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鄧小平盡顯本色:不在港駐軍,還叫什麼領土

不在香港駐軍,還叫什麼中國的領土!

在港駐軍一條必須堅持,不能讓步。鄧注

這是1984年4月,鄧小平在外交部《關於同英國外交大臣就香港問題會談方案的請示》報告上,在關於駐軍問題一條作的旁批。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外交談判,是在鄧小平親自指導下進行的。鄧小平親自抓談判的各個問題,22輪談判幾乎每次談判之前都要請示他;每次談判後的簡報他都要親自過目。每當談判陷入僵局,或是遇到涉及國家主權的重大原則問題時,他都作出重要指示。他還多次接見英國外交大臣,親自做他們的工作。

中英之間的各輪談判始終圍繞著「國家主權」這個核心問題進行。在香港進駐軍隊的問題,是中英外交談判後期遇到的最複雜、最敏感的問題之一,鄧小平在這個事關國家主權的問題上盡顯「鋼鐵公司」的強硬本色,堅持中央必須在港駐軍的原則,甚至為此「拍了桌子」。

鄧小平會見戴卓爾夫人

對於中央在港駐軍一事,鄧小平的態度始終是堅定的、一貫的。早在1982年9月,鄧小平與戴卓爾夫人會談時就指出,我國政府有權在香港駐軍。並強調,這是中國政府在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象徵。然而,當1984年中英談判進入到第14輪,關於中央在港駐軍的問題,雙方有了比較激烈的爭論。根據香港特區的國防事務由中央負責的規定,中央有權在香港駐軍。但英方強烈反對,提出了各種各樣荒唐的理由。為此,外交部專門就駐軍一事給小平同志寫了一個報告——《關於同英國外交大臣就香港問題會談方案的請示》。鄧小平審閱報告時,在關於駐軍問題一條特別作了旁註:「在港駐軍一條必須堅持,不能讓步。」

4月18日,鄧小平還親自會見了英國外交大臣傑弗里•豪,專門談到駐軍的問題。傑弗里•豪毫不掩飾自己反對駐軍的立場,聲稱「中國有責任保衛香港,但不見得非駐軍不可」,“只是遇到外部危險時,才由中央政府派兵去香港”。鄧小平當即表示不贊同,他說:“一九九七年後,我們派一支小部隊去香港。這不僅象徵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對香港來說,更大的好處是一個穩定的因素。”鄧小平的話再次表達了對駐軍問題的堅決態度。

企圖造成中國政府態度已經軟化了的印象。

5月25日,鄧小平在接見港澳地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前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氣,並立刻採取了補救措施。當時記者拍了照片準備離開會場時,鄧小平招手特地又把他們叫了回來,專門就駐軍問題作了澄清。他說:「趁這個機會,我要對記者們說幾句話,所謂的‘將來不在香港駐軍’不是中央的意見。」他口氣非常嚴厲地說,既然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沒有駐軍這個權力,還叫什麼中國的領土!這是鄧小平第一次公開向外界談論駐軍問題,使用了這樣異乎尋常的方式,很快成為了港媒的新聞熱點,我方對駐軍的態度及時得到傳播。同時,在鄧小平發火之後,英方意識到中方態度十分強硬,就不再堅持“反對中國方面‘1997年收回香港’以後行使‘駐軍權’”,談判順利推進到下一個問題。鄧小平在關鍵時刻解決了中英談判的一個關鍵問題。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正式進駐香港,執行防務。

鄧小平為什麼對駐軍問題如此「較真」呢?他在這個問題上是十分敏銳的,並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香港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問題。他理性而實事求是地指出,駐軍不僅僅因為這是國家主權的體現,也是維護祖國統一和安全,保衛國家領土的需要。1984年5月25日,鄧小平對港澳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解釋說:“我們解決香港問題的立場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我國政府在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之後,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象徵,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也是香港穩定和繁榮的保證。”

此後,鄧小平還曾多次公開談到對香港駐軍的深層考慮。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會見港澳同胞國慶觀禮團時指出:「我講過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除了在香港駐軍外,中國還有什麼能夠體現對香港行使主權呢?在香港駐軍還有一個作用,可以防止動亂。那些想搞動亂的人,知道香港有中國軍隊,他就要考慮。即使有了動亂,也能及時解決。」

1986年4月24日,鄧小平會見香港著名人士安子介、查濟民時說:「駐軍是體現國家主權,是個安定因素。不要以為香港不會發生動亂。等到發生了動亂再派軍隊,問題就嚴重了。有點象徵性的軍隊,就可以防止爆發動亂。」

1993年6月11日,鄧小平在審閱《鄧小平文選》編輯組報送的《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整理稿時指出:「當時談判談得很細,談到駐軍的問題。我說,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表現的形式主要是駐軍。」

鄧小平最講原則,這一特點與他求實的特點一樣,聞名於黨內。毛澤東評價鄧小平是「鋼鐵公司」,“綿里藏針、柔中寓剛”。他對在港駐軍問題堅定不移的立場和合情合理的解釋,使步步為營的英方不斷退卻,最終完成了香港順利回歸祖國的歷史使命。在這個問題上,他表現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的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和深謀遠慮,至今令人敬仰不已!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