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足球界發生一件極為罕見的趣事。在星期日由車路士迎戰曼城的英格蘭聯賽杯賽事中,由於兩隊在法定時間不分勝負,即將進入扣人心弦的互射12碼階段,於是前者領隊沙里打算換入曾經效力曼城的後備門將把關,增加勝算。豈料,車路士的正選門將綽號Kepa的阿列沙巴列加拒絕下場,不斷向場邊教練大吼,要求繼續比賽,惹得領隊「爆粗」之餘,更無奈地收回換人決定。最終,Kepa不但無法帶領球隊贏得冠軍,還被指成為分裂球隊的罪人,在最近一場的比賽中被打入冷宮。

隨著球壇愈來愈多90後、00後的出現,加上整個產業高度商業化,收入和影響力大增的球員在這項團隊運動中扮演著極度重要的角色。過往,球隊老闆、領隊是絕對的領袖,不容下屬挑戰權威;如今,哪怕只有少數球員與領隊鬧翻,便會引起軒然大波,輕則聯群結隊搞小圈子,動搖領隊威信,重則齊齊「渣流攤」,害得領隊烏紗不保,去年由摩連奴領軍的曼聯正是例子之一。可見,年輕人當道的世界,舊有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得要領。

在一個年輕人為主的團體,也許管理人員的確需要費盡心思如何平衡大局與年輕人的情緒,但是,當談及結構復雜、組成多元的社會,如何管理年輕人、確保行為不越底線,卻能維持社會穩定乃是一大學問。

近年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已成常態,理念和行事方式亦愈趨激進,對社會氣氛及秩序造成不少衝擊。例如2014年的佔領行動、2016年的旺角暴亂等等。有關風氣逐漸發酵,令校園也成為受到政治衝擊的地方。近日便有數名理工大學學生因涉嫌在民主牆上發放港獨言論,逼使校方收回民主牆管理權而引發師生肢體衝突,最終被判停學甚至退學的處分。

類似行為和衝突近年屢見不鮮,但是不論當權者採取何種手法應對,似乎也是無功而還。例如早期港府官員對激進份子普遍忍讓,充其量只是口頭上批評幾句,但是只是令年輕人誤以為行為並無不妥,助長他們的氣焰。旺角暴亂後,對滋事份子的檢控雖然有所加強,然而參與社運的年輕人「口服心不服」,即是行為上稍稍收斂,不過心裡仍是自以為是,一有風吹草動又會誤入歧途。

近年商界總結的經驗,對待年輕人,必須懷柔,例如當表現合格,便要大力稱讚;當有新想法、新橋段時,應該鼓勵他們表達,盡量採用;年尾花紅或是加人工時,要盡量大方慷慨;如表現不合預期,也不能加以斥責等等,務求使他們在工作上獲得滿足感。可是,社會不是商業機構,在多元社會中,不能完全偏袒某個階層的人士。如果政府官員、司法機構或是任何組織只是一味遷就,便難以向年輕人灌輸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因此,雖然每次看到有年輕人因一時衝動而付出高昂代價都會令人扼腕嘆息,但是最好的教育和對社會最有利的決定,便是決不姑息違法份子,避免有更多後來者重蹈覆轍。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