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漱石(資料圖)

「高饒事件」的另一主角是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饒漱石。

饒漱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地位雖然沒有高崗那樣顯赫,但他的資歷並不亞於高崗。解放戰爭時期,饒漱石任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兼華東軍區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主席。1953年2月奉調進京,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饒漱石從1929年起就數次在劉少奇手下工作,進京後又在劉少奇分管的中央組織部工作,理應與劉少奇緊密配合、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但是,饒漱石來京時期正是高崗因毛澤東的重用而紅得發紫的時期,他見毛澤東經常在中央會議上說「高崗同志的意見可以考慮」,又看到毛澤東對劉少奇的某些不滿,再加之與中組部副部長安子文發生了矛盾,所以,饒漱石來京後不是與劉少奇更加緊密,反倒與高崗逐步靠攏。

據饒漱石後來自己交代,他是在財經會議進行期間,「受到某些同志對安子文同志的錯誤認識(說安子文同志敵我不分、用人不當等)的影響,開始對安子文同志存在一種濃厚的宗派主義情緒,並從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情緒出發,產生了一種政治性的投機心理」。

在7月2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議上,饒漱石指責組織部是一潭死水,問題嚴重,必須「震動」一下。

不過,饒漱石雖然想在組織部拿安子文開刀,但他確實低估了組織部副部長安子文。安子文雖然比饒漱石小6歲,但他卻是老資格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安子文在1925年6月北京求學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在黨的領導下從事革命活動。他先後任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部長、中共太岳工委書記、中共太岳地委書記,與彭真、薄一波等一道,為太岳根椐地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5年10月,安子文被任命為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由於中央組織部部長彭真已去東北,副部長習仲勛又在高崗去東北後主持中共西北中央局的工作,所以,中央組織部的工作實際上由安子文主持,一直到饒漱石來京就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之前。

饒漱石在7月22日「震動」組織部、指責安子文後,安子文當晚就來到劉少奇處,詳細彙報了饒漱石的言行,並且分析說,我估計饒漱石如果不是精神失常,就是把你、我和彭真、薄一波四個人劃成了一個圈圈,存心要把我從組織部趕走。

第二天早上,安子文又把他的這個估計向高崗做了彙報。

高崗雖然與安子文是陝北老鄉,但顯然認為安子文與劉少奇、彭真、薄一波這些當年北方局的戰友更為親近。所以,在7月23日晚間召開的財經會議領導小組會議上,高崗又把安子文早上對他說的話告訴了饒漱石。

饒漱石聽後異常生氣,立即就在這次領導小組會議上公開講述了此事,這不但使會議的原定議題受到了衝擊,也使主持會議的周恩來總理感到十分為難。

在7月23日的領導小組會議上發了一通火後,饒漱石猜測安子文之所以會想到自己把他們四個人劃成一個圈圈,並且不但把自己的推測向劉少奇做了彙報,還告訴了高崗,可能與「三月名單」之事有關。所以,在7月24日晚間召開的財經會議領導小組會議上,饒漱石突然質問高崗,「三月名單」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三月名單」不僅與高崗有關,還是饒漱石攻擊安子文的「撒手鐧」。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