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初選的報名階段已經結束,賽前一度「扭計」,聲言未必根據初選結果決定是否參加9月立法會選舉而遭受猛烈抨擊的街工,終於在同儕壓力下宣布放棄參選。至於另一以勞工參政團體工黨,在立法會碩果僅存的代表張超雄已經宣布退下火線,其繼任人工黨主席郭永健亦因民調成績太差而決定不競逐立會議席,意味著昔日兩個具代表性的反對派勞工政團即將「滅黨」。


記得2012年可說是勞工政團的黃金年代,上述兩黨,加上民協,連同愛國愛港陣營的核心組織兼全港最大勞工團體工聯會,合共在立法會地方直選取得超過30萬票,佔整體投票率的17%,合共取得12個議席。


可惜,好景不常,2016年立法會選舉勞工政團遭受挫敗。民協全軍覆沒,去屆取得4席的工黨也僅餘張超雄一人。雖然街工的議席沒有減少,可是未能保住新界西的地盤,種下今天不能入閘的根。
勞工團體參政有兩大好處。第一,任何社會結構都必定是呈金字塔式,富裕階層屬於塔尖,即是只有少數人口;中產階級雖然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力和地位,但是人口比例上只是處於中間位置;處於金字塔底部,亦即人口最多的,必然是基層草根。換言之,關心勞工權益的政黨,有著最廣闊的「人口池」,有助吸納選票和贏得議席。


第二,勞工團體除了進行勞工維權的工作之外,亦會以不同方法發展會員,如興趣班、進修課程、康樂活動等等。成功的勞工團體本身便有一定數量的忠實會員,從而在選舉中成為堅實的支持力量。


不過,隨著香港兩大政治陣營矛盾變得尖銳,加上社交平台應用日趨發達,勞工團體賴以生存的兩大優勢已經不再顯眼,取而代之是以年輕和激進為賣點的政治勢力抬頭。


以2016年立法會選舉為例,工黨的兩大主力李卓人和何秀蘭分別不敵朱凱迪、鄭松泰和羅冠聰等新興激進勢力而敗選。而後者採取的競選方式,不如勞工團體以服務大眾和吸納會員以堅實群眾基礎為主,而是善用網絡和社交媒體發放文宣,以偏激甚至違法的政治理念作為招徠,並成功吸引一批年輕人及基層的支持,直接打擊勞工政團的生存空間。


當務實的勞工政團逐漸淡出議會,取而代之的卻是以極端政治立場掛帥的政棍,則議會無可避免面對更加火熱的政治鬥爭,並蔓延至民間的對立,使社會的裂痕更加巨大。


同時,由於主張保障勞工權益的政治代表減少,加上議會忙於政治對抗,關心及爭取改善民生的力量自然有所下滑,更難與利益龐大的商界力量抗衡以維護勞工尊嚴,最終不只勞工政團難以生存,市民大眾也會受到極大損失。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