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陳智思:不認為大量港人將移英 香港仍是最有力競爭者

政事

陳智思:不認為大量港人將移英 香港仍是最有力競爭者
政事

政事

陳智思:不認為大量港人將移英 香港仍是最有力競爭者

2021年02月13日 22:44 最後更新:02月14日 00:52

陳智思指,最好的人才仍會從世界各地來港。

英國政府上月起接受港人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移民英國計畫,預計未來5年內將有30萬港人透過計畫移英。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在報章撰文,認為最終數目不會達至英方預期,又指香港是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即使BNO會造成人才流失,但香港承受得起所帶來的損失,認為最好的人才仍會從世界各地來港。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陳智思日前撰文談及BNO移英計畫,不認為會有如此大量港人透過BNO方案移英,強調移民是個人選擇,政治和社會問題可能是考慮因素之一,但最終決定仍取決於個人的利益,認為人們會為自己尋找最好的機會。他續指,即使人們選擇留下還是離開,香港仍然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資料圖片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資料圖片

他表示,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低稅率、具一流的交通網絡、創業易,而大灣區的發展亦可帶來更多經濟機遇,又提及香港新冠肺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也低於英國,可見堅實的公共醫療系統是香港的另一個優勢。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對於外界形容英國的BNO「5+1」計畫是港人的「救生繩」,但陳智思指並非如此慷慨,甚至可稱為是自給自足。他說,若申請計畫的人數在5年內達至預期,將為當地帶來高達29億元英鎊的淨收入,無疑是對受脫歐影響而經濟重創的英國一支強心針,但他相信香港可承受這些損失,正如另外兩個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倫敦和紐約,相信最好的人才仍會繼續從世界各地來港。然而,陳智思指香港仍需透過經濟和教育,致力培育本地人才,為年輕人製造更多機會,同時應加倍努力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陳智思:港區國安法及23條「紅線」清晰 香港要有新思維自我增值

2024年04月02日 19:40 最後更新:20:17

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指出,面對經濟困境和鄰近地區競爭,香港必須要用新思維去改變經濟模式,令市場有新鮮感。談及23條立法,他強調「紅線」已清晰,市民、外國企業及媒體要時間了解和適應。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智思出席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主持的訪談節目時說,「如果純粹只用價錢來競爭,有排都未能及深圳的程度,所以香港絕對是要靠服務取勝,而當有人跟我說深圳服務比我們好時,我真的害怕。」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智思否認香港面對深圳再無競爭力,但指出要有新思維,不能單靠政府支持「幫補」,需自我增值。他說,部分行業已經「救唔返」,應發展在一國兩制下在內地不能做、香港具優勢的產業。

談及香港與新加坡的競爭,陳智思認為兩地市場不同,香港優勢在於外地企業可發展中國市場。他承認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企業將區域總部遷出香港,一般不會很快重回香港,但亦認為如果這些企業着眼內地市場,「一定會返來」。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智思不認為國安法及23條立法實施後,香港包容性減少,他強調只要不是圖謀推翻政府,理性批評、以事論事並無問題,舉例近期社會有不少針對垃圾徵費的批評。

不過,陳智思承認部分人有憂慮,認為不能怪責市民,應給予時間社會摸索,23條立法後生活是否如常、外媒空間和外國企業能否順利運作,也要由時間證實。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至於西九管理局明年資會耗盡問題,身兼西九管理局董事局副主席的陳智思指出,已向政府提交新財政方案,正待回覆。他說西九文化區的17公頃土地中,可興建85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當中有4成多用來建商業樓宇及住宅。

長遠而言,他認為收入要靠收租,但都希望有靈活性,稱土地用途一早規劃,西九無權自行賣地,但可探討商業設施、住宅設施出租之外可否售賣單位增加收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