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發佈 29家企業上榜

大灣區

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發佈 29家企業上榜
大灣區

大灣區

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發佈 29家企業上榜

2021年04月11日 18:39

4月10日上午,由中國生產力學會、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深圳報業集團、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上海銀行深圳分行支持,香港商報、中國生產力學會創新推進委員會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君悅酒店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創投機構及粵港澳大灣區有關部門或機構負責人、獨角獸企業代表等嘉賓齊聚深圳,深入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高科技企業創新發展之道,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會上,《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正式發佈。

「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企業創新研究中心(內地)」應勢成立。

更多相片

4月10日上午,由中國生產力學會、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深圳報業集團、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上海銀行深圳分行支持,香港商報、中國生產力學會創新推進委員會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君悅酒店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創投機構及粵港澳大灣區有關部門或機構負責人、獨角獸企業代表等嘉賓齊聚深圳,深入探討粵港澳大灣區高科技企業創新發展之道,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會上,《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正式發佈。

「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企業創新研究中心(內地)」應勢成立。

上海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陳璇強致辭

深圳市羅湖區委書記 羅育德

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譚偉豪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勇健

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榜單代表

中國生產力學會新聞發言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李溦

中國生產力學會名譽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中國生產力學會首席顧問、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原副主任王茂林,中國生產力學會會長、山西省政府原副省長牛仁亮,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等領導出席活動。

「十四五」灣區獨角獸擬破百家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創新、科技引領創新、企業驅動創新,是此次論壇舉辦的目的和宗旨。

上海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陳璇強致辭

蔣正華致辭稱,粵港澳大灣區一定會成為未來中國乃至世界的中心城市群之一,獨角獸企業是推動中國中小企業提升發展質量的先鋒力量,也是新生產力的代表,對於引領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蔣正華說:「我們希望利用獨角獸這個概念,引領廣大大中小民營企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凝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深圳市羅湖區委書記 羅育德

王茂林認為,獨角獸企業需要有一個培育的過程,建議粵港澳三地就獨角獸企業的培育進行規劃。「十四五」期間,粵港澳大灣區的獨角獸企業至少要突破100家,上千家更好。“要拿出規劃來,鼓勵各界提供資金支持,幫助獨角獸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他們具備成長發展的環境,使他們在中國特別是在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蓬勃發展的機會。”

劉慶生表示,深圳高度重視企業發展,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深圳加快制訂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清單,積極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培育壯大具有行業引領地位的未來型企業,努力在全球科技產業變革中發揮主力軍作用。「我們的目標是,爭取今年營商環境達到相當於世界銀行排名前20名的水平,努力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最佳首選地,為包括獨角獸企業在內的廣大企業在深圳發展營造最好的環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深圳市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致辭時稱,羅湖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與香港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擁有羅湖、文錦渡、蓮塘三個陸路口岸,是深港融合的重要連接地。羅湖立足自身優勢,提出「灣區樞紐、萬象羅湖」的城區新定位,力爭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多的羅湖力量。羅育德希望與中國生產力學會、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羅湖的企業生產力、產業生產力、區域生產力、社會生產力邁向新台階。

冀港未來五年培養10家獨角獸企業

在主題演講環節,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譚偉豪說,香港只有國際金融是不夠的,怎麼融入大灣區是未來五年以內絕對要做的事。「相信未來香港能夠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中心發揮出更好的作用。」譚偉豪表示,返港後將推動香港產學研平台和相關產業合作研究,希望香港在吸引國際人才和國際基金方面好好培育人才和獨角獸企業,未來五年培養10家獨角獸企業。

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譚偉豪

科技部引進國外智力管理司二級巡視員邱成利在《大力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文化氛圍》的主題演講中提出,要鼓勵探索、崇尚創新、尊重創造的氛圍,營造寬容失敗、包容的創新文化,特別是要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文化融合。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二級巡視員廉莉在演講中談到,如今這裏的中小企業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首先是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其次是深圳有最適宜的創新生態,構建了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的梯度培育機制,再就是社會各界凝聚共識,共商合作,推動新生產力獨角獸發展。

據其透露,在培育創新主體方面,工信部認定了1832家「小巨人」,省級3.7萬家“專精特新”企業,入庫培育11.3萬家,“在三到五年中工信部將通過雙創孵化百萬家小微企業,培育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萬家‘小巨人’和千家單項冠軍。”廉莉相信通過新生產力獨角獸研究和精準服務,將註定湧現更多創新型獨角獸企業。

