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放假網上睇藝展 新藝潮《+VE/-VE》展覽

博客文章

放假網上睇藝展   新藝潮《+VE/-VE》展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放假網上睇藝展 新藝潮《+VE/-VE》展覽

2020年08月22日 07:00 最後更新:08月23日 10:09

又到星期六,疫情之下宅在家中有什麼好做? 原來足不出戶,都可以睇藝術展覧。

透過虛擬導覽(Virtual Tour)去欣賞藝術作品,原來是另一種經歷: https://my.matterport.com/show/?m=U5W9R1TjB6Q

更多相片
新藝潮這個展覽名為《+VE/-VE》。

又到星期六,疫情之下宅在家中有什麼好做? 原來足不出戶,都可以睇藝術展覧。

現場先以「新藝潮特大號口罩」迎賓。

新藝潮這個展覽名為《+VE/-VE》,原來別有深意。面對COVID-19新冠肺炎帶來種種負面(-VE)影響和挑戰,新思維與機會也從中萌生,大眾慢慢在逆境中找到正面(+VE)的力量與方向,這就是展覽名稱《+VE/-VE》的起源,希望大家從藝術中獲得正能量。

李欣儀以水泥為主要材料創作的作品。

現場先以「新藝潮特大號口罩」迎賓,用意不「言」而喻。順着展場左方入內,迎來香港著名岩彩藝術家鍾大富的《向醫護致敬》岩彩畫,借水中漣漪含蓄地向醫護人員表達謝意。

徐沛之充滿黑色幽默的《陋室之友》系列。

年輕藝術家兼「第三屆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得主李欣儀,以水泥為主要材料創作的兩幅作品,表達疫情下人困在水管與建築樓層空間坐立不安的無奈。另一位年輕藝術家關舒文的作品《心平則靜》,以香港街頭常見的霓虹管創作,象徵現代城市並且具有代表性的香港文化元素。

許開嬌的《香港的藍與白 -疫情‧梵高系列》。

書法藝術家徐沛之重拾多年前的題材─「蚊」,創作出充滿黑色幽默的《陋室之友》系列。作品以蚊喻人,形象地表現出限聚令和社交距離下人們的生活形態,讓人會心微笑;水墨畫家何紀嵐則《深黑印象》,象徵黑暗中仍有光芒照耀香港。許開嬌的《香港的藍與白 -疫情‧梵高系列》以克拉克瓷開光裝飾圖案繪畫了帶口罩的梵高!幽默中巧妙地帶出香港殖民地時期作為中西文化和貿易交流中心的一段歷史。

新藝潮這個展覽名為《+VE/-VE》。

新藝潮這個展覽名為《+VE/-VE》。

新藝潮這個展覽名為《+VE/-VE》,原來別有深意。面對COVID-19新冠肺炎帶來種種負面(-VE)影響和挑戰,新思維與機會也從中萌生,大眾慢慢在逆境中找到正面(+VE)的力量與方向,這就是展覽名稱《+VE/-VE》的起源,希望大家從藝術中獲得正能量。

展覽匯聚逾40位香港藝術家因疫情觸發而創作60多幅作品,實行以藝術抗疫,作品涵蓋繪畫、多媒體、攝影、雕塑等創作媒界,展示藝術家在疫情下的情懷及反思,或從大自然尋求慰籍、或以全新角度觀察城市,有憤怒、有不安,也有幽默,作品記錄的並不是個人的經歷和感覺,而是所有香港人的共同感受。

現場先以「新藝潮特大號口罩」迎賓。

現場先以「新藝潮特大號口罩」迎賓。

現場先以「新藝潮特大號口罩」迎賓,用意不「言」而喻。順着展場左方入內,迎來香港著名岩彩藝術家鍾大富的《向醫護致敬》岩彩畫,借水中漣漪含蓄地向醫護人員表達謝意。

李欣儀以水泥為主要材料創作的作品。

李欣儀以水泥為主要材料創作的作品。

年輕藝術家兼「第三屆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得主李欣儀,以水泥為主要材料創作的兩幅作品,表達疫情下人困在水管與建築樓層空間坐立不安的無奈。另一位年輕藝術家關舒文的作品《心平則靜》,以香港街頭常見的霓虹管創作,象徵現代城市並且具有代表性的香港文化元素。

