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武則天》劇情講到太子李承乾(李李仁飾)迫宮失敗。究竟李承乾為何如此痛恨父皇李世民?歷史其中一個說法確與一名男寵有關!

網圖

網圖

李承乾是為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所生的長子,因生於承乾殿而得名,是李世民眾多兒子中,唯一一人名字並非單字,顯得李世民對他寵愛有加。

李承乾生得聰明可愛,八歲時被立為太子,可惜他先天腿部有事,稍微不良於行。相傳因為長孫皇后誕下他時年僅十五歲,體質不足令李承乾患有足病,後來病情加重,以致行動不便。有指李承乾因此自卑心重,認為腿疾有損太子形象,於是把興趣轉移到聲色犬馬之上,對父親亦陽奉陰違,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

他的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奪長之念,兩兄弟因而交惡。不過要講到李承乾與父親決裂,就不得不提一個男人--稱心。

網圖

網圖

《武則天》提及稱心(何欣飾)曾救了李承乾,令他免受猛熊攻擊,李承乾視稱心為知己,後來因被誣陷稱心是他的男寵,就假意殺了稱心,並將他掩藏於邙山。

史料相傳稱心當年十多歲,生得非常俊俏,而且能歌善舞,深得李承乾寵愛。稱心並非真名,而是李承乾送給他的名字,據說稱心是戲子出身,長得比較像女人,現代說法是有一點娘娘腔;不像《武則天》中的既會武功,又生得強壯、跟隨太子和出謀劃策。這段歷史《資治通鑑》都有記載。

李承乾雖有家室,但跟稱心相處甚密,結果傳到李世民耳邊,他龍顏大怒,下令處死稱心,當時李承乾才廿一歲。

網圖

網圖

李承乾認為是李泰向父皇「打小報告」,更加怨恨弟弟。太子思念稱心不已,於是在東宮中修建小屋,立了一個稱心的像,早晚祭奠,又在花園樹立稱心的假墳,日日在墓前徘徊,痛哭流涕,追贈稱心官爵,樹立石碑。歷史相傳李承乾就是為此痛恨父親,幾個月都不肯朝見,父子關係決裂。

雖然父子情不再,之後又發氐了迫宮事件,但李世民始終疼愛李承乾。李承乾被廢皇儲之位後,被判充軍到黔州。貞觀十九年,李承乾鬱鬱而終,終年只有二十七歲。李世民為此罷朝,葬以國公禮。

之後,由於長孫無忌強力支持,李承乾同母弟李治被立為太子,故事又發展到另一階段了。




歷史的風口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