上海銀行與灣區獨角獸企業共赴星河

大灣區產業體系完備,不僅聚集了先進位造、高新技術、醫療健康、人工智慧、共享經濟等產業,還有香港、澳門、緬大相近的服務業中心和跨境資金融通的優勢,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融通,促進了獨角獸企業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助力孵化出更多更強的獨角獸企業。從銀行的視角來看,如何更好為獨角獸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值得交流和探討。上海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陳璇強致辭時表示:獨角獸企業旺盛的金融需求與金融機構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社會責任一拍即合,推動了彼此成為攜手同行的重要合作夥伴。上海銀行充分認識到服務好灣區內的獨角獸企業就是支持中小企業的先鋒力量,就能為灣區的實體經濟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勇健

陳璇強呼籲,為了給灣區獨角獸企業提供更加健康的金融環境,銀行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參與者之一,要在多方的協同下從點到面共同助力,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高新園區、創新基地的創建提供創新創業環境,幫助招商引資、引進人才,為企業提供稅收政策,公司指導、產業鏈等,共同打造金融服務生態圈,促進企業、高校、政府的支持和技術人才的傳播流動。

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揭曉

會上,《2021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企業榜單》正式揭曉。其中,深圳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貝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順豐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選「2021新生產力獨角獸」榜單。

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獨角獸榜單代表

此外,廣東雲下匯金科技有限公司、心裏程式控制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東莞珂洛赫慕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千城攻略演算法雲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選「新生產力潛力獨角獸企業」榜單。

中國生產力學會新聞發言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智庫首席經濟學家 李溦

如何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跟蹤剖析獨角獸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的內部、外部原因並設法破解,成為當前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為此,「粵港澳大灣區新生產力企業創新研究中心(內地)」應勢成立,大會現場舉行啟動儀式,並宣佈啟動新一輪榜單研究編製工作。中國生產力學會、深圳市羅湖區、深圳報業集團、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銀行等單位相關領導和嘉賓出席啟動儀式。

中國生產力學會秘書長王進才在會上致辭。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陳寅,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天陽,深圳報業集團總經理、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院長王躍軍,羅湖區區長劉智勇,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漢生,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應用及支援處處長陳祖榮,澳門中聯辦副處長彭向陽等嘉賓參加活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人才是治國之本,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的大文章,需要「起、承、轉、合」四個元素。

陳國基(右二)出席「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直播截圖)

陳國基(右二)出席「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直播截圖)

陳國基早上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說,人才是治國之本,以及推動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香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亦是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擔當大灣區及國家人才高地門戶,他認為要寫好共建人才高地的大文章,需要「起、承、轉、合」四個元素。

「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本港舉行。(直播截圖)

「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本港舉行。(直播截圖)

陳國基解釋說,「起」是指「起動」,全球走出疫情,各地發展重新出發,交流人才工作重新啟動,香港在2022年12月起落實一系列搶人才、留人才新措施,推出全新高才通計劃。截至上月底,各項計劃已有約29萬宗申請,批出近18萬宗,其中超過12萬申請人已來港,遠超每年吸納3.5萬人才的目標。

「承」代表「傳承」,陳國基說要培養人才,鞏固高教體系,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5所百強大學的城市,會繼續鞏固作為國際教育樞紐地位,下學年將提高大學非本地生限額,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吸引更多人才來港進行研究工作。香港亦致力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經驗交流,其中3所本港大學已落戶大灣區城市,城大亦正推進東莞校園籌備工作。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陳國基又表示,「轉」是指人才流轉,香港全力推進人才南下北上的流轉,在港註冊公司外國人員可在港申請北向一簽多行到內地政策推出後,截至上月底,已有1.9萬宗申請獲批,計劃廣受歡迎。國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將持商務簽注赴港人士留港期限增至14日,南下人才簽注適用範圍,亦由大灣區擴展至北京上海,更便利內地商務人員到香港進行商務活動,吸引更多內地人才到港交流。

而「合」代表合作,陳國基認為大灣區城市定位不同,合作空間廣闊,為進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大灣區9+2城市今日(8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區內為人才提供服務,營造更有利人才落地生根環境,他對未來前景充滿信心,香港與大灣區城市將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流動等方面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人才高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陳國基在「香港 . 全球人才高峰會」第二屆粵港澳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禮上致辭。(直播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