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疫情下的作家夢 如何延續閱讀文化?

博客文章

疫情下的作家夢  如何延續閱讀文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疫情下的作家夢 如何延續閱讀文化?

2021年01月22日 12:54 最後更新:13:24

每年書展都有作家講座,讓讀者和作者可以有一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講座氣氛通常都很熱烈,成為香港一年一度的文化景觀。

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今年書展兩度延期,書迷固然失望,作家也失去了和讀者「談心」、介紹自己作品的機會。很多人都說,網絡新世代改變了閱讀風氣,作家的路變得更難走。經歷了過去一年顛簸,三位不同背景的作家,探討了在疫下新常態中「作家夢」應如何走下去。

陳美齡:經常帶小朋友到圖書館,培養他們選圖書習慣

從歌壇轉到文壇,陳美齡專注教育和育兒議題,多年來出書無數,成為不少家長的指路明燈。說到本地出版銷量下跌,陳美齡直指:「是我們的責任!」

陳美齡以英、美、日本、內地等市場做例子,表示它們的出版業仍很有競爭力:「讀者眼睛是雪亮的,你的作品真是用心寫的話,讀者會看得出的 」。陳美齡覺得出版業界要維持出版銷量,一定要由自己做起,不斷提高水平。「有這樣的心態,令我們(作家)不會偷懶,不斷鍛練自己。」

知名教育作家 陳美齡博士

知名教育作家 陳美齡博士

説到推廣閱讀文化,陳美齡認為要從小培養,讓小朋友定期到圖書館是一個好方法。「其實日本仍有好多人去圖書館!」比起其他城市,圖書館在日本依然大受歡迎。「有一次,一位(在日本)訪問我的人跟我說,她在圖館要等二十五個人才可以借到我的書!我聽到後非常開心,其實我這本書可以在書店買,但是她仍然願意等!我被她那份(對閱讀)熱情打動,送了那本書給她。」即使轉戰文壇,陳美齡依然魅力不減。

圖書館為社會帶來的,不止是對閱讀的熱情和喜愛,還可以對兒童從小進行公民教育,「當你經常帶小朋友到圖書館,讓他擁有自己的圖書證,培養他們自己選圖書的習慣,其實是非常好的公民教育。就像借書需要經歷等待,借了書要好好照顧,定期交還。這個過程,可以教導小朋友負責任,明白社會是人人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資格看書。」

對於作者來說,圖書館為他們帶來的是無可取代的認同感。「對我們作家來說,圖書館的借閱量,便成為了我們除銷量以外受歡迎的指標。就像剛剛說排隊借閱的故事一樣,令我知道這本作品受到大家歡迎,給我無限鼓勵。」

王貽興:作品出現在圖書館,為作者帶來不可代替的滿足感

王貽興早就紅遍電視節目、報章專欄,談起作家夢,王貽興認為新晉作家其實比他們當年前衛得多;他說,現在的「 後生」覺得做作家不一定要拿到甚麼文學獎,只要擁有一個社交媒體帳號,能夠每日上載自己的作品,有一定數量後,找間出版社按 print-on-demand 模式出書,便可以實現自己的作家夢。

王貽興覺得現在的閱讀風氣已經改變,相比實體書,現在讀者更喜歡觀看短片、圖片或者一些易於消化的作品內容。他説,現在比較受歡迎的作品類別,就只有旅遊、烹飪、運程等書藉,甚至很多內容在網絡世界免費任人閱讀,讀者根本無需付出,就已經得到所需資訊。各大討論區盛產的網絡小說,也是在這種閱讀風氣下發展出來,網絡小說體裁「貼地」,內容篇幅適中,很多時都受到年輕人和「巴打絲打」捧場。

電視節目主持及作家王貽興

電視節目主持及作家王貽興

對王貽興來說,在新的閱讀模式下,實體書更像是作者的情感結晶;「對實體書還有感情,便會一年出版一兩部作品,這樣就差不多了;一個月出一本的話,我敢說沒有人會買。」

回憶起第一本作品被加工成為「硬皮書」收錄於公共圖書館,王貽興還是難掩「成就解鎖」帶來的興奮。縱使現在科技發達,作家宣傳途徑廣泛,但作品出現在圖書館,仍會為作者帶來不可代替的滿足感;「作品放在圖書館,始終會讓更多讀者見到。」不過要維持閱讀風氣,王貽興覺得最重要還是讓讀者覺得有新鮮感,否則他們就會轉看短片!

