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三國演義》所影響,不少人對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歷史充滿興趣。當時除了英雄豪傑輩出,空前精彩。可是,當時實在是一個大亂世,東漢末年實在不值得推崇。那個年代,死亡率超高,致死的場面也極可怕,所謂「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了解當時那個時代,就不能不理解這句說法的意義。

英雄豪傑輩出,空前精彩的背後,現實環境不值推崇 (網上圖片)

英雄豪傑輩出,空前精彩的背後,現實環境不值推崇 (網上圖片)

東漢末年的大動亂的可怕程度,可以從損失的人口總數中窺探出來。根據內地歷史學博士葛劍雄所著的《中國人口史》來看,東漢中期人口統計的6500萬左右,到了三國初年人口估算只剩約2300萬。在短短數十年,當時中國損失近60%、多達4200萬的人口。人口銳減的原因,主要有戰爭、飢荒、瘟疫三大原因。

更多相片
英雄豪傑輩出,空前精彩的背後,現實環境不值推崇 (網上圖片)

受到《三國演義》所影響,不少人對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歷史充滿興趣。當時除了英雄豪傑輩出,空前精彩。可是,當時實在是一個大亂世,東漢末年實在不值得推崇。那個年代,死亡率超高,致死的場面也極可怕,所謂「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了解當時那個時代,就不能不理解這句說法的意義。

網上圖片

東漢末年的大動亂的可怕程度,可以從損失的人口總數中窺探出來。根據內地歷史學博士葛劍雄所著的《中國人口史》來看,東漢中期人口統計的6500萬左右,到了三國初年人口估算只剩約2300萬。在短短數十年,當時中國損失近60%、多達4200萬的人口。人口銳減的原因,主要有戰爭、飢荒、瘟疫三大原因。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屠城作為戰爭中恐嚇、削弱對手資源的重要手段,各地軍閥都對屠城樂此不疲,尤以董卓為甚。據了解,董卓的涼州軍團軍紀差,每每在攻克敵軍城池後便將城中財物劫掠一空,將殘餘百姓悉數殺光。其實,不僅董卓,就連曹操也做過。據《後漢書·卷七十三》載,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以替父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並將刻骨仇恨發洩在徐州百姓身上,所到之處都以屠城報復,死於其手的百姓稱多達數十萬:「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數據應該嚴重誇大,但遇難者的數量絕也應該不會低。

網上圖片

縱觀整個東漢末年,戰爭不斷加上大規模屠城,曹操《蒿里行》中有咏:「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也可感受到當時的慘景。生活在那個時代,能保住性命都是奢侈,因為除了戰爭,還有飢荒,因此而死的人口也是難以估算。當時,由於各地軍閥大規模徵用青壯年為兵,再加上戰爭、天災影響,各地普遍農田大量拋荒、糧食歉收,從而導致飢荒蔓延,《三國志》也記載到各地軍閥普遍嚴重缺糧:「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就連兵士都不能填飽肚子,更何況黎民百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漢書》局部 (網上圖片)

由於極度的缺糧,百姓開始以同類為食,《後漢書·卷九》記載,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六月,在地震、旱災及蝗災過後:「是歲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當時類似「人相食」的記載,史書還有很多。

戰爭、飢荒後,必然有瘟疫這類「次生災害」,遇難者人數之多,同樣無法統計。在東漢末年短短30餘年,見諸於史冊的全國性大瘟疫多達12次,瘟疫來襲時,往往死者相枕,闔家滅絕比比皆是。保存在《太平御覽》中曹植的《說疫氣》一詩中,也有:「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情境極為沈痛。連串瘟疫中,尤以公元204年至219年間的大瘟疫最為恐怖,直接把昔日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中原地區變為人間煉獄,連貴為上層階級的「建安七子」之中,也有4人死於這次瘟疫。東晉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曾描述過這場瘟疫的可怕:「自中原酷亂,至於建安,數十年間生民殆盡。比至小康,皆百死之餘耳」。

軍閥混戰,是導致東漢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漢末天下大亂、諸侯紛起,強者跨州連郡,弱者宰割縣邑,相互征伐攻討,國內混亂不堪。至於究竟有多少人死於戰火,史上沒有準確數據,但死於戰火的百姓中,有很大一部分死於屠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屠城作為戰爭中恐嚇、削弱對手資源的重要手段,各地軍閥都對屠城樂此不疲,尤以董卓為甚。據了解,董卓的涼州軍團軍紀差,每每在攻克敵軍城池後便將城中財物劫掠一空,將殘餘百姓悉數殺光。其實,不僅董卓,就連曹操也做過。據《後漢書·卷七十三》載,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以替父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並將刻骨仇恨發洩在徐州百姓身上,所到之處都以屠城報復,死於其手的百姓稱多達數十萬:「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數據應該嚴重誇大,但遇難者的數量絕也應該不會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縱觀整個東漢末年,戰爭不斷加上大規模屠城,曹操《蒿里行》中有咏:「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也可感受到當時的慘景。生活在那個時代,能保住性命都是奢侈,因為除了戰爭,還有飢荒,因此而死的人口也是難以估算。當時,由於各地軍閥大規模徵用青壯年為兵,再加上戰爭、天災影響,各地普遍農田大量拋荒、糧食歉收,從而導致飢荒蔓延,《三國志》也記載到各地軍閥普遍嚴重缺糧:「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就連兵士都不能填飽肚子,更何況黎民百姓。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由於極度的缺糧,百姓開始以同類為食,《後漢書·卷九》記載,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六月,在地震、旱災及蝗災過後:「是歲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當時類似「人相食」的記載,史書還有很多。

《後漢書》局部 (網上圖片)

《後漢書》局部 (網上圖片)

戰爭、飢荒後,必然有瘟疫這類「次生災害」,遇難者人數之多,同樣無法統計。在東漢末年短短30餘年,見諸於史冊的全國性大瘟疫多達12次,瘟疫來襲時,往往死者相枕,闔家滅絕比比皆是。保存在《太平御覽》中曹植的《說疫氣》一詩中,也有:「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情境極為沈痛。連串瘟疫中,尤以公元204年至219年間的大瘟疫最為恐怖,直接把昔日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中原地區變為人間煉獄,連貴為上層階級的「建安七子」之中,也有4人死於這次瘟疫。東晉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曾描述過這場瘟疫的可怕:「自中原酷亂,至於建安,數十年間生民殆盡。比至小康,皆百死之餘耳」。

活在那個時代,如果能平安過完一生,也許與中六合彩般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