚作片,蘿蔔為絲,每到秋風一起,則什錦魚生,足供大嚼,不必待冬至陽生然後食此也。」這種古代廣東魚生食法,亦傳至南洋地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至今也有「魚生撈起」這菜色。單憑「撈起」兩字,已知來源必為廣東。

食安中心發文 (食安中心fb截圖)

不論古今,魚生都是美味食品,但一直都有因吃魚生而令身體含有大量寄生蟲的記載。現代科學研究指,很多淡水魚有種非常頑固的寄生蟲—肝吸蟲,多達30多種淡水魚可成為肝吸蟲幼蟲的宿主。加上古時用作生魚片的淡水魚類,棲息的環境也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生吃淡水魚的風險也越高。因此,聽政府勸喻,吃鯇魚也應徹底煮熟才吃,以免影響健康。

《詩經傳注》局部 (網上圖片)

《詩經傳注》局部 (網上圖片)

到了秦漢以後,牛羊家畜及野獸生肉漸漸少見,說膾通常都為魚膾,有一衍生字為「鱠」,專指生魚片,並與「膾」一起混用。三國曹魏陳思王曹植,也記載自己喜愛吃生魚片,《名都篇》曰:「膾鯉臇胎蝦,炮鱉炙熊蹯」。至於在同一時期,也有因為吃生魚片而令體內存有大量寄生蟲的個案,可見吃生魚片一直會帶來衛生問題及健康風險,據《三國志 魏書·方技傳》載,廣陵太守陳登因喜愛吃生魚片,胃中有大量寄生蟲而病重,獲得神醫華佗醫治痊癒:「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華佗提醒他此病三年後會復發,需良醫在側。三年後果然復發,但華佗已經不在,陳登也病死了。

華陀畫像 (網上圖片)

華陀畫像 (網上圖片)

「魚膾」作為古時的佳餚,也不斷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更出現「金齏玉膾」,被視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生魚片菜色。北魏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農學鉅著《齊民要術》書中,更詳細介紹了「金齏」這種調味品的做法:以蒜、薑、橘、白梅、熟粟黃、粳米飯、鹽、醬八種料製成,用來蘸魚膾。到了隋唐時期,有不少留世詩詞作品也有提及吃生魚片,反映吃生魚片已成民間菜餚,甚至出遊時也會就地取材。

《廣東新語》提及魚生 (網上圖片)

《廣東新語》提及魚生 (網上圖片)

到了美食發展最澎湃的宋代,食用魚膾依然普遍。不過有研究指,到了明清時期,魚膾流行的程度大大降低,文獻記載魚膾也比隋唐時期為少。但嶺南地區仍然有吃生魚片的習俗,清代學者李調元著有的《南越筆記》就有記載,當時廣東人認為以「白鯇」用來製作生魚片,為之上品:「粵俗嗜魚生,以鱸以(魚奧)以鰽白以黃魚以青鱭以雪齡以鯇為上。鯇又以白鯇為上。」同時也記載製作方式:「以初出水潑剌者,去其皮劍,洗其血腥,細膾之以為生,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兩兩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

1907年《時事畫報》描繪廣州魚生食肆情景 (網上圖片)

1907年《時事畫報》描繪廣州魚生食肆情景 (網上圖片)

「魚膾」為南方客家傳統食品,嶺南民俗亦有「夏至狗肉,冬至魚生」之說。1907年出版的《時事畫報》就描繪了廣州魚生食肆的情景,圖中有云:「魚生一物,不減蓴鱸滋味,吾粵人多嗜之。臠魚作片,蘿蔔為絲,每到秋風一起,則什錦魚生,足供大嚼,不必待冬至陽生然後食此也。」這種古代廣東魚生食法,亦傳至南洋地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至今也有「魚生撈起」這菜色。單憑「撈起」兩字,已知來源必為廣東。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論古今,魚生都是美味食品,但一直都有因吃魚生而令身體含有大量寄生蟲的記載。現代科學研究指,很多淡水魚有種非常頑固的寄生蟲—肝吸蟲,多達30多種淡水魚可成為肝吸蟲幼蟲的宿主。加上古時用作生魚片的淡水魚類,棲息的環境也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生吃淡水魚的風險也越高。因此,聽政府勸喻,吃鯇魚也應徹底煮熟才吃,以免影響健康。

食安中心發文 (食安中心fb截圖)

食安中心發文 (食安中心fb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