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正能量助病童抗敵 小丑醫生施快樂療法

社會事

正能量助病童抗敵 小丑醫生施快樂療法
社會事

社會事

正能量助病童抗敵 小丑醫生施快樂療法

2021年01月29日 09:07 最後更新:09:08

真誠幫助有需要的人~

穿上特製醫護白袍,臉頰和嘴巴畫上鮮紅顏料,鼻尖配以愛心形狀作點綴,眼前身材小巧的女社工,搖身一變成為舉止逗趣的「小丑醫生」,繼而通過戲劇、音樂及講故事等輕鬆有趣的互動方式,為入住醫院的病童和家屬施展「快樂療法」,帶來了無限歡笑和希望,希望降低他們對住院和治療的恐懼,「為病童注入正能量,勇敢對抗病魔!」

「迎春花開,帶來了好運來……祝每位小朋友開開心心、快高長大!」踏入荃灣一家魔術娛樂製作公司,傳來一把孩子氣的快樂女聲,只見身穿醫生白袍、戴上小丑帽的蔡慧煌(Amy)站在鏡頭前,為病童錄製農曆新年祝賀影片。完畢後,她卸下妝容,收起跳脫語調,娓娓分享散播歡笑和承接悲傷的故事。

「小丑醫生」蔡慧煌(Amy)通過戲劇、音樂及魔術等表演,為住院病童及家屬施展「快樂療法」。資料圖片

「小丑醫生」蔡慧煌(Amy)通過戲劇、音樂及魔術等表演,為住院病童及家屬施展「快樂療法」。資料圖片

父罹患癌症 獲社工雪中送炭

七十後「小丑醫生」Amy表示,自小對探索建築物及撰寫文字感興趣,曾以成為考古學家和傳媒工作者為志向,直至就讀中三至中四期間父親罹患癌症,一年多後離開人世,當中經歷改變了其人生規劃。她憶述,當時一家居於徙置大廈,不便父親休養,醫務社工得知後轉介他們申請公屋,讓她感覺社工雪中送炭的工作甚有意義,隨後入讀城市大學社工系,畢業後二十多年來均在社福機構任職社工,早年主要從事青年外展工作,現為SEN學童、家長及少數族裔提供輔助服務,疫情下亦協助不少發生親子衝突的家庭化解矛盾。

真誠幫助有需要的人,是Amy擔任社工的初心,她隨後從友人口中得悉,本港有基金會推行為病童表演及探訪的「小丑醫生」計畫,當刻想起父親生前留醫期間的孤單和壓抑,讓她感慨良多,二○○○年正式報名參與,不久獲安排學習專業表演、醫療理論及心理照護技巧等知識,並出任實習「小丑醫生」,一年後修畢課程,開始每周前往特定醫院兒童病房,為小朋友帶來歡樂。

打氣針筒 減低病童恐懼

Amy解釋,留醫小孩遭受病痛折磨,活動範圍僅限於病房,加上每天處於相同環境,接受重複不斷的治療,往往失去時間觀念,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小丑醫生」於是通過戲劇、音樂及魔術等表演,讓眾人感到開心,同時穿上醫療白袍、配以大型「彈彈藥丸」、「打氣針筒」等模擬醫療用品工具表演,希望降低他們對接受治療的恐懼,「部分小朋友特別害怕打針和洗傷口,護士會找我們在旁協助轉移注意力。」

治療路漫長 安撫家長

「小丑醫生」不會知悉病童背景,惟特殊情況如有哮喘、癲癇症及呼吸道感染患者等,因不宜使用會發出閃光及有羽毛的工具,護士會事先提醒,接觸傳染病患者前亦會穿上全身保護衣,以防感染。Amy笑說,進入病房後,會輪流到每位小朋友的病牀前表演,務求雙方有互動,「有家長感謝我成為兒子第一個朋友,這是我繼續探訪病童的動力。」

