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部隊與傅作義部換防

70年前,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接管防務。共產黨人創造了著名的「北平方式」,不僅使這座歷史文明古城免於戰火摧殘,也讓200多萬北平市民免遭生靈塗炭。1948年,國共兩黨之間的政治和軍事較量到了關鍵時刻。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指示「爭取讓中央軍不戰而降」。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長劉仁組織北平地下黨去接近“能跟傅作義說上話的人”,以促成傅作義率部起義。

女記者苦心勸父,做「黨的傳聲筒」

傅冬菊是傅作義的大女兒,這位後來謙稱自己只是「黨的傳聲筒」的傳奇人物,在昆明西南聯大讀書時就被我黨地下組織吸收為“據點”成員,之後加入黨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盟。1946年大學畢業後,傅冬菊任天津《大公報》記者,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傅冬菊隨後調任常駐北平記者,留在傅作義身邊,全力做好爭取工作。

傅冬菊經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勸說父親脫離蔣介石,跟共產黨走,否則沒有出路。她還經常拿一些共產黨的報紙刊物和宣傳畫冊,悄悄放在父親桌子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傅作義。

在形勢急轉直下的情況下,是戰?是降?傅作義內心十分矛盾,經常唉聲嘆氣。傅冬菊一邊寬慰父親,一邊做好勸說工作,並及時將傅作義思想矛盾的焦點、華北「剿總」的軍事部署、與蔣介石的聯繫和爭議等信息,毫無保留地彙報給黨組織,為黨中央作出正確判斷,適時制定正確政策,提供重要依據。在傅冬菊等人多次勸說下,傅作義最終接受和談條件,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恩師兼高參,「和平老人」力促和談

劉厚同曾任山西學生軍總教練和軍士學校校長,深受傅作義尊敬和愛戴。劉曾參加辛亥革命,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不滿。當劉仁請他以師生關係說服傅作義時,他欣然應允。

在與共產黨人接觸的過程中,劉厚同逐步了解並認同共產黨的政策主張。當傅作義徵詢劉對時局的看法時,他說:「政治是軍事的根本,未有政治不修而軍事能夠取勝的。南京政府政治腐敗,軍政人員腐化,蔣介石的所作所為不得人心,恐怕維持不到一年半載了。」他還告訴傅作義,“應當機立斷順乎人心,設法與中共疏通渠道,談和為好”。

此時,傅作義顧慮重重、和戰難決。劉厚同就拿武王伐紂的例子說服他:「忠應忠於人民,而非忠於一人」,要按照歷史發展規律,順乎人心,切不可自我毀滅,一定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古都負責,不然將成為千古罪人。

1949年1月中旬,解放軍攻克天津,傅作義嫡系主力幾乎損失殆盡。北平地下黨組織請劉厚同力勸傅作義丟掉幻想,莫失和談良機,並轉告傅作義:「如果接受和平解放北平,那就是對人民立了一大功,人民不會忘記的。」劉厚同為和平解放北平積極奔走長達85天,因勞累焦急導致左目失明。劉厚同因在北平和平解放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被人們稱為「和平老人」。

「白皮紅心」,敵後立功的情報人

》,公開叫囂讓毛澤東「放下武器」“結束戰亂”。國民黨南京《中央日報》全文轉載。毛澤東同志也要求延安《解放日報》全文轉載,說“奇文共欣賞”。但很少有人知道,執筆者正是中共地下黨員閻又文。

在山西大學讀書時,閻又文就參加了進步文化活動。抗戰爆發後,他被安排進傅作義部。因才華出眾、文筆鋒銳,閻又文得到傅賞識,成為傅的機要秘書。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閻又文被發展為地下黨員。在之後的國民黨反共高潮中,閻又文秘密潛伏下來,一度與黨組織失去聯繫,直到7年後重新回到組織懷抱。此後,閻又文不斷向黨組織輸送大量秘密情報,對黨中央正確判斷形勢、科學制定決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平被圍期間,根據上級指示,閻又文對傅展開攻心工作。當時,傅作義設計了南逃奔赴蔣介石、西投馬家軍、固守北平三條路線。閻又文逐一批駁,並向傅指出另外一條道路——同共產黨人談判。傅作義雖有心和談,但堅持「我死也不能敗在青年娃娃(指聶榮臻和林彪)手裏」,閻又文勸道:“連委員長都敗在毛澤東手下,我們又何必計較呢。”

新中國成立後,閻又文按照黨組織要求,繼續保持原有身份,直到病逝30多年後,才被公開真實身份。原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稱讚道,「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真正做到了‘白皮紅心’」。

(作者單位為陸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