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朝立國後,強制民眾梳辮,樹立統治權威;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黨人「照辦煮碗」,用剪辮激發民眾的反清意識。起義成功後更席捲全國,有富商更鼓勵剪辮,剪辮後即送大肉麵。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早在1911年10月10日,凡是參加武昌起義將士和民眾都剪了辮,到了在1912年3月,向全國人民發出的第二十九號令示,就是剪辮—《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大清皇朝立國後,強制民眾梳辮,樹立統治權威;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黨人「照辦煮碗」,用剪辮激發民眾的反清意識。起義成功後更席捲全國,有富商更鼓勵剪辮,剪辮後即送大肉麵。

網上圖片

早在1911年10月10日,凡是參加武昌起義將士和民眾都剪了辮,到了在1912年3月,向全國人民發出的第二十九號令示,就是剪辮—《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湖北軍政府和各地宣布反清的新政府,會到大街小巷呼籲剪辮,一些城門口和重要的街道口,都有人把守,沒有剪辮者不得通行。革命軍政府專門成立「剪辮隊」,「上門」幫每家每戶剪辮。所有為新政府服務的人,不剪辮就沒收工作證、沒糧出。上海一位名叫徐志棠的富商更加自掏荷包:「凡是自願剪去辮子的,奉送大肉麵一碗」。

國學大師辜鴻銘 (網上圖片)

據了解,當時有不少人對「梳辮」有著留戀之情,有人成立「保辮會」反對,有人將辮盤在頭上蒙上頭巾假裝已剪,更有被剪掉辮子的人跳河尋死的事件;亦有人剪辮後偷偷收好它,說死後與辮一起莽,留個全屍。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湖北軍政府和各地宣布反清的新政府,會到大街小巷呼籲剪辮,一些城門口和重要的街道口,都有人把守,沒有剪辮者不得通行。革命軍政府專門成立「剪辮隊」,「上門」幫每家每戶剪辮。所有為新政府服務的人,不剪辮就沒收工作證、沒糧出。上海一位名叫徐志棠的富商更加自掏荷包:「凡是自願剪去辮子的,奉送大肉麵一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據了解,當時有不少人對「梳辮」有著留戀之情,有人成立「保辮會」反對,有人將辮盤在頭上蒙上頭巾假裝已剪,更有被剪掉辮子的人跳河尋死的事件;亦有人剪辮後偷偷收好它,說死後與辮一起莽,留個全屍。

國學大師辜鴻銘 (網上圖片)

國學大師辜鴻銘 (網上圖片)

至於「清朝最後一根辮子」,屬於學博中西的國學大師辜鴻銘,他到1928年死的時候還留著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