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深圳有望再迎行政區劃優化?會是「深莞惠試驗區」嗎

大灣區

深圳有望再迎行政區劃優化?會是「深莞惠試驗區」嗎
大灣區

大灣區

深圳有望再迎行政區劃優化?會是「深莞惠試驗區」嗎

2019年11月12日 22:29

關於「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的話題,再次引發高度關注。

今年11月5日,《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全文發佈。《決定》稱:「要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實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

更多相片

關於「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的話題,再次引發高度關注。

深圳,拆遷中的白石洲城中村。

杭州雖然行動較晚,但它於2017年進行了第三輪「撤縣建區」後,市區面積一下子突破8000平方公里,躍升為江浙滬三省市區面積最大的城市。

南都製圖 李蓓

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這三個行政區均由經濟功能區轉化而成。

深圳大鵬新區金沙灣,2016大鵬國際戶外嘉年華系列活動之「沙灘旅行音樂會」活動現場。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深圳大鵬遼闊的海面。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這意味著,未來中心城市引領的城市群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有專家認為,部分中心城市可能會擴大面積,以增加其承載力、資源配置能力;第二,中心城市內部層級會減少,會變得更加扁平化,比如代管的市縣可能變成「區」。

人口密度和創業密度均為全國第一,一直有「大馬拉小車」之稱的深圳,是否還會繼續進行功能區變行政區的工作?是否存在“城市擴容”之可能?深莞惠合作試驗區有無可能複製深汕特別合作區,獲得“出世紙”?

深圳,拆遷中的白石洲城中村。

優化行政區劃

成為不少城市擴容提質的一種手段

《決定》提出的「優化行政區劃設置」這個精神,在現實中早有實踐。

近年來,全國大中城市都把實施區劃調整作為推動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手段,紛紛通過優化行政區劃實現城市發展的擴容提質。

例如南京,在2013年對行政區划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並由此進入「無縣時代」,市區面積達到6587平方公里。

重慶則從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調整了行政區劃,市區面積因此達到43322平方公里。

2014年這年,廣州也將原蘿崗區和原黃埔區合併為新的黃埔區,將從化市、增城市「撤縣並區」,市區面積變為7434平方公里。天津也於次年撤縣並區,和廣州一樣,成為了“無縣城市”。

杭州雖然行動較晚,但它於2017年進行了第三輪「撤縣建區」後,市區面積一下子突破8000平方公里,躍升為江浙滬三省市區面積最大的城市。

城市作為現代經濟活動的集中地,為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動力。近年來,上述這些城市發勢頭良好,與其所進行的行政區劃調整不無關係。這些城市,近年來也因此成為人口流入大市,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南都製圖 李蓓

像去年一年,廣州共流入人口40.6萬,僅次於深圳排全國第二;杭州33.8萬,排全國第四;重慶26.63,全國第六;南京10.12,全國第14名。

由此也說明,撤市(縣)建區、行政區重組設立等行政區劃調整,是大中城市的普遍做法,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像郊縣改區的區劃調整,就是充分發揮了中心城市帶動周邊縣市的發展作用。

今年8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指出,當前我國區域發展形勢是好的,同時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

會議指出,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從公開信息來看,目前不少省市,也已在紛紛開展或進行行政區劃優化的調研、申報工作。比如杭州,其行政區劃面積自430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市轄區8000平方公里以來,城市內部的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劃、功能分工已經不相匹配,為優化行政區劃配置,杭州已經著手開展城市行政區劃調整研究工作,各行政區劃版塊或將有新優化。

可預見的是,為貫徹落實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建立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我國城市區劃優化調整,或將成為新一輪熱潮。

行政區劃優化

或再次成為深圳空間統籌的一種手段

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這三個行政區均由經濟功能區轉化而成。

面積僅為廣州的1/4,人口承載度超過2000萬人的深圳,人口密度和創業密度均為全國第一,就像個「裹得緊緊的肥粽子」,很早就面臨產業空間難以為繼的問題。與此同時,深圳和其他中心城市一樣,需要源源不斷的人口紅利。僅去年一年,就有40.83萬人湧入深圳,成為全國第一的人口流入的城市。而且,可預見的是,這一數字還將在不斷激增。

2017年4月25日召開的第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深圳就提出了其經濟發展還面臨著四大隱憂,其中之一就是產業用地匱乏,並指出這是「制約深圳市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如何破解供地困局,向存量挖潛力、向土地要效益?近年來,深圳也在不斷進行行政區劃優化調整。

據深圳市民政局介紹,鑒於幾個功能新區設置運行了幾年,面臨許多體制、機制的深層次問題,深圳首先從功能區轉行政區作為行政區劃調整的突破口。

在國務院的批複同意下,2016年,深圳新設立龍華區和坪山區。2018年,光明新區轉為行政區——光明區。這三個行政區均由經濟功能區轉化而成。

與此同時,在廣東省的支持下,2018年底,廣東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突破行政障礙,把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四個鎮交由深圳進行全面主導管理,由此深汕特別合作區成為深圳「第11區」而存在。

但就算加上深汕特別合作區468.3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深圳還是中國一線城市裏面積最小的一個,不及上海、廣州的1/3,不到北京的零頭。重要的是,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深圳市國土開發強度接近50%,已基本沒有可供成片開發的土地,許多大的項目沒地方安排。

據深圳市規土委2017年的公開介紹,該委做了大量研究,並提出向四大方面要空間,包括向區域合作要空間、向結構優化要空間、向海陸統籌要空間、向存量用地要空間等。

向存量用地要空間這方面,不久前深圳可謂是放了一個大招:通過整備梳理了35塊可用於產業發展的地塊,史無前例地一口氣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並面向全球招商。

至於其他三大方向,在接下來或許會開展新一輪行政區劃優化的時代背景下,深圳又會如何出招呢?我們對此進行了三方面的展望:

展望1

大鵬新區有區劃調整的可能嗎?

