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視治病救人為己任 92歲仁醫不言休:工作是最大愉快

美善人生

視治病救人為己任 92歲仁醫不言休:工作是最大愉快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視治病救人為己任 92歲仁醫不言休:工作是最大愉快

2020年01月14日 10:00

能做自己喜愛的事很重要。

「作為一個醫學戰士來說,一個戰士死在戰場上,是死得其所。」江蘇省人民醫院有一位特別的醫生,雖已年屆92歲卻依然堅持每周看診600人,直言自己是自願工作,即使在工作期間出意外也不必責怪任何人,坦言:「能夠為病人服務,能夠治病救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愉快。」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能做自己喜愛的事很重要。

影片截圖

敖忠芳是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顧問醫生,每周工作4至5天,為逾600位病人看診。雖然已年屆92歲,滿頭白髮,動作和說話有點緩慢,但她腦筋依然清晰,每次看診都十分專注。敖忠芳說有護士替她把資料輸入電腦,「我們3個小時都不動,連廁所都不上,我們就盯著電腦打」,以免出錯。

影片截圖

她續指工作能有助鍛鍊腦袋,同時保持身體健康:「所以人家說你的腦子怎麼那麼快、那麼清楚,我就這麼鍛煉出來的。而且我走路還可以,我天天是從醫院到家裏走來走去,這個蠻重要的。一個人自己要堅強,自己活動,老人絕對不能倒下。」

影片截圖

敖忠芳熱愛工作,甚至以救治病人為其終生使命,曾表示:「能夠為病人服務,能夠治病救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愉快。」她更自命為「醫學戰士」,向醫院表明自己為自願工作,萬一工作期間出甚麼身體毛病或意外,也不必責怪醫院或其他人。

影片截圖

敖忠芳的兒子和孫女亦受她影響從醫,兒子張希龍是呼吸科顧問醫生,孫女則為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的醫生。張希龍直認從小受父母耳濡目染,認為醫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救死扶傷,「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職業,把治人救命當作是自己一個神聖的使命」。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敖忠芳是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顧問醫生,每周工作4至5天,為逾600位病人看診。雖然已年屆92歲,滿頭白髮,動作和說話有點緩慢,但她腦筋依然清晰,每次看診都十分專注。敖忠芳說有護士替她把資料輸入電腦,「我們3個小時都不動,連廁所都不上,我們就盯著電腦打」,以免出錯。

「病人不是一個機器,他是一個人,他有感情的,你對他認真工作,認真的檢查,能夠傾聽他的意見,這個我覺得很重要。」敖忠芳說道。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她續指工作能有助鍛鍊腦袋,同時保持身體健康:「所以人家說你的腦子怎麼那麼快、那麼清楚,我就這麼鍛煉出來的。而且我走路還可以,我天天是從醫院到家裏走來走去,這個蠻重要的。一個人自己要堅強,自己活動,老人絕對不能倒下。」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敖忠芳熱愛工作,甚至以救治病人為其終生使命,曾表示:「能夠為病人服務,能夠治病救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愉快。」她更自命為「醫學戰士」,向醫院表明自己為自願工作,萬一工作期間出甚麼身體毛病或意外,也不必責怪醫院或其他人。

「作為一個醫學戰士來說,一個戰士死在戰場上,是死得其所。」敖忠芳說:「不要認為我年紀大了,也不要認為我回家去天倫之樂就是最大的愉快。我覺得一個人能工作,就是最大的愉快。」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敖忠芳的兒子和孫女亦受她影響從醫,兒子張希龍是呼吸科顧問醫生,孫女則為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的醫生。張希龍直認從小受父母耳濡目染,認為醫生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救死扶傷,「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職業,把治人救命當作是自己一個神聖的使命」。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抗癌7年兩度休學 22歲男堅持高考圓大學夢更獲專業成績第一

2024年04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6

內地22歲男抗癌7年曾兩度休學,仍堅持參加高考,如今圓夢入大學並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繼續學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內媒報導,湖北黃岡市一名22歲男子劉沫言在高二時被診斷出患有尤文氏肉瘤後,至今已與癌症抗爭超過3000天。在過去的7年裡,劉沫言接受了25個療程的化療、17次放療,以及數次大小手術,經歷了病情的反覆和艱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因病情反覆,飽受病情折磨的劉沫言曾兩度休學,但他卻從未放棄學業。他堅持參加高考,最終圓夢考上大學,並在大一時以優異的成績拿下專業第一。此外,劉沫言還堅持每週參與各種志願活動,諸如去養老院,去宜昌東站那裡幫助遊客搬運行李,用實際行動證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現年22歲的劉沫言仍在繼續接受抗癌治療,並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學業,他表示,「真的非常珍惜在學校的時光,後面還能夠正常上學的話,我可能覺得就是自己盡力就好,可能活得開心更重要」。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