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住宅地供應短缺,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近期亦撰文提到有關課題,並指城規會責任最大。為了令城規會容易達到共識,他更提出大膽構思,指政府應重新審視城規會成員的合適性,把那些對香港住屋需要的急切性缺乏理解的成員更替,否則很難加快城規會的議事速度。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本港並不缺地,而是城規會不容許在香港的土地起樓。」他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指出,若需增加土地供應,關鍵在於城市規劃,故認為特首在處理土地供應的方向,必須行政主導,為香港作出一個城市規劃,從而得出一個基本布局,並指令城規會,每年需將土地改劃興建住宅的數量。「至於選擇撥出哪些用地建住宅,則由城規會的委員決定。」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施永青分析指,本港具潛力發展的土地相當多,惟住宅地只佔總用地的百分之七,致沒有足夠的單位供應,但只要容許香港再多百分之七的用地興建住宅,香港就能多一倍住宅用地。他認為問題出在城規會,「城規會掌握香港土地規劃的權,但沒有為香港人着想」。他稱,過往本港亦不乏民調顯示,港人希望盡快解決居住問題,而城規理應會按香港整體需要,重新規劃香港土地用途,惟過去一段時間,明顯城規會沒有撥出足夠土地供居住。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資料圖片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資料圖片

他稱,不同背景人士,都可擔任城規會委員,但不應將香港住屋需要放到較後位置,故認為特首應指令城規會,每年需將土地改劃興建住宅的數量,城規會每年就需要改劃相關數量的住宅地。他指出,過往港英時代,亦曾出現類似行政主導的例子,包括前港督麥理浩在七十年代,亦推出十年建屋計畫,雖然當時香港的公務員系統,亦有不同看法,惟麥理浩未有理會相關聲音,堅持相關政策方向,致往後住屋壓力大大紓緩。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亦有感,現時將土地改劃住宅,在社會上出現相當大的阻力。他稱:「全世界的環保人士可能反對起煉油廠,但好少人反對興建住屋。不過香港好多人以個別或局部需要,壓制了香港普通人的普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