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擬2025年管制即棄膠餐具 環境局冀港2035年零堆填

社會事

擬2025年管制即棄膠餐具 環境局冀港2035年零堆填
社會事

社會事

擬2025年管制即棄膠餐具 環境局冀港2035年零堆填

2021年02月08日 17:20 最後更新:17:21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下午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定出中期目標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較現時逐步減少40至45%,同時將回收率提升至55%;長遠則期望於2035年達致零堆填。藍圖還提到,當局會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期望首階段的管制可約於2025年實施。

黃錦星。資料圖片

黃錦星。資料圖片

黃錦星指出,在「惜物、減廢」的基礎上,在藍圖中提倡「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更進取的願景。而為配合香港力爭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向,必須更積極低碳轉型,建立更完備的轉廢為材或轉廢為能配套設施,發展循環經濟,支持綠色就業機遇,長遠邁向廢物更全面資源化,減廢又減碳。

在藍圖中,中期目標是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把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逐步減少40至45%,同時把回收率提升至約55%。

當局擬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左為黃錦星)資料圖片

當局擬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左為黃錦星)資料圖片

而長遠目標是發展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擺脫依賴堆填區。黃錦星指出,若可在約2035年齊備計畫中的轉廢為能設施,如改建現有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廚餘廢物等,在充裕的處理能力,便無需再依賴直接堆填以處理都市固體廢物。

黃錦星透露,政府會在短期內就推行新的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開展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相關的先導計畫亦已於上月開展,在人流合適的地點分批設置共60部逆向自動售貨機(即「入樽機」),引導大眾交回塑膠飲料容器,支持乾淨回收,並藉此加強保護自然環境。

兩個目標與上一份藍圖相同。黃錦星解釋,目標是經過審視香港近年數字,以及附近區域回收市場政策而制定。

而長遠目標是發展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擺脫依賴堆填區。有消息指,政府將興建第二個焚化爐,黃錦星指,若要在2035年擺脫過度倚賴堆填區,似乎需要另外一個轉化為能的設施,將不可回收物料透過焚化處理。不過,就第二個焚化爐的選址、如何說服公眾接受、預計開支以及是否已諮詢地區人士,他在記者會上無直接回覆,僅指會在適當時候公布。

參考2013年的藍圖,政府部分減廢策略及措施與今次接近,黃錦星認為措施「在7年間相對落實」,又指「措施做得唔止七七八八,做到加零一」。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中)、環保署副署長伍江美妮(左)和陸嘉健(右)。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中)、環保署副署長伍江美妮(左)和陸嘉健(右)。

在全民減廢方面,藍圖提到以下4點:

1. 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當局會積極配合立法會就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立法工作。為讓社會各界可按部就班適應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及逐漸改變行為習慣,政府計畫在立法會通過相關條例草案後,設立約12至18個月的準備期,讓政府、不同持份者和市民大眾為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做好準備。

2. 全面實施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

政府正逐步落實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包括已委聘玻璃管理承辦商在全港提供區域性廢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服務,並已草擬所需的附屬法例,為實施計畫訂立若干運作細節。視乎相關的立法進度及社會經濟的情況,預期最早可於2022年全面推行有關計畫。

3. 實施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

政府會推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畫,讓相關持份者共同承擔環保責任。視乎公眾諮詢所收集到的意見及其後就最終建議所進行的立法程序,預期最早可於2025年推行有關計畫。政府亦已開展為期一年的逆向自動售貨機(入樽機)先導計畫,並會參考入樽機先導計畫的運作成效及相關數據,再決定在香港應用入樽機的未來路向。

4. 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政府計畫就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諮詢業界及持份者。視乎收集到的意見,以及其後的立法程序,期望首階段的管制可約於2025年實施。政府亦會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黃錦星支持推動垃圾收費 籲社會珍惜契機迎難而上

2024年04月09日 11:32 最後更新:13:04

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呼籲社會迎難而上,支持政府推動垃圾收費計劃。

黃錦星。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黃錦星。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他出席「雪龍2」號活動後提到,雖然制訂垃圾收費過程具爭議,但這是歷屆政府及市民都支持的政策,達至減廢減碳目的。他說留意到有酒樓未有做到回收工序,有違環保及垃圾收費的大原則。

他又說,政府早年鼓勵私人屋苑參與廚餘回收時,只有數個屋苑參加,現時已有逾百個屋苑願意參與,可見垃圾收費的力量很大,呼籲社會要珍惜此刻契機,迎難而上。

對於有意見指現時經濟狀況一般未必適合推動計劃,黃錦星強調,即使經濟情況一般也不能犧牲環境,令氣候再惡化。他認為可以結合綠色經濟轉型,締造綠色就業,推動可持續發展。政界亦需要展示決心,要有長遠目光,配合國家「綠水青山」政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