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到今天,可以來個小總結,人民日報微信號俠客島訪問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評價貿易戰至今發展。

鄭永年話,貿易戰到現在,美國得到了什麼?中國失去了什麼?美國沒有得到什麼,至少沒有得到特朗普想要的東西。主要的經濟指標裡面,除了就業好一點,美國吸引外資,以前高的時候一年4000多億美元,今年到現在不過1000多億。

他指出,貿易戰對美國一手創立的全球化體制破壞太嚴重。這個體制美國拿到了最大利益,但是邊際效益不像以前那樣多了。破壞一個體制很容易,建立新的卻遙遙無期。

鄭永年。新華社圖片

鄭永年。新華社圖片

鄭永年認為,商業市場主要靠預測性、確定性、穩定性。但在美國做法下,大家頭上都籠罩著不確定。「美國第一」口號ok,但搞成這樣,有確定性嗎?是否跟特朗普預測的那樣,外資都回到美國去?相反,特斯拉、寶馬都到中國來了。所以貿易戰沒有贏家的,只是看誰喪失多一些、誰堅持久一些。

他又認為,美國不害怕中國的政治軍事實力,怕的是中國的消費能力。所有的資本家都不會放棄中國市場的,白宮和華爾街的行事邏輯和目的不同。華爾街是為了讓中國更開放,白宮是為了讓中國屈服。
 從歷史看,中國改革開放的結論就是,開放就成功,封閉就會被打敗。明清以來的教訓不就是這樣嗎?貿易戰打到後面,不是比誰更民族主義、比誰更封閉,而是比誰更開放;誰最開放,誰就是贏家。

以下是俠客島訪問鄭永年的全文:

1.俠客島:從國慶到現在,美國副總統彭斯的演講一直是輿論場的熱點話題之一。這篇演講中當然透露出相當多的無知與傲慢。您如何評價這篇演講?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森研究所講話。(網上圖片)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森研究所講話。(網上圖片)

鄭永年:他從美國政府的角度出發,我們也有自己的角度看待。從學術、第三方角度看,這篇文章透露出的內容沒什麼了不起的,也沒什麼深刻性。

演講中透露出來的,美國對中國有一系列不滿意的地方,像「深宮怨婦」一樣抱怨一下。這些內容過去幾屆多少也都說過,彭斯不過是規整在一起說出來罷了。放在一起就顯得多了些,抱怨特別多。我覺得這反映出本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情緒。
 
從另一個角度看,抱怨歸抱怨,他還是想跟中國打交道的。一方面施加壓力,一方面把不滿意發發牢騷。他演講中的錯漏很容易回答,因為那些不是事實;但是演講中表現的美國看待中國的方式,倒也透露出很多信息。
 
2.俠客島:前幾天,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彭斯的演講證實了很多人的猜測,也就是,美國挑戰貿易戰其實無關貿易,而是為全球權力,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鄭永年:貿易也是權力的一部分。不能脫離經濟看權力。畢竟,現在的狀況跟美蘇冷戰不同。美蘇沒有經濟交往,主要是在軍事、武力上競爭。美國跟中國交往,經濟也是權力一部分,不能抽離經濟空談權力。尤其對商人導向的政府來說,經濟力量非常重要。

但特朗普政府看重的經濟並非現代的經濟形態,還是比較傳統的(因為他是房地產出身),所以強調鋼鐵、煤炭等領域。實際上主導世界經濟的早已不是傳統經濟,是互聯網、高端的。
 
看清這一點很重要,《洛杉磯時報》的看法相對片面。從現在看,軍事上,中國沒有挑戰美國在全球的支配地位;政治上,即使中國可以給發展中國家提供選擇和借鑒,但對美國本身沒有衝擊。所以中美之間主要是經濟上的。美國搞不定,也是在經濟上。
 
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的全球化,美國獲利最多,當然中國也受益良多,但主要的問題還是在美國國內。全球化的好處流向了美國,但給了很小一部分人;技術形態變化導致國內中產階級變小、分配不公平。從這個角度看,「經濟-權力」的結構不無道理,事實上包括歐洲、中國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即便是中美間存在戰略問題,但這種挑戰不一定直接影響百姓生活,對社會產生直接影響。軍事的競爭合作遠離百姓,是媒體的消費品。產生直接影響的主要是經濟。

3.俠客島:彭斯的演講也從經濟擴張到政治議題,比如指責中國對美間諜、滲透、政治操縱、媒體造勢甚至左右中期選舉等。怎麼看待這種言論?究竟是貿易摩擦的升級,還是說是給中期選舉造勢?

