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子承父業傳承平定刻花陶瓷技藝 三兄弟年產數十萬件陶藝品

美善人生

子承父業傳承平定刻花陶瓷技藝 三兄弟年產數十萬件陶藝品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子承父業傳承平定刻花陶瓷技藝 三兄弟年產數十萬件陶藝品

2021年05月17日 15:00

傳統技藝需好好傳承下去。

山西平定刻花陶瓷技藝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於90年代一度面臨失傳的危機,陽泉市平定縣有三兄弟選擇繼承父親衣缽,傳承和保護這門手藝,還融入現代科技將之加以改良,又開設博物館,將技藝發揚光大。

更多相片
張文亮(左)教授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技藝。(網上圖片)

傳統技藝需好好傳承下去。

網上圖片

平定是古代中國五處優質黏土產地之一,當地的「濕作法」工藝亦令刻花瓷形成了古樸自然、拙中有巧的藝術風格。可惜至90年代,平定刻花瓷這門技巧卻一度面臨失傳的危機,當地藝術家張聰於是創辦陶瓷作坊,以傳承和保護「平定黑釉刻花瓷技藝」,亦因而成為了山西第一位獲得「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的陶瓷藝人。

張文亮與其成品合照。(網上圖片)

在張聰的耳濡目染下,他3位兒子亦理所當然學習陶瓷工藝,大哥張文亮更成為了國家級非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工藝上來講,我們不同於其他地方,它採用的是濕作法,因為只有在坯體濕的時候上釉才能上得厚,上得濃。燒出來以後,可能我們摸釉的時候,第一眼看上去肉咚咚的,很豐潤,摸上去疙疙瘩瘩這種感覺實際上就是它的立體感比較強。所以簡言之是施釉肥厚,紋飾簡潔,拙樸厚重,豐潤飽滿,立體感強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張宏亮在博物館中介紹工藝品。(網上圖片)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張文亮更在挖掘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出「窯變木葉」工藝和「雲水瓷」技藝,又開設「平定刻花瓷非遺博物館」,讓當地人加深對平定陶瓷的了解。

網上圖片

「這20年來我們走了一條挖掘、整理、收藏、恢復、搶救、傳承、創新之路,建了中國的第一個砂器博物館。」二哥張宏亮則集中鑽研砂器工藝,還融入現代科技,研製出無輻射釉彩噴砂工藝。如今,張氏砂器陶藝坊年產量可達70、80萬件,產品遍布全國,甚至遠銷日本、韓國、荷蘭等地。

張文亮正製作陶藝品。(網上圖片)

三弟張維亮則堅守在爸爸開設的陶瓷作坊中,研究陶瓷原材料配方:「我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現在已經算起來燒了十五六年了,如何能夠讓這花變得更大,更漂亮更美觀,其實它是屬於特殊的原料,特殊的配釉,特殊的燒製,它才形成這,可以說是燒幾萬個絕對沒有重複的,這就是窯變最大的魅力所在。」

張文亮(左)教授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技藝。(網上圖片)

張文亮(左)教授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技藝。(網上圖片)

平定是古代中國五處優質黏土產地之一,當地的「濕作法」工藝亦令刻花瓷形成了古樸自然、拙中有巧的藝術風格。可惜至90年代,平定刻花瓷這門技巧卻一度面臨失傳的危機,當地藝術家張聰於是創辦陶瓷作坊,以傳承和保護「平定黑釉刻花瓷技藝」,亦因而成為了山西第一位獲得「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的陶瓷藝人。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張聰的耳濡目染下,他3位兒子亦理所當然學習陶瓷工藝,大哥張文亮更成為了國家級非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工藝上來講,我們不同於其他地方,它採用的是濕作法,因為只有在坯體濕的時候上釉才能上得厚,上得濃。燒出來以後,可能我們摸釉的時候,第一眼看上去肉咚咚的,很豐潤,摸上去疙疙瘩瘩這種感覺實際上就是它的立體感比較強。所以簡言之是施釉肥厚,紋飾簡潔,拙樸厚重,豐潤飽滿,立體感強就是它最大的特點。」

張文亮與其成品合照。(網上圖片)

張文亮與其成品合照。(網上圖片)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張文亮更在挖掘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出「窯變木葉」工藝和「雲水瓷」技藝,又開設「平定刻花瓷非遺博物館」,讓當地人加深對平定陶瓷的了解。

張宏亮在博物館中介紹工藝品。(網上圖片)

張宏亮在博物館中介紹工藝品。(網上圖片)

「這20年來我們走了一條挖掘、整理、收藏、恢復、搶救、傳承、創新之路,建了中國的第一個砂器博物館。」二哥張宏亮則集中鑽研砂器工藝,還融入現代科技,研製出無輻射釉彩噴砂工藝。如今,張氏砂器陶藝坊年產量可達70、80萬件,產品遍布全國,甚至遠銷日本、韓國、荷蘭等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三弟張維亮則堅守在爸爸開設的陶瓷作坊中,研究陶瓷原材料配方:「我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現在已經算起來燒了十五六年了,如何能夠讓這花變得更大,更漂亮更美觀,其實它是屬於特殊的原料,特殊的配釉,特殊的燒製,它才形成這,可以說是燒幾萬個絕對沒有重複的,這就是窯變最大的魅力所在。」

張文亮正製作陶藝品。(網上圖片)

張文亮正製作陶藝品。(網上圖片)

一家三兄弟各懷非遺技藝,將陶瓷工藝發揚光大,張文亮稱只盼更多人接觸這工藝文化,將此繼續傳承下去:「我跟很多人講,我的技藝不會帶到土裡面,不會帶到棺材裡面。」

往下看更多文章

抗癌7年兩度休學 22歲男堅持高考圓大學夢更獲專業成績第一

2024年04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6

內地22歲男抗癌7年曾兩度休學,仍堅持參加高考,如今圓夢入大學並以專業第一的成績繼續學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內媒報導,湖北黃岡市一名22歲男子劉沫言在高二時被診斷出患有尤文氏肉瘤後,至今已與癌症抗爭超過3000天。在過去的7年裡,劉沫言接受了25個療程的化療、17次放療,以及數次大小手術,經歷了病情的反覆和艱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因病情反覆,飽受病情折磨的劉沫言曾兩度休學,但他卻從未放棄學業。他堅持參加高考,最終圓夢考上大學,並在大一時以優異的成績拿下專業第一。此外,劉沫言還堅持每週參與各種志願活動,諸如去養老院,去宜昌東站那裡幫助遊客搬運行李,用實際行動證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現年22歲的劉沫言仍在繼續接受抗癌治療,並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學業,他表示,「真的非常珍惜在學校的時光,後面還能夠正常上學的話,我可能覺得就是自己盡力就好,可能活得開心更重要」。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