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是特別的一年。1949年,也是牛年。

新中國經歷了第七次牛年,筆者有一個心願,就是有朝一日,無論身處世界各地,我們也可用自己的語言來讀出自己的國籍,以及我們國家的名字.

「China」這詞的來源,眾說紛紜,似乎沒有一個權威性的來源確定。根據網上的普及資料,其來源有幾個可能性:

一.
認為「China」來自「秦」(chin)的發音,這是一種在西方流行最廣的說法,而「China」後的a是葡萄牙人加上去,以表示地域。這種說法後來得到了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的支持,由於伯希和是西方聲名顯赫的漢學家,所以在他之後,「China」的譯音「支那」之名起於秦,已成為相當有影響的一種學說。

二.
據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著作《地理學指南》中所繪制的世界地圖,在古印度東方標注了一個名為「Sinae」和一個名為「Serica」的國家。其中「Sinae」的名稱是古印度人對「絲綢」的發音。從西方語言演變歷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進行推測,絲綢與「China」一詞之間起了關聯。在希臘文明時期,中國的絲綢已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歐洲,於是希臘文中也出現了「絲」這一詞彙,希臘文中「絲」的發音與中文相近。隨後,在拉丁文中,「絲」的發音已經基本與以後「China」的發音相近,在法文中,「絲」的拼寫則為「Chine」,與英文「China」的發音與拼寫已經非常接近。

三.
也有另一說法,China源於中國城鎮「昌南」的音譯,昌南鎮之後被改名為景德鎮。

四.
中華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歷史上和周邊各國均有貿易、文化、政治往來。所以名稱肯定是不拘一格各種各樣,如:「Cina」、「Chin」、「Serica」、「Chine」、「Sino」、「Tabac」(拓跋)、「Kitai」(契丹)等。

綜觀以上資料,「China」一詞由歷史自然發展而來,但卻有一共通點,就是「China」這一詞並不是由我們中華民族自己命名的。

日本明治維新時,山鹿素行等人覺得日本國名之爭,對他們的政治主張有利,認為與「中國」相對的就是「夷人」,所以特意寫了一本《中朝實錄》來爭這個「中朝」之名。接著福澤諭吉等人提出了脫亞入歐的主張。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失敗,長久以來一直把中國尊為「上國」的日本人,大為陶醉。從此,「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於失敗者輕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據駐華公使的提議確定:日本政府今後均以「支那」呼稱中國。對此,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憤怒。

另外,「ese」在英語的意思也有不同說法。有的字典解説為對「某地區的種族」解釋,屬於中性。有的卻解說為「低等的、不重要的、帶有疾病的種族」,屬於貶意。例如:日本人「Japanese」、越南人「Vietnamese」。相反,「an」則有較高上民族的意思,例如:美國人「American」,加拿大人「Canadian」,澳洲人「Australian」,意大利人「Italian」,德國人「German」,蒙古人「Mongolian」。

以上提及的,都是網上的一些普及資料,沒有權威性的肯定。

但姑勿論如何,「Chinese」一詞也始終無法帶出中國文字「中」、「國」、「人」的意思。「中」,「中原」,乃「天下中心」、「世界中心」,崇尚全世界人民團結,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

筆者自問對歷史認識膚淺,但在近代歷史中, 「支那」一詞,確實令筆者心底裏不舒服。當筆者身處外地,需要向當地人說明自己的國籍,”I am Chinese”,其拼音難免與「支那」一詞扯上關係,再加上「ese 」的潛在意思,有點不是味兒。

如果有朝一日,無論身處世界何處,作為中國人,我們也可以用中國語文讀出自己國家名字,這不單止可在我們心裏貫徹道出「中國」這名字的意思,也同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表現。

“Hi, 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ZhongGuo!”
“We are ZhongGuoRen!”

葉思進 建築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秘書長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