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祖父母在世時時,吃飯都用上印有「萬壽無彊」的飯碗,這反映中國人對高壽的追求,視之為福氣。然而,在擠迫及急促的都市生活中,高壽代表什麼?

標德身邊有位Auntie正打算加入「跨境安老」行列,她慨嘆「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她原想在香港安享晚年,弄孫為樂,閒時與親友打牌打牙較,但孫兒快將出世,狹窄家裡放了BB床後,已沒有多少剩餘活動空間,根本容不下三代人同住,唯有犧牲自己加入跨境安老行列。

相信這位Auntie的經歷並非獨有!

本地安老院及合約院舍床位長期不足,長者要加入跨境安老行列
(圖片來源:
https://www.elderlyinfo.swd.gov.hk/tc/rches_natures.html)

本地安老院及合約院舍床位長期不足,長者要加入跨境安老行列 (圖片來源: https://www.elderlyinfo.swd.gov.hk/tc/rches_natures.html)

政府經常強調「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政策方針,盡量讓長者在熟悉環境、原有的人際網絡中生活,對他們身心健康是最好的。但從Auntie的例子可看到,所謂的政策都像是空中樓閣,一個無法實現的「願景」。較為健康的長者都要考慮跨境安老,健康有問題的,家中連放步行架、輪椅也沒有地方,於是最終都要被送到院舍過埋餘生。

長命百二歲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不是遙不可及的「祝福」,但幾代同堂住在一個地方彼此依靠,卻比舊社會更艱難。




標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