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林正財倡邀去職醫生為專科學位做培訓

社會事

林正財倡邀去職醫生為專科學位做培訓
社會事

社會事

林正財倡邀去職醫生為專科學位做培訓

2021年07月19日 07:44 最後更新:09:34

海外醫生修例草案雖已交上立法會審議,惟醫學界對相關草案仍大多持反對意見,憂心修例後會出現本地醫生與海外醫生「爭專科培訓學位」。負責向公眾解說方案的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建議,政府、醫管局和醫專應共同商討如何利用這些已離開公營系統並有資歷的醫生,在公營系統內培訓本地生和非本地生。他又形容,此次修例「只是開了小門」,相信難以透過此來完全解決醫生不足問題,會根據修例後得到的成效再決定下一步應如何走。

林正財資料圖片

林正財資料圖片

海外醫生修例草案在醫學界中仍爭議不斷,部分醫生擔心引進更多醫生會加劇專科培訓學位的競爭。林正財近日接受團結香港基金的訪問,提到以往十年本地有不少優秀和資深的醫生,從公營系統轉到私營系統,建議政府、醫管局和醫專應共同商討,如何利用此批醫生在公營系統內培訓本地生和非本地生。他解釋,相關醫生經驗好、知識足,認為其應在醫專內隨時扮演一個積極角色。他又指,目前的系統比較僵化,只准在公營系統內的醫生培訓醫生,認為可鼓勵私營系統醫生進入公營系統負責培訓工作,以達到專業的承傳,「這方面如能跳出既有框架,一定能夠解決培訓名額不足的問題。」

林正財。資料圖片

林正財。資料圖片

家庭成吸引醫生回流關鍵

另外,部分醫生質疑,患者在公院的輪候時間之所以如此長,是因為本港醫療體制硬件上的不足及未有做好基層醫療。林正財表示,醫生為醫療架構的「骨幹」,如在醫生人手方面不作任何改革,興建再多醫院亦是無用,「以將軍澳醫院為例,當時就曾因醫護人手不足而不能運作。」他又指,基層醫療即使及早篩查到疾病,如沒有醫生去照顧亦是無用,「沒有醫生的話,其他如何改善都無法見效。」

海外醫生修例草案雖已交上立法會審議,惟醫學界意見不一。

海外醫生修例草案雖已交上立法會審議,惟醫學界意見不一。

有立法智議員質疑此次修例的成效不大,林正財表示,對於港人最大吸引力應不是本港醫療系統,而是其家庭。他相信,想與家人團聚一起,會為最大的吸引力令他們決心回港。另一不能忽視的吸引力則是香港醫療系統,因本港醫療質素仍維持得很好,「若有志做專科的醫生,會相信香港的環境,是最能幫他以最快速度、最有效率地,成為優秀的專科醫生。」他續指,此次修例要吸引所有在外地當醫生的港人執業是不切實際,但自己曾接觸過一些在外地培訓的香港醫生,得知不少在外國知名大學讀醫的學生都想回港。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林正財又指,此修例可視為一個起步,如「開了小門」,「借今次修例完全改變香港醫生短缺的問題,這是無可能。」他認為,要解決人手問題,應逐步來,「先開這道小門,看看實際有幾多人來申請」,再根據修例後得到的成效再決定下一步應如何走。

往下看更多文章

林正財:垃圾收費冀源頭減廢 當局收集「先行先試」意見再調整細節

2024年04月06日 09:32 最後更新:14:57

林正財指政府收集意見後會作出調整,他提到指定袋的大小、執行細節等有需要都可以調整。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政府在全港14個地點,推行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涵蓋政府大樓、公私營住宅、商場、食肆以及院舍。行政會議成員、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計劃目的是希望了解垃圾收費對日常工作的影響,例如指定袋是否容易打結等。他表示,同一時間改變全港700多萬市民的生活習慣是十分龐大的工作、挑戰大,難以一步到位。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林正財在電台節目表示,政府收集意見後會作出調整,他提到指定袋的大小、執行細節等有需要都可以調整。他表示,垃圾收費並非為增加政府收入,主要是希望源頭減廢、增加回收、改變市民丟垃圾的習慣等。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的新法例本月22日起實施,網上有不少意見對替代餐具有負面批評,林正財表示,相信替代產品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又呼籲市民盡量自備餐具。他表示,6個月適應期合適,指食肆較少儲存超過6個月的存貨。

至於照顧者支援服務,身兼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林正財表示,大部分相關服務沒有資產審查,中產人士都能接受到相關服務。他提到,中產人士未必有到長者中心的習慣,本身的生活圈亦未必接觸到社工,但指出香港有相當完善的支援網絡,包括長者中心、地區康健中心等,相信求助並不困難。他指政府要思考如何接觸中產,例如可否從外傭入手,認為要利用新的思考方法。

他又提到,現時有數十個照顧者支援服務,認為問題是支援網是否夠密集,舉例政府已增加大量暫託服務名額,但使用率偏低,認為未能準確對應到有需要人士。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