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抑鬱症男舉槍自轟臉全毀 25小時手術換臉後重獲新生

大視野

美抑鬱症男舉槍自轟臉全毀 25小時手術換臉後重獲新生
大視野

大視野

美抑鬱症男舉槍自轟臉全毀 25小時手術換臉後重獲新生

2018年11月21日 08:18 最後更新:10:32

「最大的不同就是出門時終於不用戴面具了,也再沒有盯著我看的人。」

美國一名26歲男子兩年前因心情極度抑鬱,舉槍自殺未遂,面部卻因此全被毀,直到在接受面部移植手術後才重獲新生。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最大的不同就是出門時終於不用戴面具了,也再沒有盯著我看的人。」

卡梅隆(網上圖片)

據報道,現年26歲的卡梅隆(Cameron Underwood)是北加州尤巴市的一個焊工,熱愛運動的他高中剛畢業就開始為繼父工作,工作勤奮努力,生活上也很節儉,19歲起便開始償還房貸。

卡梅隆(網上圖片)

2016年6月26日晚間,喝了整天酒的卡梅隆意識漸漸模糊,恍惚中覺得應該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他用獵槍抵著自己下巴,並扣下了扳機。槍聲過後,卡梅隆的整張臉血肉模糊,只留下前額、眼睛與舌頭。

卡梅隆術前術後(網上圖片)

卡梅隆緊接著就被送往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醫學中心搶救,經過多次手術後才穩定下來,但他的臉已近乎全毀。其父親表示:「醫生告訴我,他沒有了牙齒、下巴、顴骨和面部結構......什麼都沒有了。」他哥哥則補充道:「那真的不是一張臉......實在非常可怕。」

網上圖片

羅德里格斯表示,面部移植是一項危及生命的手術,且存活率尚不清楚。而這場耗時25個小時的手術最終改變了卡梅隆剩下的人生。他表示,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但他從未視手術為一種選擇,而是他唯一重獲新生的選項,感謝醫生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卡梅隆與捐贈者費舍爾的母親薩麗(網上圖片)

同時,卡梅隆在近日受訪時還表達了對捐贈者——23歲的費舍爾(Will Fisher)及其家人的感激之情。威爾是一名註冊器官捐獻者,於2018年1月5日在與精神疾病搏鬥中突然身亡,他的心臟、肝臟、腎臟、眼睛和臉,能拯救許多生命。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報道,現年26歲的卡梅隆(Cameron Underwood)是北加州尤巴市的一個焊工,熱愛運動的他高中剛畢業就開始為繼父工作,工作勤奮努力,生活上也很節儉,19歲起便開始償還房貸。

然而,接下來的幾年對於卡梅隆來說非常煎熬,他與相戀多年的高中戀人分手,還與一位最親密的好友失戀,在雙重打擊下一蹶不振,很快地就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

卡梅隆(網上圖片)

卡梅隆(網上圖片)

2016年6月26日晚間,喝了整天酒的卡梅隆意識漸漸模糊,恍惚中覺得應該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他用獵槍抵著自己下巴,並扣下了扳機。槍聲過後,卡梅隆的整張臉血肉模糊,只留下前額、眼睛與舌頭。

隨後,早前被邀請來屋中過夜的叔叔羅尼(Lonnie)發現了卡梅隆,他憶述道:「到了他家後發現所有燈都如預料地亮著,但門卻沒有上鎖。我走進他的臥室,發現滿地的血,而卡梅隆正在地上痛苦掙扎」。

卡梅隆(網上圖片)

卡梅隆(網上圖片)

卡梅隆緊接著就被送往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醫學中心搶救,經過多次手術後才穩定下來,但他的臉已近乎全毀。其父親表示:「醫生告訴我,他沒有了牙齒、下巴、顴骨和面部結構......什麼都沒有了。」他哥哥則補充道:「那真的不是一張臉......實在非常可怕。」

但卡梅隆一家人並沒有就此放棄,他的母親貝福(Bev Bailey-Potter)聯系了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面部移植中心,並在將近一年的等待後,成功尋找到器官捐贈者。

一個由100名醫生組成的團隊徹夜工作,將卡梅隆的肌肉、組織和血管連接起來。主刀醫生羅德里格斯(Eduardo Rodriguez)表示:「許多人認為這就像戴面具一樣,但並非那麼簡單,臉部需要像拼圖一樣,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且我們沒辦法中途放棄。」

卡梅隆術前術後(網上圖片)

卡梅隆術前術後(網上圖片)

羅德里格斯表示,面部移植是一項危及生命的手術,且存活率尚不清楚。而這場耗時25個小時的手術最終改變了卡梅隆剩下的人生。他表示,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但他從未視手術為一種選擇,而是他唯一重獲新生的選項,感謝醫生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我記得我又長出了一張臉,長出了嘴巴和牙齒,長出了鼻子,這讓我如釋重負。對於大家為我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犧牲,我感激不盡,」卡梅隆說道,「最大的不同就是出門時終於不用戴面具了,也再沒有盯著我看的人。」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同時,卡梅隆在近日受訪時還表達了對捐贈者——23歲的費舍爾(Will Fisher)及其家人的感激之情。威爾是一名註冊器官捐獻者,於2018年1月5日在與精神疾病搏鬥中突然身亡,他的心臟、肝臟、腎臟、眼睛和臉,能拯救許多生命。

