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楊岳橋: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欠透明度 憂香港地位被削弱

政事

楊岳橋: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欠透明度 憂香港地位被削弱
政事

政事

楊岳橋: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欠透明度 憂香港地位被削弱

2019年02月18日 22:31 最後更新:22:32

楊岳橋指「被規劃」讓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地位或會被削弱。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11章,在今日正式出台。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指,整個規劃過程缺乏透明度,並指「被規劃」讓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地位或會被削弱。

楊岳橋指,《綱要》帶來的問題比答案更多。資料圖片

楊岳橋指,《綱要》帶來的問題比答案更多。資料圖片

楊岳橋指,《綱要》由上而下規劃了香港特區在大灣區中的角色,卻從未諮詢最受影響的香港人。他表示,整個規劃過程缺乏透明度,香港特區政府更從未透露過程中向中央提出過甚麼意見,並指「被規劃」讓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地位或會被削弱。

他亦指, 《綱要》主張香港特區與大灣區加強融合,卻隻字未提如何維護特區的「一國兩制」及法治等制度,令人憂慮在融合過程中香港的一制會逐漸被犧牲。他又指,在現時的國際政治形勢複雜的大環境下,將香港融入大灣區,香港所處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或會受衝擊,對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造成影響。另外,楊岳橋又指,《綱要》中提及多項政策方向,均缺乏執行細節,帶來的問題比答案更多。

往下看更多文章

機遇灣區|張虎: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 粵港澳人員雙向奔赴成新常態 

2024年06月11日 11:32 最後更新:06月13日 11:43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在「機遇灣區」主題活動上,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最新進展成效。他表示,目前正積極實施「灣區通」工程,計劃進一步打通粵港澳三地的投資貿易、機制標準和市場准入等,創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他表示,粵港澳人員往來日益便捷,隨著「港車北上」及試點實施往來港澳的人才簽注政策等措施落地,進一步推動三地人員往來交流。他說,今年首5個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而去年全年香港居民北上內地達到約5300萬人次,認為港澳居民北上熱度高企,雙向奔赴已成為生活新常態。

「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介紹會。新華社

「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介紹會。新華社

張虎提到,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大灣區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的一小時跨海、跨江通道群,未來會持續改善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運輸,提升人員車輛往來、貨物通關、資金跨境等方面的水平。

張虎說,粵港兩地已率先實現數字身份認證複認,對多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粵港跨境通辦,首次實現內地政務系統對香港市民身份的線上認證。他又指,正持續推進醫生、教師及導遊等領域的職業資格認可,促進港澳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東就業,目前累計已有3950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職業資格。

張虎。

張虎。

此外,在金融市場有序地推進互聯互通,他說深港通、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在投資者准入條件參與機構範圍合格投資產品範圍,個人投資者額度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升級,更好地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資產配置和理財投資需求。

張虎在廣州出席「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講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情況。他說自2019年黨中央印發《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經過5年的努力,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層次群建設邁出堅實一步。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8萬億元到2023年突破14萬億元,也就是說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高質量發展潛力和動能不斷釋放,充份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活潑生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