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世界地質公園十周年 漁護署稍後將推出2項新設施推廣歷史文化

社會事

世界地質公園十周年 漁護署稍後將推出2項新設施推廣歷史文化
社會事

社會事

世界地質公園十周年 漁護署稍後將推出2項新設施推廣歷史文化

2021年07月11日 19:00 最後更新:19:00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出席慶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啟動禮暨社區研討會。他表示,地質公園的保育對象不只限於地質,亦包括各社區數百年來的歷史文化。他指漁護署近年投入資源發掘地質公園範圍內不同社區的文化,並與社區合作,分別於2018年在鴨洲、2019年在吉澳及滘西村、以及2021年在荔枝窩建立了名為「故事館」的遊客中心,以及出版一系列名為「同根.同源」的書籍。

黃錦星 資料圖片

黃錦星 資料圖片

黃錦星指公園與當地社群、非政府組織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建立合作關係,並致力以創新思維與持份者合作,推廣地質公園。

漁護署稍後將推出2項新設施,分別為吉澳文化徑和全新面貌的荔枝窩地質教育中心。而漁護署未來半年亦會舉辦一系列公眾活動,包括講座、巡迴展覽及社區同樂日等,讓市民多角度認識香港地質公園,深入體驗地質公園的地質、生態及文化特色。

香港地質公園於2009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並於2011年獲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隨著世界地質公園網絡2015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地質公園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致力保育區內的地質遺跡、生態環境、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並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

公園位於新界東北及西貢地區,世界罕有的酸性火山岩六角形岩柱廣泛分布於西貢地區;而新界東北地區的一系列沉積岩則經四億年形成。

漁護署於科學館舉行十周年慶祝活動啟動禮暨社區研討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漁護署於科學館舉行十周年慶祝活動啟動禮暨社區研討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全球黑臉琵鷺近7千隻 本港后海灣數目回升至375隻增兩成半

2024年04月19日 12:31 最後更新:14:57

今年全球黑臉琵鷺有6988隻,較去年略增355隻,按年升5.4%,當中在台灣的佔全球數量近6成,有4135隻,按年減少93隻,本港的后海灣回升至375隻,增加兩成半。

香港觀鳥會FB圖片

香港觀鳥會FB圖片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說,雖然結果顯示數字漸趨穩定,本港數字略為回升,但本港所佔全球比重正逐步下降,擔心新田科技城是30年來引致最大規模濕地破壞的發展項目,希望當局配合國家政策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

漁護署。 資料圖片

漁護署。 資料圖片

余日東說,翻查漁護署資料,新田一個魚塘曾錄得多達181隻黑臉琵鷺,佔本港發現數量近一半、全球族群逾2%,符合國際公約的重要濕地條件。他指出,閒置魚塘是具有生態價值而並非荒廢,並非毫無價值,促請當局重新審視填塘的必要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