而對費舍爾的母親隡麗(Sallu)來說,卡梅隆是唯一能夠幫助她度過悲傷的人,她受訪時稱:「如果不是卡梅隆,我想我活不下去了,我很開心費舍爾能幫助卡梅隆擁有更好的人生。」

卡梅隆與捐贈者費舍爾的母親薩麗(網上圖片)

卡梅隆與捐贈者費舍爾的母親薩麗(網上圖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自殺數字並非「數字」多一個都嫌多,青年精神健康急須支援《尋‧覓》計劃共覓出路。

每個人在生活中均會遇到各種壓力,長期累積壓力將會對情緒造成負面影響,近年尤以青少年之精神健康問題更備受關注。協青社 (Youth Outreach/YO) 一向重視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和發展,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開展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 (下稱「計劃」),並於今日(4月20日) 順利舉行《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是次研討會邀請到不同範疇的專家分享專業知識及實踐經驗,共同探討青少年自傷自殺的風險因素和預防策略,並吸引超過360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等於研討會現場及線上直播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出席研討會的嘉賓包括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SBS, JP、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副總經理何施琪以及協青社會長黃紹基。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表示:「感謝協青社舉辦今天的研討會,提供一個寶貴的平台,一起探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課題。我希望我們繼續攜手合作,保護和支援我們的青少年,發揮最大的協同力量,向他們傳達『關心自己,陪伴他人,攜手面對精神健康』的訊息。」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為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為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YO會長黃紹基致辭時表示:「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大力支持,使我們得以展開為期四年的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近年來,青年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令社會各界都深感關切。YO於社區及校園中主動接觸及辨識有精神健康需要的青年人,並提供免費臨床心理服務,期望提升他們的求助動機,提供適時、全面的預防及介入服務。同時,YO致力營造一個全方位的支援網絡,為教師及家長等提供支援,協助他們了解時下青年的需要,並建立他們面對及處理青年情緒狀況的技巧。透過提供一站式服務,YO致力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並期望能夠為青年群體帶來正面影響,與青年同行。」

YO會長黃紹基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和支持。

YO會長黃紹基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和支持。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指出:「近年來,青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社會開始更加關注此議題。各界紛紛展開計劃,以支援那些急需幫助的學生。在這樣的時刻,尤幸有賽馬會尋覓《尋‧覓》計劃,這使得我們能夠提供更多資源,以支持學生及其家長共同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期望透過這些服務,可以讓身處逆境中的青年再次看見希望和光明。」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

臨床心理學家尤卓慧分享時表示:「透過身體以及學習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我們可以找到我們的內在力量,穩定自己和找到向前的動力,樹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界線,以及提升我們調節情緒的能力。」

計劃至今接觸青年達23,730人次,包括跨區深宵外展隊在計劃期間共處理16,916宗求助,提供情緒支援和服務轉介,為714名青年提供深入輔導跟進;計劃亦透過與16所學校的合作,為395名青年提供青年文化小組訓練、歷奇訓練,增強青年人的自信心、恆毅力及抗逆力,建構青年正向溝通及解難能力,讓青少年與重要人士建立支援網絡,有助促進其個人成長;同時,計劃為在職家長提供工作坊和講座,增強與子女的溝通技巧及舒緩家長對子女照顧的壓力,全面支援青年的需求;計劃為353名青年提供免費臨床心理服務,當中超過九成(91%)的青年表示精神健康情況有改善。可見計劃的服務對於參與者的精神健康狀況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協青社團隊發佈並分享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進度、工作及合作經驗。

協青社團隊發佈並分享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進度、工作及合作經驗。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表示:「賽馬會 《尋。覓》青年計劃為學校提供全面支援服務,計劃團隊緊密地和學校聯繫,形成協同效應,讓老師和社工可安心,有一個專業及有效的跟進服務在社區和校園以外支援青年人;協青社的臨床心理服務亦有別於公營機構的服務,能夠有效地聚焦與學校配合,讓青年人可即時得到一個安全及持續的專業服務。多謝這個計劃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對青年人的愛和支持。」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到場參與研討會。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到場參與研討會。

九龍三育中學副校長林家偉分享:「協青社為本校提了一系列的到校服務,主要有臨床心理學家重點關注有需要學生的精神健康。也為學校提供學生成長工作坊,家長親子技巧,教師專業培訓等。校方十分感謝協青社提供的專業支援服務,尤其近年教育界因移民潮後出現許多新入職老師,在關注學生成長方面仍有不少缺乏經驗。學校行政上難於兼顧提供充足的新老師培訓。為此,協青社的專業支援為學校應付學童精神健康需要和家長支援上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聖母書院歐陽佩霞老師分享:「很高興今年參加了協青社的計劃。該計劃分為預防性及治療性,全面支援學校的家長、老師及同學,透過青少年文化小組、學生和家長講座、老師培訓及到校臨床心理服務,提升各持份者的精神健康。而負責各項目協青社團隊亦非常專業及盡量滿足學校要求,希望以後能再有機會合作。」

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博士表示:「現今我們的年青人面對著不同的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挑戰。很多時產生不同的情緒及身心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自傷和自殺情況。我們希望攜手,認真深入的去了解他們的掙扎,幫助他們減少傷害自己,找到生活的盼望。」

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博士表示:「現今我們的年青人面對著不同的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挑戰。很多時產生不同的情緒及身心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自傷和自殺情況。我們希望攜手,認真深入的去了解他們的掙扎,幫助他們減少傷害自己,找到生活的盼望。」

附件「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服務成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