除了讓病童暫時忘憂,「小丑醫生」也能協助家長放鬆情緒,Amy說有時見到家長失落難熬,會慰問及安撫對方,「家長亦需要其他人的認同和諒解。」

Amy感言,她深信正向思想能創造奇迹,例如曾經探訪一名患有先天性肝疾病的男童,對方在出生兩個月後長期住院,雖只能吃流質食物,但生命意志堅強,及至三、四歲可以出院,另有一位十八歲少女病情不樂觀,終日愁眉苦臉,其家人遂委託「小丑醫生」到訪,可惜對方其後病逝,但已比醫生宣告的死亡期限延後一年多,「我們曾令她重現笑容,家人亦表示感謝!」

「小丑醫生」為病童帶來歡笑,但難免經歷病童「移民」天國帶來的悲傷。Amy坦言,曾有一位留醫五年的小朋友離世,看着空蕩蕩的病牀,不免情緒波動,「讓我體會活在當下的重要性。」為記錄箇中悲喜時光,她於○五年出版《小丑醫生歡樂治療之兒童成長錦囊》一書,詳細分享探訪病童的故事。

疫症期間 爭取視像接觸病童

已擔任「小丑醫生」二十年的Amy,繼○三年「沙士」疫症後,去年再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止到院探訪服務,改為錄製節目在醫院播放,並以視像通話等方式與病童接觸。她希望,疫情過後有多些醫院願意與「小丑醫生」合作,為更多病童帶來歡樂,「小朋友,Doctor Amy很掛念你們,希望早日相見!」

往下看更多文章

悉心照料同村孤寡翁12年至對方病逝 內地男繼承北京5套房產終得善報

2024年04月25日 14:00 最後更新:14:57

內地一名善心男子照顧同村孤寡長者12年直至對方病逝,法院裁定他可繼承對方位於北京的5套房產。

示意圖

示意圖

男子照顧同村獨居老人12年

綜合內媒報導,北京順義一名劉姓男子於12年前肩負起照顧同村一名單身獨居老人阮大爺的責任,成為了他的「家人」。阮大爺於去年病逝後,留下5套房產,法院近期作出判決,確認由劉先生繼承房產。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老人一生未婚且膝下無子女僅剩幾名親戚

據悉,阮大爺於1930年出生,父母早逝,有四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年過9旬的他終身未婚且無子女,目前僅剩下二哥的兩個女兒和妹妹仍健在。

老人在社區的幫助下和男子簽訂扶養協議

2011年,孤苦伶仃的阮大爺向村委會尋求幫助,由於當時劉先生一家和阮大爺關係較好,因此在村委會的協助下,兩家簽署了《遺贈扶養協定》。協議寫明,「保證悉心照顧遺贈人,讓老人安度晚年至遺贈人阮大爺去世之前供給生活水準保持全村平均生活水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一家搬去和老人同住以更好照顧其日常生活

劉先生一家為了更好地照料阮大爺,選擇搬去和他同住,期間還錄製了老人的日常生活點滴。2023年3月,阮大爺的宅基地被納入拆遷計劃,獲得了5套安置房。同年10月,阮大爺因病去世,劉先生包攬了老人的喪葬事宜,還為他購買了墓地。

男子請求法院確認遺贈扶養協議的有效性

劉先生認為自己已履行扶養義務,於是將阮大爺的侄女和妹妹訴至法院,請求確認遺贈扶養協議的有效性,以便辦理房屋過戶。在審理期間,多位村民出庭作證,表示劉先生12年來確實是將阮大爺當成家人一樣悉心照料,讓對方在晚年生活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法院判決男子有權繼承老人留下的房產

法官實地調查後得知,劉先生和阮大爺同住後,阮大爺的侄女和妹妹跟阮大爺之間的往來較少,而對方也坦言看望阮大爺的次數並不多。因此,順義法院近日對此案作出判決,確認《遺贈扶養協定》中的財產贈與及劉先生承擔的生養死葬義務均有效,判定劉先生有權繼承這5套房屋。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