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本港首份《香港遇溺個案報告》 6.7%死亡個案涉家居意外

社會事

本港首份《香港遇溺個案報告》 6.7%死亡個案涉家居意外
社會事

社會事

本港首份《香港遇溺個案報告》 6.7%死亡個案涉家居意外

2019年09月12日 17:51 最後更新:18:02

報告檢視2012至2016年期間的193宗,被列為「意外淹死」的個案

衞生署今日發表《香港遇溺個案報告》,是本港首份就非故意遇溺事故進行全面的流行病學研究,分析和闡述遇溺問題的規模及嚴重性,藉此提高大眾的安全意識,並提出15項建議,預防再出現遇溺。

衞生署發表本港首份《香港遇溺個案報告》。 衞生署圖

衞生署發表本港首份《香港遇溺個案報告》。 衞生署圖

報告指出,本港遇溺死亡人數,雖較其他類型所造成的死亡數字為低,但死亡率異常高。衞生署因此檢視死因裁判法庭於2012至2016年期間的193宗,被列為「意外淹死」的個案,分析人口特徵和風險因素。

研究顯示,遇溺個案涉142男51女,年齡介乎5至90歲,中位數為57歲。當中超過一半遇溺因游泳、浮潛和潛水所致;其他風險行為包括在惡劣天氣下單獨進行水上活動、在沒有救生員情況下游泳、進行水上活動前飲酒或服食毒品。

報告建議提升水上安全相關知識及技能,包括學習游泳和為拯救遇溺人士的心肺復蘇法;參與水上活動應做好準備,以保障個人、家人和同行者的安全,如掌握該活動所需技能和使用適當裝備、在計劃需經過河流或溪澗之水上活動或遠足時,瀏覽香港天文台網站,或避免飲酒和切勿服食毒品等。

報告又指,某些活動的遇溺風險可能被忽視,包括21.8%是失足跌進水、7.3%在水上或陸地垂釣和6.7%是因家居活動,如洗澡和洗衣服所致。報告建議了解家中隱藏的危機,因一桶水也能令人溺斃;又提醒要留意家中較易跌倒或暈倒的成員,當跌倒或暈倒時可造成遇溺,保持警惕。

往下看更多文章

衞生署:青少年較1993年長高約2厘米 更新生長圖表可反映增長趨勢

2024年04月23日 10:45 最後更新:16:00

衞生署沿用超過30年的本港生長圖表將會更新,今年7月起逐步在母嬰健康院、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及公立醫院推行。

衞生署將更新沿用超過30年的本港生長圖表。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衞生署將更新沿用超過30年的本港生長圖表。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表示,從過去的研究及觀察,留意到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高及體重,有長期增長趨勢,因此需要全面檢視1993年訂定的生長圖表,並於2019年起開始研究,並參考本地及其他地區情況,以及透過人口調查分析數據等,製定了新的圖表,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政府新聞處影片截圖

鍾偉雄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今次研究發現兒童及青少年的整體身高體重,特別在青春期發育前後,情況比較明顯,去到成長階段即18歲左右,無論男女,身高中位數相比於1993年的生長圖表,高了約2厘米。至於原因,他說今次研究並無深入了解,但綜合各地情況及以往資料,認為隨著社會變遷,社會環境改善,健康生活條件及營養等因素,都令到兒童及青少年發育比以往高些及重些。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中)。政府新聞處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中)。政府新聞處

至於日後會否加快更新生長圖表,他說不同地方有不同做法,並無固定時間表,但當局會檢視,如有需要或會定期更新。他又說,疫情時較擔心兒童及青少年,較少運動或改變飲食,會否多了肥胖情況,而研究於收集數據時正值疫情,團隊反覆分析,認為並無特別不同情況,例如特別肥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