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東省作協部署2021年全省文學工作任務

大灣區

廣東省作協部署2021年全省文學工作任務
大灣區

大灣區

廣東省作協部署2021年全省文學工作任務

2021年01月25日 20:54

2021開年以來,廣東作家收穫頗豐:陳繼明的長篇小說《平安批》在《人民文學》今年第一期頭條發表,講述有關潮汕僑商奮鬥史的故事,引人矚目;由熊育群采寫、全景再現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艱辛歷程的長篇非虛構文學《第76天》在《十月》發表後,於24日下午舉行新書發佈會,受到文壇廣泛關注。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作家協會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省作協將在去年開創的全省文學事業新局面的基礎上,面對新的歷史方位,重整行裝再出發,以「特區精神」努力續寫更多新時代「春天的故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更多相片

2021開年以來,廣東作家收穫頗豐:陳繼明的長篇小說《平安批》在《人民文學》今年第一期頭條發表,講述有關潮汕僑商奮鬥史的故事,引人矚目;由熊育群采寫、全景再現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艱辛歷程的長篇非虛構文學《第76天》在《十月》發表後,於24日下午舉行新書發佈會,受到文壇廣泛關注。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作家協會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省作協將在去年開創的全省文學事業新局面的基礎上,面對新的歷史方位,重整行裝再出發,以「特區精神」努力續寫更多新時代「春天的故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過去一年,省作協積極組織抗擊疫情、小康建設兩大主題創作,建設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學服務三支隊伍,鍥而不捨打造「文學粵軍」,全面佈局精品創作,加強文學創作規劃組織,力抓重大現實題材創作,在多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圍繞小康建設主題,省作協組織13名重點作家,先後12次召開推進會、改稿會、審讀會,歷時一年集體創作並出版了大型報告文學《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四卷,100萬字),被譽為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記錄小康工程的鴻篇巨作。此外,省作協還組織創作了一大批反映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優秀之作。

結合今年建黨100周年的契機,繼花城出版社推出《廣東「左聯」作家作品及研究》叢書共7部著作後,省作協還將組織「廣東左聯作家」系列紅色文學活動,整理、出版廣東左聯作家作品集,創作廣東左聯作家系列傳記作品,舉辦廣東左聯作家作品學術研討會。

《千里馳援》等抗疫作品引發關注

過去一年,省作協積極組織抗擊疫情、小康建設兩大主題創作,建設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學服務三支隊伍,鍥而不捨打造「文學粵軍」,全面佈局精品創作,加強文學創作規劃組織,力抓重大現實題材創作,在多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省作協首先在全省開展「以筆為援,抗擊疫情」主題徵文活動,徵集作品超過1萬篇(首),湧現了《千里馳援》《鍾南山:蒼生在上》《第76天》等一大批抗疫精品佳作,蔣述卓、劉斯奮、丘樹宏、周西籬、張紅霞、唐德亮、劉迪生、宋曉琪、歐平等創作的一批抗疫作品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為籠罩在疫情陰影之下的人們送去心靈慰藉。

圍繞小康建設主題,省作協組織13名重點作家,先後12次召開推進會、改稿會、審讀會,歷時一年集體創作並出版了大型報告文學《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四卷,100萬字),被譽為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記錄小康工程的鴻篇巨作。此外,省作協還組織創作了一大批反映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優秀之作。

「建黨百年」現實題材成挖掘重點

據介紹,2021年省作協將實施現實題材創作精品工程、粵派文學評論優化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加快推進廣東文學由高原邁向高峰,如抓好長篇小說《人民的選擇》《烏江引》等入選中宣部「全面小康」和「建黨百年」主題重點跟蹤項目的創作,舉辦陳繼明長篇小說《平安批》,周曉瑾、周偉兵報告文學《信仰——周恩來嶺南紀事》,楊黎光報告文學《腳印——人民英雄麥賢得》等作品改稿會,邀請專家把脈指導、打磨精品。

