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G7開鑼 外媒:美國針對中國的「脫鈎政策」在歐洲遇阻

博客文章

G7開鑼 外媒:美國針對中國的「脫鈎政策」在歐洲遇阻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G7開鑼 外媒:美國針對中國的「脫鈎政策」在歐洲遇阻

2021年06月12日 09:27 最後更新:09:32

6月9日起,美國總統拜登首次以總統身份出訪歐洲,將先後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北約峰會,還將飛往日內瓦,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天(6月11日),G7峰會開鑼。

外媒稱,中國議題將成為拜登訪歐過程中,各類談判的主要內容之一。不過,分析指出,美國針對中國的「脫鈎政策」,總是會在歐洲遭到許多阻力,可能遭遇困境。

德國《商報》近日發佈一篇題為《拜登歐洲之行是為了完成中國使命》的文章寫道:「對美國來說,已發展成高科技國家的中國,才是美國主要的對手。因此,此次拜登歐洲之行的目的,就是要敦促歐洲盟友推行歐美共同的‘對華戰略’。」

6月10日,出訪歐洲的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約翰遜會晤。在G7之中,美英關係比較緊密。

6月10日,出訪歐洲的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約翰遜會晤。在G7之中,美英關係比較緊密。

不過,德國《商報》文章指出,美國針對中國的「脫鈎政策」,會在歐洲遭到許多阻力:一方面,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大國對中國市場具有極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很難在對華政策方面,「發出共同的聲音」。

《紐約時報》分析稱,歐洲人並不將中國視為華盛頓那樣的「競爭對手」,在貿易和能源方面,歐洲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依賴程度,仍高於美國。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伊興格認為,歐洲人缺乏所謂「中國戰略」這一事實,令華盛頓「越來越感到沮喪」。

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法國研究中心主任盧賓斯基在接受俄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也指出,美國總統動員歐洲支持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的企圖,可能遭遇困境。

「雙方將尋找共識基礎,歐洲人將有意維繫與中國貿易的某些好處。而且,總體上,他們在亞太地區並未捲入與中國的對抗之中。」他說:「要知道,歐洲人在堅守自己的戰略利益。其實質在於,和中國構建平等務實和積極發展經濟關係的領域。」

近日,美歐兩家智庫聯合發佈的民意調查結果,也給拜登「潑了冷水」。調查顯示,拜登就職以來,「德國人和法國人對美國國際影響力的看法,沒有改變」。德國《焦點》週刊指出,「美歐已經回不到過去」。

法國總統馬克龍率先作出不與美國結盟抗中。

法國總統馬克龍率先作出不與美國結盟抗中。

實際上,歐洲領導人已做出了明確表態。在6月1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我們在印太戰略方面的方針,是不與任何人結盟。在這個問題上,我為法國、也希望為歐洲倡導的方針是:不要成為中國的附庸,也不要與美國結盟。」

外媒此前分析稱,馬克龍幾度公開批評「北約腦死亡」,並希望歐洲走一條外交自主的道路,不願唯美國馬首是瞻。

此外,在與拜登舉行峰會前夕,歐盟兩位主要領導人之一——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就歐盟為與中國達成中歐投資協定所作的努力,「進行了辯護」。

米歇爾表示,他個人堅信,中歐投資協定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米歇爾稱,「我們想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過去幾年,我們決定為中國進入我們的單一市場提供便利。」

無論如何,拜登歐洲行仍有指向性意義。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張昕分析稱,「拜登的此次歐洲之行會使美歐達成怎樣的新共識,可能也會影響下一步中美在這些領域的合作態勢。」

「毫無疑問,拜登訪歐是希望能夠與歐洲的領導人在一些層面進一步明確立場,包括與歐洲一些比較重要的國家之間,達成共同的政治策略和價值觀層面的基本理念。」

他進一步分析稱,「不過,在具體的政策領域之間,比如在歐洲和歐亞地區的安全態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等方面,美歐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形成共識?這種共識又將如何體現在操作層面?美國願意為這些政策領域提供多少直接的資源和支持?這些可能都將是拜登歐洲之行的重要議題。」