談起疫情下的作家夢,王貽興一語道出:「最重要是生存下來!」。他表示,只要作家真的喜愛寫作,便需忍辱負重,甚至不應介意暫時「轉行」,到一切回復正常的時候,便可以繼續寫自己喜愛的作品。看見出版同業發起自救運動,王貽興說:「大家都要出分力,甚麼都要試。」在新時代新常態之下,最重要是拋棄所有枷鎖,或許要有破斧沉舟的氣勢,才可以殺出一條生路。

孤泣:相信自己,所有辛酸都值得

與筆名不同,孤泣本人一點也不孤寂,也不陰沉。「我希望自己的話有份量。」孤泣向筆者道出自己實踐作家夢的來由:「數年前我在某家電訊公司工作時就已開始創作,不過當時還未出書,直至一次在工作時遇上一位婆婆,才立定心志走上作者之路。」寫作之路,原來與孤泣的推銷員經歷有關。

「那時『炒iPhone』風氣還很盛行,有位婆婆跟我說要零機價出機,用總額14,400元去換取一部機價可能只值6000多元的手機;我跟她說不值得,她反過來問我憑甚麼阻止她?我望向門口,原來已有位收機佬在等婆婆。」孤泣說,「我想講一個道理給人知道,要人家聽你的話,就需要名氣,或者讓人知道我是一個甚麼人。」 孤泣的創作初衷,或許就是因為 I have a voice,希望有人傾聽。

「現在我可以告訴身邊的年輕人,孤泣是一個寫了七、八十本書的人,他的話值得聽。」孤泣每一本作品都有不同訊息,希望讀者能夠從閱讀中有一點得著。

暢銷流行作家 梁家威先生(孤泣)

暢銷流行作家 梁家威先生(孤泣)

從電訊推銷員轉身成為一個多產作家,孤泣眾多作品中部份已經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回想起全職從文之初,孤泣也懷疑過自己到底會否成功,到今天他能夠以寫書創作維生,也是始料不及;「我喜歡創作故事,由一個網絡作家變成出版實體書,再看到自己第一本書放上圖書館,確實有種成就感」。

對於現在有意踏上創作路的新晉作家,孤泣贈予後輩兩個字:「堅持」。「很多人找我合著,我會跟他說,沒問題,兩個月後你先寫兩頁紙給我看看。大部份人在兩個月後,只能交出五百多字的大綱。」孤泣說希望從事寫作的年輕人,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喜歡寫作才當作家,還是想當作家才去寫作。

面對疫情,孤泣表示近期已損失了一半收入,絕大部份版稅都是用來支付公司租金和其他開支,自己也正在思考不同的營運模式,包括網上銷售和電子出版等不同渠道。他說,業界也應該多思考有甚麼出路,只要夢還在,路一定有;「人生不會只得一條路,你可以在謀生過程中一邊工作,一邊創作。」

業界自救—新方法推廣閱讀文化
書展取消,當然大大影響出版界的生計,有出版業界人士直言,更重要的是維持社會的閱讀風氣:「如果連書也沒有人看,何來有人出書賣書?」沒有需求,哪有供應?

最近,香港公共圖書館就與「 香港書刊版權授權協會」合作,推出「推廣本地出版書籍及閱讀文化先導計劃」,鼓勵作者和出版社將收錄於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書目內容電子化,方便讀者在圖書館選擇圖書。幾位作者在訪問中都不約而同指出,圖書館是作家和社會之間連繫的平台,書目電子化除了方便讀者閱讀,更為作家提供更優質的平台宣傳作品,連結社會。

疫情持續,但公共圖書館仍然維持有限度的借還服務,讀者仍然可以透過圖書館系統,在已升級的電子化書目中揀選圖書,預約後便可以到指定的圖書館領取,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減少社交接觸,保持健康。

疫情之下待在家的人多了,看書的時間也更充裕,更多人發現了讀書的興趣,感受到閱讀的力量。

香港書刊版權授權協會將於2月4日下午6時-6時45分特別為讀者及出版業界舉辦網上座談會,與知名作家及出版界代表以互動形式共同思考業界的新路向。

講者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 香港書刊版權授權協會主席 黃燕如博士

– 天窗文化集團行政總裁及創辦人 李偉榮先生

– 明報出版社總經理 蘇慧良先生

– 知名教育作家 陳美齡博士

– 暢銷流行作家 梁家威先生(孤泣)

討論議題包括:

– 業界在疫情下的機遇和挑戰

– 創作數碼化下出版業界的回應和轉變

– 未來閱讀文化的轉變

– 疫情對推廣閱讀的影響及契機

掃描QR Code登記出席

更多詳情可瀏覽 https://www.hkrrls.org.hk/ 或電郵至 info@hkrrls.org.hk 與協會聯絡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Sebastian

往下看更多文章

在旅發局擔任旅遊義工 點只做「義工」咁簡單?

