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常做體能活動可保健康 行樓梯做家務都算數

社會事

常做體能活動可保健康 行樓梯做家務都算數
社會事

社會事

常做體能活動可保健康 行樓梯做家務都算數

2019年04月05日 16:00 最後更新:16:11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超過兩成的乳癌、大腸癌、糖尿病,主要因缺乏體能活動所致

明日為世界體能活動日,衛生署呼籲市民恆常做體能活動,實踐健康生活,防控非傳染病。

世衛建議5歲以上兒童和17歲或以下青少年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世衛建議5歲以上兒童和17歲或以下青少年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

衛生署指出,體能活動不足是引致非傳染病的首要行為風險因素之一。根據學生健康服務中心2017至18學年健康評估數據,本港中小學生體能活動不足比率達94%。2014至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本港18歲或以上人士體能活動不足的普遍率為13%。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超過兩成的乳癌、大腸癌、糖尿病和大約三成的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因缺乏體能活動所致。

世衛建議5歲以上兒童和17歲或以下青少年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成年人則每周宜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

衛生署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已可隨時隨地做體能活動,例如搭乘交通工具時,提早一、兩個站下車,然後步行到目的地;多走樓梯少乘電梯或升降機,或做抹地、洗擦浴缸、洗車等家務,亦屬體能活動。

往下看更多文章

衞生署:青少年較1993年長高約2厘米 更新生長圖表可反映增長趨勢

2024年04月23日 10:45 最後更新:16:00

衞生署沿用超過30年的本港生長圖表將會更新,今年7月起逐步在母嬰健康院、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及公立醫院推行。

衞生署將更新沿用超過30年的本港生長圖表。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衞生署將更新沿用超過30年的本港生長圖表。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從過去的研究及觀察,留意到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及體重,有長期增長趨勢,因此需要全面檢視1993年訂定的生長圖表,並於2019年起開始研究,並參考本地及其他地區情況,以及透過人口調查分析數據等,製定了新的圖表,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鍾偉雄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今次研究發現兒童及青少年的整體身高體重,特別在青春期發育前後,情況比較明顯,去到成長階段即18歲左右,無論男女,身高中位數相比於1993年的生長圖表,高了約2厘米。至於原因,他說今次研究並無深入了解,但綜合各地情況及以往資料,認為隨著社會變遷,社會環境改善,健康生活條件及營養等因素,都令到兒童及青少年發育比以往高些及重些。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中)。政府新聞處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中)。政府新聞處

至於日後會否加快更新生長圖表,他說不同地方有不同做法,並無固定時間表,但當局會檢視,如有需要或會定期更新。他又說,疫情時較擔心兒童及青少年,較少運動或改變飲食,會否多了肥胖情況,而研究於收集數據時正值疫情,團隊反覆分析,認為並無特別不同情況,例如特別肥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