鄭永年:選舉體制下,必須有議題,議題很重要,畢竟要吸引選票。其實在很多選舉國家,中國都會成為議題之一,包括歐洲。彭斯大肆談論中國議題,當然有很重的吸引選票味道。
 
同時我們要看到美國整體的政治生態。以前美蘇冷戰時,蘇聯任何一個層面的東西都可以挖出來作為議題;同樣,如果美國把中國作為主要對手,也可以挖出各種議題。特朗普政府如此,換一個政府也一樣。這是大的傾向性問題,與體制相關。
 
當然,美國這樣去談論也不稀奇。我90年代去美國讀書時,我們這些留學生也被比喻成「海底的魚」,說我們遲早會跳出來,也是類似的論調。如果我們回顧冷戰歷史就發現,議題操縱、驅逐外交官之類的手段,美國對蘇聯都做過。這些東西出現不奇怪,中國要成為大國,對此心理上也要做好準備。

4.俠客島:您說到冷戰。有人把彭斯的演講比作丘吉爾的鐵幕演說,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您如何看待這其中「冷戰思維」發揮的作用?

鄭永年:此前我們也探討過美國「冷戰派」抬頭的跡象,這也是事實。但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球化的時代跟美蘇爭霸不一樣。
 
貿易戰到現在,美國得到了什麼?中國失去了什麼?美國沒有得到什麼,至少沒有得到特朗普想要的東西。主要的經濟指標裡面,除了就業好一點,美國吸引外資,以前高的時候一年4000多億美元,今年到現在不過1000多億。
 
俠客島:貿易逆差還擴大了。10月份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8月美國的貿易逆差再創6個月來新高,大豆出口暴跌了10億美元。中美資本市場也都出現了幅度不小的波動。
 
鄭永年:是的。中美經濟的相關性很高。特朗普以前總對美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這樣美股暴跌一下,對他們重新思考問題也是有好處。因為全球化時代誰都逃避不了的,經濟關聯度很高。現在還有哪個國家敢說自己是完全的主權經濟體嘛?早過時了。

貿易戰對美國一手創立的全球化體制破壞太嚴重。這個體制美國拿到了最大利益,但是邊際效益不像以前那樣多了。破壞一個體制很容易,建立新的卻遙遙無期。
 
我們知道,商業市場主要靠預測性、確定性、穩定性。但在美國做法下,大家頭上都籠罩著不確定。「美國第一」口號ok,但搞成這樣,有確定性嗎?是否跟特朗普預測的那樣,外資都回到美國去?相反,特斯拉、寶馬都到中國來了。

所以貿易戰沒有贏家的,只是看誰喪失多一些、誰堅持久一些。我看美國可能失去的很多。你不要現在的全球體制,要什麼呢?不是說跟北美、跟歐盟談完新貿易協定就完了,全世界幾百個自貿協定呢。
 
最大的問題是,這樣搞下去,大家還信嗎?你對墨西哥、加拿大這樣的主權國家搞「毒丸」條款,要去針對第三國,有可行性嗎?

5.俠客島:您說到「毒丸條款」,我們也很關注。如果美國強迫加、墨以及更多的盟友,針對中國或者其他國家搞這種條款,中國應該怎麼應對?
 
鄭永年:不用怕的。也許有些國家為了實際需要現在選擇站在美國一邊,但是可持續嗎?中國搞改革開放40年,這麼大的消費市場好不容易打開了,誰會放棄中國?華爾街、歐洲人會放棄嗎?