2024年04月24日 15:43 最後更新:15:55

旅發局進一步擴大旅遊義工計劃,準備招募更多對旅遊業有熱情的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希望佢哋身體力行做好東道主的角色,同旅客分享各種旅遊主題和知識。

Sebastian去聽了這些義工分享的經驗,發覺原來喺旅發局做義工真係唔係「義工」兩個字咁簡單,佢哋的經歷有趣的一面,也有感人之處。

「旅遊義工」Agnes退休前任職跨國公司管理層。

「旅遊義工」Agnes退休前任職跨國公司管理層。

退休前在一家跨國公司做管理層的Agnes,擔任旅遊義工計劃已經有12年的時間,有什麼令佢印象深刻的經歷呢?Agnes分享話,在2018年的時候,遇到一位英國來的老人家,帶住一家大細同一本相簿,想搵返相片中的景色拍照留念。原來呢一位英國老人家係喺香港出生,5歲時跟隨父母返回英國居住。根據呢位老人家的自白,他對香港的記憶全部來自父母影低嘅相。

收到呢個請求之後,Agnes就一心想幫佢完成這個心願,認真幫老人家研究攝影地點喺邊度。結果就發現,除了一個景點外,其餘全部都對得上,Agnes就教老人家如何去現場影返啲相。佢哋影相時甚至擺出了當年老人家父母的甫士。

因為參加義工計劃不是日日返工,每次服務時長僅需大約3個鐘,Agnes隔幾日才會去到尖沙咀旅遊咨詢中心當值。事件過去後,有天返時時,有旅發局同事搵到Agnes,話英國老人家來告別,留底紀念品俾佢。Agnes打開禮物一睇非常感動,原來係老人家的父母當年喺香港影的舊照片。Agnes覺得呢啲係老人家的獨家回憶,不敢收藏,因為承載咗佢對父母的緬懷。後來先知,原來老人家已將舊相數碼化,送俾Agnes嘅係拷貝,現在存放在旅發局。

Agnes話,每當想起這段回憶,自己能夠幫老人家完成心願,好有滿足感。

退休之前喺跨國企業做管理層的Agnes仲笑言話,做義工工作仲有一個好處,就係佢平時返工工作壓力非常之大,做義工反而係佢緊張的工作生涯找到放鬆自己的一種好方法。

由新加坡回流香港發展的Marco,透過參與「旅遊義工」計劃重新認識香港。

由新加坡回流香港發展的Marco,透過參與「旅遊義工」計劃重新認識香港。

Marco做咗6年的義工,佢係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之前去了新加坡定居工作,但仍然覺為香港「做番啲嘢」,於是加入到義工招募計劃,現在從新加坡回流回香港,更希望通過計劃喺香港服務遊客,將香港的旅遊咨詢同旅客分享。

由於曾在新加坡生活,熟番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語這,在做旅遊義工時,可以運用經驗協助遊客,例如,了解新加坡沒有鵝,只有鴨供應,所以明白新加坡遊客到香港品嘗和購買燒鵝是熱門活動,他就一早了解定向遊客介紹。

做旅遊義工,除了要求兩文三語流利,如果識多一種語言,對工作就更有幫助。Marco就笑言,除了三語,他仲識講新加坡式的英文,咁接待新加坡遊客時,佢就有個人優勢,黎到香港玩的新加坡人亦會覺得有親切感。

最新一期的旅遊義工計劃已開始招募,一直去到5月31日截至。今年成功入圍咗呢個計劃的學員,除咗可以學習多項本地旅遊方面的知識,譬如傳統本地文化、購物、綠色旅遊等等,今年仲邀請到星級導師,教大家點樣做好旅遊使者。

各位如果有興趣都可以試下報名參加計劃,為香港旅遊出一分力,亦都係結識世界唔同地區朋友嘅好好機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