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這幾個月越發惡劣的社會環境,每天刷新著人的道德認知底線。在動筆前一晚,我看了一位伯伯在街上被近十個暴徒圍毆的視頻;在動筆前一小時,我看到手機群組留言,暴徒已經在公路圍堵私家車,強迫車主交出手機和證件。如果車主被發現是警察或支持警察的人士,難免面臨被砸車或毆打的結局。從前,我理解,所謂民主,是我雖然不同意你,但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而今,我發現,我維護你說話的權利,但你卻要索我的命。

這就是香港,一個曾經民主、自由、包容的城市的現狀。香港這條船上,一部分群魔在狂歡,一部分沉默者各懷心思,一部分挺身而出捍衛社會秩序、為正義呐喊的人士,卻每日都經受著靈魂的拷問「我是正義的啊,為何成為少數派?」

作為一名不知自己是少數派還是多數派的建制派,我在忐忑中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在觀影之前,我已聽聞不少戲院的小動作:有戲院開影半小時還不關戲廳燈的、有戲院不開戲廳冷氣的(而同時其他戲廳是有冷氣的)。因此,能順利看完這部電影也是難得。《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由幾個小故事構成。對於我一直思考的「大船前行或下沉」的問題,從這部電影給了我一些啟發。

在小故事《前夜》中,負責電動升旗裝置的工程師林治遠要確保國旗在開國大典上萬無一失地升起。他需要攻克的最後一個難題是製成讓五星紅旗旗停穩的金屬小球,小球需注入三種稀有金屬。通過發動群眾,金屬被找到。最後,畏高的林治遠在大家的幫助下,在風中爬上幾十米高的旗杆,把金屬小球穩穩地焊接在旗杆上。這個故事最打動我的,不是林治遠這個小人物的勇氣、也不是解放軍代表的痞氣,而且群眾們在聽到需要金屬時,爭先把自家的勺子、眼鏡、銅鍋、長命鎖等捐出來的場面。新中國的成功,首先在於大多數人被團結起來,人民的才智得到發揮。

在小故事《相遇》中,男主角高遠為了保護原子彈核子試驗材料,不幸受到核輻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在汽車中與女主角相遇。為了保守國家機密,他還是堅持不相認。最後,這一對情侶被慶祝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人群沖散。男主角是一位忠於職責、奉獻國家的普通科研工作者。新中國的成功,還在於有許多像男主角一樣,默默奉獻國家的普通人。

而今時今日的香港,大多數人既沒有被團結起來,更別說是否有貢獻社會的精神。香港人,人心已散。既是同舟、卻不能共濟。

關於香港的癥結,大家這幾月個來都討論得差不多。有說貧富懸殊、有說社會不公、有說經濟轉型失敗、有說教育制度需要檢討。我認為,政府聚不起人心,也是一個問題。未來香港這艘大船是能繼續前行抑或下沉?我唯有希望,有作為的領袖能帶領大家尋到對的答案。

(本會提倡價值多元,故任何本會成員發表之文章並不代表本會立場。)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