咱們之前探討過,美國不害怕中國的政治軍事實力,怕的是這個消費能力。所有的資本家都不會放棄中國市場的,白宮和華爾街的行事邏輯和目的不同。華爾街是為了讓中國更開放,白宮是為了讓中國屈服。
 
從歷史看,中國改革開放的結論就是,開放就成功,封閉就會被打敗。明清以來的教訓不就是這樣嗎?貿易戰打到後面,不是比誰更民族主義、比誰更封閉,而是比誰更開放;誰最開放,誰就是贏家。
 
6.俠客島:彭斯是在美國保守主義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講的。前兩天這個智庫的著名人物白邦瑞說,貿易戰可能「暫時止戰」。您如何看待這種表態,以及如何判斷貿易戰的走勢?
 
鄭永年:我之前寫了《貿易戰的幾種前途》,其中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樣。中國當然不想打了,美國也有可能不想了,大家都覺得事情複雜,也拿不到太多好處,光破壞不建設不行。特朗普作為商人,還是要看看效果的,他不是意識形態至上者。有這種暫時止戰的可能性。
 
其實不僅中美雙方大局沒有改變,也沒改變美國的盟友啊,日本、德國、歐洲,跟中國做生意做得更多了。美國國內也有「止戰」需求,因為影響了跟中國做生意的企業。

要意識到,中國的經濟不是關起門來發展的,是開放的。我們之前做研究,中國經濟增長,40%都與外向型經濟體有關係的。貿易戰的早期到現在,更多是宣傳攻勢;但經濟問題更複雜,早已不是簡單的主權經濟體時代了,現在都是非常復合的經濟體,弊端早就暴露出來了:貿易戰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彭斯在哈得遜研究所發表關於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演講
 
7.俠客島:有消息說美國近期可能會在全球舉行演習,以展示其「同時在多個地區應對挑戰」的軍事能力。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據說會來南海。美方動作是否意味著局部擦槍走火、甚至熱戰的可能?
 
鄭永年:作為全球霸權的美國不光現在這樣,幾十年來一直如此。這是美國霸權的常態,不然怎麼證明自己的霸權呢?肯定要有一些「象徵」霸權的東西出來。具體會發生在哪些區域,不知道,但是肯定會發生。不過,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軍事霸權、全球霸權不是光靠象徵的,還是要靠實力;最根本實力的還是經濟,所以不用怕。
 
事態會怎麼發展?最重要的,中國不要掉入以前的「蘇聯陷阱」。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建成了一個商業大國,並沒有在世界上追求軍事支配地位。美蘇競爭蘇聯落敗,不就是因為蘇聯經濟垮掉了嗎?這一點中國要看清楚。
 
前一陣子有評論說,中國「一帶一路」方案出來後,美國、日本、印度、歐洲、澳洲也都開始有自己的計劃版本了,認為中國應當提高警惕,覺得對中國來說是個負面消息。我覺得不是,這是中國的貢獻。如果中國像美國在二戰之後那樣發展的話,世界會怎樣?
 
90年代中國跟東盟「10+1」談判,日本韓國緊張了,也趕緊來談,後來怎麼樣?形成了三個「10+1」,還形成了「10+3」(東盟+中日韓)的機制。把中國和東盟的合作擴大到全球看,如果「一帶一路」的方案示範效應下,形成了許多經濟項目,對世界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大國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朝向什麼方向競爭?中國現在是將競爭引向經濟領域。軍事競爭是零和博弈,但經濟競爭不可能是零和遊戲,不過誰賺得多、誰賺得少的區別。中國要看清這一點。如果中美放棄了經濟競爭、走向軍事競爭的話,對整個世界都不利。所以有學者說嘛,現在美國越來越像以前的蘇聯、而中國則更像以前的美國了。對此要有信心,走自己的路,想清楚這個選擇。

8.俠客島:有外媒在說,美國政府正尋求中美領導人會面的可能。如果有這種可能的話,您怎麼看?

鄭永年:有溝通交流當然好,中美操盤手能坦誠、實事求是地溝通,總比不溝通好嘛。畢竟貿易戰也持續了很久了,大家都可以有很多東西可以總結。

總體上說,中美經濟之間的互補成分遠多於競爭的成分。中國總量大,但是美國人均GDP5萬多美金,我們還不到1萬,技術水平、市場環境等都不在一個檔次上,這些誤解要說清楚,還是有相當多的合作共贏空間。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