張昕表示,這些重要的議題跟政策領域所產生的最終結果,都有可能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內中美關係發展的基本走向,都值得仔細關注。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日本櫪木縣深山「華人」焦屍案 黑手買兇層層外包 「匿名流動犯罪」難破案

2024年05月03日 13:08 最後更新:13:10

日本栃木縣那須町深山日前發現2具焦屍交疊,死者是55歲原籍中國的寶島龍太郎,以及其56歲妻子幸子。案件發酵已兩周,嫌疑人陸續落網,但案情沒有重大突破。

死者寶島龍太郎夫婦。NHK報道截圖

死者寶島龍太郎夫婦。NHK報道截圖

4月16日清晨,日本警方在櫪木縣那須町山間的一處河床上發現一對燒焦的中年男女的遺體。他們雙脚被膠帶綁住,面部也被塑膠袋狀物封死,遺體擺成了上下交疊的十字型形狀。

由於手段極其殘忍,日本警方認為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更大,開始了對死者社會關係的排查。

內地《東方新報》引述日本主流媒體的公開信息稱,死者為居住在東京的企業家——55歲的寶島龍太郎和他56歲的妻子幸子。

事實上,案發後第一時間,有大媒體披露死者為「在日華人」,幾天後,類似表述被删去。由於許多綫索指向被害者的華人背景,在中日兩國,這一案件基本被作為華人遇害談論。

案發後截至5月2日,東京警視廳與櫪木縣警先後逮捕了4名嫌疑人,分別是4月21日逮捕的平山綾拳(25歲),29日逮捕的佐佐木光(28歲),5月1日逮捕的姜光紀(20歲)和若山耀人(20歲)。他們都以破壞遺體為由被捕,但4人分工不同。

離核心人物最近的嫌疑人是佐佐木光。據說他受到「某人」的委托後,將任務委派給其他人,自己沒有參與作案。日本電視台NTV的消息顯示:去年11月,佐佐木光曾在福岡老家向一名熟人借錢,並表示想在東京「重頭來過」。

另一名嫌疑人平山綾拳從事建築行業,在本案中,他提供了捆綁實體的膠帶,燒毀屍體的汽油,運送屍體的車輛等作案工具。平山綾拳稱從佐佐木光處獲取了「1千多萬日元」 (約50萬港元)的報酬,並將這份報酬分了一部分給其他作案者。平山綾拳15日晚間在品川區一間便利店與若山耀人及姜光紀2人會合,並將自己的汽車交給了他們。

警方認為,姜光紀和若山耀人參與了處理寶島龍太郎夫婦屍體的行動。二人的身份也引發了外界强烈的興趣。姜光紀是在日韓國人,根據富士新聞網的調查,他擅長棒球,在小學和高中同學之間評價相當不錯。

5月1日,在日韓國人姜光紀被捕。富士新聞網網站截圖

5月1日,在日韓國人姜光紀被捕。富士新聞網網站截圖

若山耀人是前日本童星,在大河劇《軍師官兵衛》出演童年時期的男主角。此外,他也參演過《為了N》、《我的學生是惡夢》、《假面騎士Wizard》、電影《魔女宅急便》、電影《笑傲曇天》等。若山耀人一度活躍,2018年左右消失在公眾視野。

前日本童星若山耀人。

前日本童星若山耀人。

若山耀人當年在《軍師官兵衛》中,演男主角岡田准一(左)的童年時代。

若山耀人當年在《軍師官兵衛》中,演男主角岡田准一(左)的童年時代。

至於真正主謀者,據估計是與死者夫婦在餐廳經營上發生糾紛的同行。

案件目前已有4人落網,其中似乎並不包含直接行凶者,更不包含案件的主謀。被害者是怎樣的人,以至於會被一大群人興師動眾地、以殘忍的手段殺害?