徐沛之充滿黑色幽默的《陋室之友》系列。

徐沛之充滿黑色幽默的《陋室之友》系列。

書法藝術家徐沛之重拾多年前的題材─「蚊」,創作出充滿黑色幽默的《陋室之友》系列。作品以蚊喻人,形象地表現出限聚令和社交距離下人們的生活形態,讓人會心微笑;水墨畫家何紀嵐則《深黑印象》,象徵黑暗中仍有光芒照耀香港。許開嬌的《香港的藍與白 -疫情‧梵高系列》以克拉克瓷開光裝飾圖案繪畫了帶口罩的梵高!幽默中巧妙地帶出香港殖民地時期作為中西文化和貿易交流中心的一段歷史。

許開嬌的《香港的藍與白 -疫情‧梵高系列》。

許開嬌的《香港的藍與白 -疫情‧梵高系列》。

有人問我,疫症當前,為什麼還有心思談藝術?我卻覺得正是此時此刻,我們更需要藝術,讓我們從中得到靈感,踏上一次自我反思、自我療癒的藝術之旅。

新藝潮《+VE/-VE》展覽位於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2樓,目前因政府限聚令措施,暫未對公眾開放,但仍可透過電郵至info@artnextexpo.com預約參觀,或點擊以下連結以虛擬導覽(Virtual Tour)欣賞參展作品。 https://my.matterport.com/show/?m=U5W9R1TjB6Q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限聚令

往下看更多文章

受港產片熏陶立志做「新紮師姐」 「港漂」奮鬥12年加入警隊:有心不怕遲

2024年04月29日 10:59 最後更新:11:05

加入警隊「有心不怕遲」,將於今個星期三出版的《警聲》,就分享了一位「港漂」師姐的12年奮鬥路。

現年35歲的王碩生於大連的書香世家,母親和外婆均為老師,而她卻受港產片中警察的正氣形象熏陶,立志到香港成為「新紮師姐」。她十多年前大學畢業後即隻身赴港發展,以「港漂」身分追尋夢想。

受港產片中警察的正氣形象熏陶,王碩立志到香港成為「新紮師姐」。

受港產片中警察的正氣形象熏陶,王碩立志到香港成為「新紮師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王碩一步步實現目標。她先於2011年入讀香港理工大學,翌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在一所小學擔任教學助理。為了符合留港七年才可申請永久性居民身分的條件,多年來她份外努力地工作,爭取學校續約聘用,以通過成為警察的首道門檻。

王碩坦言在香港十多年間,面對的難關多不勝數,包括學好廣東話、適應濕熱天氣、接受與家鄉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居住環境等,幸好關關難過關關過。她特別感謝小學同事和學生的幫助,讓其漸漸掌握廣東話的應用,融入香港文化。

王碩於2019年正式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有深近視的她完成矯視手術後,於2022年首次投考警隊,惜未能過關。她一直鼓勵自己「有心不怕遲」,在當輔警的朋友指導下,她積極提升體能及鍛鍊面試技巧。一年後她捲土重來,成功獲得警隊取錄。

經過12年的奮鬥,王碩終於加入警隊。

經過12年的奮鬥,王碩終於加入警隊。

12年的努力,王碩得償所願,於警察學院畢業後,被派到灣仔警署開展其警務生涯。正所謂「民生無小事」,只要是市民求助,她均全心全意盡力處理,貫徹「心繫社會」的警隊精神。她最記得是處理一宗網上投資騙案,來自江蘇的事主痛失巨款,「錄口供期間,報案人流露尋死念頭,我直接用普通話開解她,大家同聲同氣,成功平復她的情緒,挽救生命的同時,亦問到更多有助破案的線索。」

擁有北方人的熱情性格兼樂於助人的王碩,希望將來有機會向刑事偵緝方面發展。她以個人經歷,鼓勵包括「港漂」等有心人加入警隊,使香港繼續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安全及穩定的社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