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由裝修工程轉行言語治療 男子山區開班教聽障童說話

美善人生

由裝修工程轉行言語治療 男子山區開班教聽障童說話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由裝修工程轉行言語治療 男子山區開班教聽障童說話

2021年02月13日 12:00 最後更新:02月15日 19:27

「讓更多的聽力障礙孩子們回歸有聲世界。」

殘疾人士普遍需要更多的支援,若居於貧困山區中,則是更無助。內地有男子專程由西安遠道到貴州省黔東南州,為貧困山區中的聽障兒童提供語言復康治療,藉學習讀唇及說話,以助將來融入社會,「讓更多的聽力障礙孩子們回歸有聲世界」。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來自陝西省寶雞市的50歲男子趙小平原本在大學修讀設計專業,畢業後從事裝修工程管理數年,卻在2001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學習聽障兒童語言康復知識。他憶及當時無意中看到有聾啞人打手語溝通,覺得他們的生活氛圍與正常人相差甚遠:「他們要是能夠開口說話,一定會覺得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他花了7年時間自學有關知識,終成功通過考試成為聾人語言康復教師,還開設了自己的語言康復中心。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其後於2009年,趙小平又帶著太太遠赴貴州省黔東南州,為缺乏社區支援、居於貧困山區中的聽障兒童提供合適的治療。他坦言,農村家長教育水平有限,對聽障及語言康復的了解十分不足,而且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更加沒有城市人願意遠道而來,「這裡的聾人孩子沒有機會發聲,我想幫助更多的孩子」。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雖然心有一番熱誠,但作為外來人,趙小平初初到埗也吃過不少閉門羹,不少家長誤以為他有不軌企圖,傾談幾句就匆匆轉身而去,又或關上家中大門,所以也沒有機會真正接觸聽障孩子。幸得到當地殘聯副理事長羅秀君的協助,趙小平為聽障兒童進行聽力測驗及簡單試堂,終成功打動了家長,讓他們孩子留在他們的班上繼續上課。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過許多患有聽障的小孩都無甚自信,為了鼓勵孩子張開口嘗試說話,他將治療融入到遊戲當中,買來火車及動物造型的頭套和公仔,與他們角色扮演。隨著愈來愈多小童加入其語言康復課程,趙小平於2012年在當地成立了自己的「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成為國家聽力語言康復項目定點機構,在政府的補助下,為學前的殘疾兒童提供免費復康療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他提及,曾有一個家庭因為媽媽和女兒都是聽障人士,50多歲的爸爸特意到學校跟進孩子的進度,結果聽到女兒親口喊了一句「爸爸」,已當場感動得熱淚盈眶,將女兒一擁入懷。他直言看著父女倆緊緊擁在一起,更自覺這是有意義的事:「我願意將這個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事業,一直一直做下去,幫助更多的孩子說話。」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多年來,趙小平的語言康復中心已幫助過逾600多名聽障兒童,有些學生更早已踏出社會、成家立室,而他目前亦已將其語言康復中心由黔東南州搬到凱里市,讓特殊需要兒童與正常孩子一起上課,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內地一名55歲男長年騎電單車去偏遠山區派送物資,11年騎行逾10萬公里溫暖助力3500名孩子及450名長者。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據《觀察者網》報導,內地重慶一名55歲男子曾凡彬在某小學擔任消防工作。據悉,他自2013年開始踏上一段非凡的公益之旅。當時,他駕駛電單車旅行時偶然經過貴州的山區,目睹當地孩子們因缺乏衣物而受寒的情景。這一幕讓他想起了自己童年時也是因為他人的救濟而度過困境,於是他一頭紮進公益,決定將這份善心傳遞下去。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過去11年裡,曾凡彬騎電單車進入偏遠山區,為30多所農村山區學校、超過3500名孩子和450多名孤寡老人送去衣物、學習用品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累積騎行超過10萬公里。在這路程中,曾凡彬多次遭遇意外和挑戰,摔傷更是成為家常便飯。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曾凡彬透露,他在運送物資時,曾被電單車的煙囪燙傷小腿,痛得他幾天幾夜難以入睡,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因為一次受傷就退縮。每當想到這些山區的孩子會「吃不飽,穿不暖」,他就會重振旗鼓繼續前往山區派送物資。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如今,他做公益已有11年時間,累積騎行逾10萬公里。他的愛心車隊目前已有600餘人加入,未來他也會繼續公益事業,希望讓更多孩子獲得幫助走出大山,「每當看到孩子們的臉上露出笑容就覺得很值,我會繼續把愛心事業做下去,直到我走不動的那一天」。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微博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