值得注意的是,除深汕特別合作區外,截至目前,深圳下轄的行政區有9個,還有唯一一個市轄功能區——大鵬新區。

如前所述,深圳幾個功能新區設置運行了幾年,面臨許多體制、機制的深層次問題,深圳要把功能區轉為行政區,作為行政區劃調整的突破口。在把龍華、坪山、光明三個區功能區轉為行政區後,沒理由就此止步。

深圳大鵬新區金沙灣,2016大鵬國際戶外嘉年華系列活動之「沙灘旅行音樂會」活動現場。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而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大鵬新區與龍崗區之間,隔著鹽田和坪山兩個行政區。龍崗「重組」大鵬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再來看與大鵬接壤的鹽田,其人文、地理環境均與大鵬相似,產業發展也有不少類似的地方,而且鹽田也亟待拓展其發展空間。

交通,是打通地理空間的最佳手段。從目前大鵬規劃中的地鐵來看,地鐵8號線二期(鹽田至大鵬)及32號線這兩條線路均與鹽田緊密捆綁在一起。

據了解,8號線二期最快將在2022年年底建成通車。32號線起點為鹽田小梅沙,一路向西鋪設至大鵬中心,並預留二期工程延伸至南澳新大社區,預計2022年後開建。

深圳大鵬遼闊的海面。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展望2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惠陽嗎?

據了解,目前深圳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正在進行中。和以前主要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陸地上做文章不同的是,據深圳市規土委透露,深圳市陸海統籌已經開啟,亟需將視野拓展到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和257公里的海岸線。

據了解,深圳早在2013年—2014年就規划了《深圳市海洋空間發展戰略規劃 》。該規劃提出深圳海洋空間發展的八大策略,前面兩個策略分別為:

(1) 積極承擔國家使命,爭取深圳作為南中國海洋經濟中心的城市定位,落地一批大項目;

(2) 突破行政轄區限制,儲近用遠,探索實施「飛地」合作開發模式,深入推進區域合作。

今年,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建設「南中國海洋經濟中心」的戰略地位被提高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岸線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與城市擴張的重要空間基礎,自然是深圳這座沿海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但問題是,深圳現在在海岸線開發強度已經達到了38%。

沒有空間怎麼辦?是否能像之前提出的戰略那樣——突破行政轄區限制,儲近用遠,探索實施「飛地」合作開發模式?如果真的啟動這個戰略,深入推進區域合作,那深圳會否考慮向鄰近的惠陽伸出協調資源的橄欖枝呢?

鄰近深圳的惠州也擁有豐富的海域資源。

展望3

深莞惠區域協同一體化試驗區有戲嗎?

早在2015年,致公黨廣東省委就向廣東省兩會提出廣東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提案,提案認為,珠三角中心城市所轄區域面積過小,不能充分發揮其經濟中心城市功能。為此,提案還提出了一些城市合併的內容。

合併可能性不大,但合作卻不斷出現在三地的主政官員的行動中。在去年4月21日召開的深莞惠經濟圈(3+2)黨政主要領導第十一次聯席會議上,傳來消息:將參照深汕特別合作區有關做法,推動在東莞、惠州鄰近深圳地區划出一定區域,規劃建設跨行政邊界的功能協調、產業互補、成果共享的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此後,「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的相關內容,先後出現在《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這兩份重要的文件中。

今年8月31日,《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第一次專家諮詢會召開,對於如何破解小地盤超大城市的資源困境,規劃提出三點思路。

其中第三條提出:要探索區域空間協作,積極推進與周邊城市空間協同發展,加強深汕特別合作區與深圳一體化發展,打造深圳「飛地型」新城區。

在今年9月召開的深圳市委全會上,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發言時明確表示,要「加快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經濟圈建設,探索設立深莞惠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試驗區,促進城市規劃協同和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協調對接,構建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大都市圈”。

雖然這個「深莞惠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試驗區」還未有更詳細的方案公佈,但區域發展,交通先行已是一種不變的規律。

時下,打破行政區劃思維佈局跨市交通網路,更是規劃建設大灣區這種大都會區的一種趨勢。交通,無疑也是加速探索建設深莞惠試驗區這種「飛地經濟」的助推器。像深圳14號線,有計劃東延至惠陽中心城區。而惠州機場,也將建設為幹線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或許,在淡化行政區劃或優化行政區劃的背景下,「深莞惠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試驗區」有望複製深汕特別合作區之路。

往下看更多文章

出席香港美國商會會議 大灣區發展專員介紹政策措施

2024年04月30日 19:10 最後更新:20:51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陳潔玲出席香港美國商會會議,向超過50位出席的商會會員及企業代表介紹大灣區的最新發展,以及多項支持香港企業,包括在港的外資企業,用好大灣區重大機遇的政策措施。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FB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FB

陳潔玲表示,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超過14萬億元人民幣,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九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大灣區對世界各地的企業而言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香港則是通往大灣區的理想跳板。

陳潔玲出席香港美國商會會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FB

陳潔玲出席香港美國商會會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FB

陳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顯著優勢,是世界上唯一匯集中國優勢和國際優勢於一身的世界級城市、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