結合今年建黨100周年的契機,繼花城出版社推出《廣東「左聯」作家作品及研究》叢書共7部著作後,省作協還將組織「廣東左聯作家」系列紅色文學活動,整理、出版廣東左聯作家作品集,創作廣東左聯作家系列傳記作品,舉辦廣東左聯作家作品學術研討會。

在剛剛舉行的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新當選為省政協委員的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認真履行委員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加強政策保障,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學強省》《關於解決基層作協組織「三無」「四不」問題,加快打通基層文學事業「最後一公里」的建議》兩個提案,努力強化省作協自身建設,在推進事業發展上有新突破。

建議修葺文德路紅樓為左聯作家紀念館

今年是黨的百年誕辰,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國共產黨偉大奮鬥歷程中汲取力量、讓革命文學精神深入人心,張培忠、張知干、周西籬等多名文藝界代表人士,在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聯合提交了《關於修繕廣州文德路紅樓,建設廣東左聯作家紀念館,打造紅色文學教育基地的提案》,建議由省、市文物管理部門對紅樓進行全面修繕和保護,並爭取上級支持修葺省作協文德路紅樓為左聯作家事迹陳列館,對標上海左聯紀念館,建立廣東紅色文學教育基地,並規劃入省、市紅色文化旅遊線。

據介紹,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革命文學團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廣東籍作家是推動成立的重要力量。上海、廣州成為中國左聯作家活動最頻繁、影響最深遠的兩個城市,廣州文德路紅樓,是眾多左聯作家開展活動和進行文學創作的處所。廣州左聯的領軍人物、著名作家歐陽山,便是在紅樓創作完成了嶺南文學經典作品《三家巷》。

「從數量及發揮作用上,廣東左聯作家與上海左聯作家地位相當。」張培忠在受訪時表示,上海已建館保存左聯作家資料,廣東文藝界要抓住建黨百年的契機,搶救史料、修繕紅樓。「希望能通過提案,引起有關領導和職能部門的重視。」張培忠說。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人才是治國之本,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的大文章,需要「起、承、轉、合」四個元素。

陳國基(右二)出席「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直播截圖)

陳國基(右二)出席「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直播截圖)

陳國基早上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說,人才是治國之本,以及推動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亦是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擔當大灣區及國家人才高地門戶,他認為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的大文章,需要「起、承、轉、合」四個元素。

「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本港舉行。(直播截圖)

「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本港舉行。(直播截圖)

陳國基解釋說,「起」是指「起動」,全球走出疫情,各地發展重新出發,交流人才工作重新啟動,香港在2022年12月起落實一系列搶人才、留人才新措施,推出全新高才通計劃。截至上月底,各項計劃已有約29萬宗申請,批出近18萬宗,其中超過12萬申請人已來港,遠超每年吸納3.5萬人才的目標。

「承」代表「傳承」,陳國基說要培養人才,鞏固高教體系,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5所百強大學的城市,會繼續鞏固作為國際教育樞紐地位,下學年將提高大學非本地生限額,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吸引更多人才來港進行研究工作。香港亦致力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經驗交流,其中3所本港大學已落戶大灣區城市,城大亦正推進東莞校園籌備工作。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陳國基又表示,「轉」是指人才流轉,香港全力推進人才南下北上的流轉,在港註冊公司外國人員可在港申請北向一簽多行到內地政策推出後,截至上月底,已有1.9萬宗申請獲批,計劃廣受歡迎。國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將持商務簽注赴港人士留港期限增至14日,南下人才簽注適用範圍,亦由大灣區擴展至北京上海,更便利內地商務人員到香港進行商務活動,吸引更多內地人才到港交流。

而「合」代表合作,陳國基認為大灣區城市定位不同,合作空間廣闊,為進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大灣區9+2城市今日(8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區內為人才提供服務,營造更有利人才落地生根環境,他對未來前景充滿信心,香港與大灣區城市將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流動等方面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人才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