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人民心中樹起人民軍隊的豐碑

在解放上海的過程中,參戰部隊廣大指戰員時刻牢記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勇於犧牲一切,自覺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決履行人民子弟兵的神聖職責,充分展現了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

解放軍部隊進入上海市區後,霏霏細雨下個不停,馬路上雨水流淌。由於連日戰鬥,戰士們極度疲勞。但是,為了不驚擾市民,夜裏指戰員們就地和衣而卧,懷裏抱著槍,靠在一起,熟睡在濕漉漉的行人路上。有的被凍醒了,就抱槍而立,等候著黎明的降臨。拂曉,市民們打開門窗,看到馬路便道上,睡滿了解放軍,深受感動,許多人流下了熱淚。市民紛紛請戰士們進房子,但誰也沒有進去。上海人民在馬路上認識了自己的子弟兵,由此產生了特殊的親情,子弟兵也以此奉獻給了上海父老鄉親第一個「禮物」。

解放軍戰士露宿街頭的場景,許多報紙將解放軍戰士冒雨酣睡街頭的照片刊登在顯要位置。那些資產階級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前不明白弱小的中國紅軍何以能夠成燎原之勢,何以能夠戰勝武裝到牙齒的日本帝國主義,何以能夠使蔣介石的800萬軍隊兵敗如山倒,現在彷彿找到了答案,似乎領略了其中的深刻內涵。

我國著名科學家朱可楨曾經目睹了這一場景,並在日記中詳細地作了記載。攻城部隊不入民宅,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統一的、嚴格的紀律。進入上海三個月前,陳毅同志就曾對這一條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他說:「歷來軍隊入了城,往市民家裏一住,干好事的不多。我們部隊進去住哪裏?要考慮。」他聽說史書上有過軍隊「不入民宅」的記載,就要求反覆查找。

後來《入城守則》草案便列上了這一條。對此,有些幹部想不通,說遇到下雨、有病號怎麼辦?陳毅堅持說:「這一條一定要無條件執行,說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天王老子也不行!這是我們人民解放軍送給上海人民的‘見面禮’!」總前委討論了《入城守則》草案,一致肯定「不入民宅」的規定完全必要。毛主席得知後連聲讚揚:很好很好很好很好。部隊攻入市區後,不擾市民,不入民宅;騾馬輜重和伙房不進市區,指戰員用鋼盔盛飯就餐;任何人都不私受饋贈,不私取公物等等。各級領導幹部在遵守紀律方面更是為人表率,軍指揮所也不進高樓大廈,軍長、政委蹲在馬路邊上指揮作戰。有的西方新聞社講,勝利之師睡馬路,自古以來都沒有過。市民齊贊人民解放軍是「毛澤東、朱德的代表」,是「仁義之師」!真正無愧於無產階級軍隊的英雄本色。

解放上海的過程中,我軍廣大指戰員愛民勝愛自身,保城勝保自己,體現了對人民群眾的無限深情。有一個連隊在戰鬥中發現一座樓房被敵炮彈擊中起火,幾十名群眾被困在樓上。該連指戰員冒著敵人的炮火搬來梯子,將群眾從窗口一個一個救出來,轉移到了安全地帶,指導員為此負傷,一位戰士在樓上被烈火圍困,英勇犧牲,部隊指戰員不但用生命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而且還千方百計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一次戰鬥中,一夥敵人乘機敲詐一個商店老闆10根金條。後來,我們的部隊抓獲了這一夥敵人,查清這件事,將那10根金條送還商店老闆。老闆連聲讚歎說:「了不起,了不起!解放軍真是太好了,金條都不要!」

上海剛解放不久,突然一場颱風襲來,造成了30多年未有過的巨災。海塘決堤,郊區幾十萬人遭災,市區內水深數尺,樹倒房塌。部隊火速出動,搶救災民脫險,捐獻衣物,送去米面。為救濟失業工人,部隊指戰員每人捐獻一斤糧食和一天的菜金。在市郊寶山縣,由於壞人造謠和威脅,一些群眾不敢接近解放軍,我進城部隊發揚在老區「地面乾淨水滿缸,助民勞動不怕臟」的傳統,以打擊匪特的實際行動來感化群眾,用給村民寫信的方式來溝通思想,軍民關係很快融洽了,暗藏的壞人也被揭發出來。群眾相互傳頌說:國民黨兵來了,家家遭殃,雞犬不寧,如今解放軍來了,是軍民互愛,歌舞昇平,真是兩種軍隊兩重天,換了人間。(節選自遲浩田《為了人民的上海》)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