在日本媒體公認的說法中,寶島夫婦經濟實力雄厚,在上野當地很有影響力。二人是兩家公司的代表取締役,在上野開設了至少14家門店,大多集中在禦徒町站附近的4個街區,這一帶甚至被當地人稱作「寶島路」。他們經營業務廣泛,主營餐飲,也從事不動産和服裝進口。

至於二人的品性和人際關係,各媒體之間則說法不一。《朝日新聞》的訪問顯示,寶島夫婦是一對「親切友善」的工作狂。寶島龍太郎店內的年輕員工對這名老闆以「老爸」相稱,並對他們夫婦的遇害表示了震驚和悲痛。根據這些員工的描述,寶島龍太郎的做派平易近人,經常騎著一輛自行車查看各家店鋪。即便聽說哪家門店營業額不佳,也不向員工生氣,而是半開玩笑地給予指導。

然而,根據富士新聞網和《日刊新潮》等媒體的說法,寶島夫婦在當地評判不佳。1日的消息中,一名附近門店的店主訴苦稱:有一次寶島家門店起火,消防車救火時把他家門店也淹了,貨品損失幾十萬日元,「對此寶島夫婦既無道歉,也無說明」。類似糾紛還有很多。另有人稱寶島幸子為人刻薄,時常辱駡員工,每到深夜,身邊總站著一群「混混跟班」。綜合各媒體消息,認為寶島夫婦不好相處的意見更多。

寶島夫婦案背後,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在日華人群體的興起。

儘管日本主流媒體極力規避「中國」等字眼,在中日兩國的論壇上,這個案件基本被當成在日華人問題討論。在目前公開的監控視頻中,寶島夫婦說過中文和類似韓語的語言,有推測認為他們可能原本是中國的朝鮮族人。

案發後,對動機最常見的猜測是仇殺,受害者的身份和死狀都比較支持這種推測。部分意見認為這可能是東京地區華人灰色團體之間的相互傾軋,也有意見認為,這可能是日本當地惡勢力對華人社群的「報復」。

根據網刊「NEWS post seven」對本案的調查,上野周邊商戶的日本從業者稱:新冠疫情期間,阿美橫町商店街的中國商戶激增,在他感覺中,如今周邊門店「有7成是中國人的」。這個數字可能有所誇張,但無論如何,華人的確是如今日本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外國人群體,且還在不斷擴大。

在東京圈,崎玉縣川口市僑居華人超過2萬,在多年前就被稱作「中國城」。東京都內,池袋、上野等鬧市區也一直是華人企業的聚集地。今年,日本媒體又注意到了東京足立區。據統計,足立區的華人在過去10年間翻了1倍,如今,竹之冢站附近也發展為了新的「中國城」。

東京地區華人之多,許多餐飲門店開始不提供日語菜單,服務員也幾乎不會說日語。隨著日元的大幅跳水,日本媒體和互聯網上,「中國資本買斷日本」等聳人聽聞的描述越來越多。這可能加劇了華人社會與當地社會的矛盾。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犯罪組織的複雜化和成本的低廉化。在本案中,目前已知的作案者來自日本全國各地,還涉及在日外國人,他們背後的勢力依舊成謎。

這種某一勢力通過互聯網等渠道雇傭「打手」犯案的形式,在近年的日本十分流行,被警方定義為「匿名流動犯罪」。前兩年,「匿名流動犯罪」大多出現在詐騙或搶劫案中,如今,已越來越多地成為謀殺等重大惡性犯罪的溫床。

東京警視廳前警視櫻井裕一表示:在這類案件中,由於作案行為經過層層「外包」,在現場承擔最高危工作,也是最容易被逮捕的犯罪者,往往確實不知道核心信息。他透露,寶島夫婦案中,雖然已有4人被捕,但警方從他們那裏獲取的綫索十分有限,導致調查進展緩慢。

2023年5月,銀座一家勞力士路面店遭搶劫,也是類似的作案流程。有評論認為,「匿名流動犯罪」已發展為日本社會治安最重大的威脅。今年3月底,日本警察廳發表計劃稱,將在全國增加700名以上人手,專門應對此類犯罪。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