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記得香港地鐵第一班車幾年幾月幾時開出的?

這是「1979年9月30日上午9時45分,地下鐵路正式通車,當天有25萬名香港市民,以1元初嘗現代化滋味,在步進繁華的80年代前夕,與香港一起走進新時代。」這段回憶今天已經恍如隔世。

「當下一次洪水來臨,我們城市的地鐵準備好了嗎?」這是時下最熱門話題,也是《紐約時報》周五文章的標題。鄭州水災洪流進入地鐵車廂奪走十多條人命的事件,災害可能明天就來,不要說什麼「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紐約、倫敦的地鐵站也經常出現水深及腰的水浸。

鄭州大水災超過任何城市的負荷。(新華社圖片)

鄭州大水災超過任何城市的負荷。(新華社圖片)

文章稱︰「倫敦的很多排水系統都來自維多利亞時代,它目前根本無法應對氣候變化導致的強降雨增加。」專家解釋︰「地鐵會被洪水淹沒。它們會被洪水淹沒,因為它們在地下。」這也解釋了鄭州今次的地鐵洪水事故。

日本居安思危的意識很高「去年,私營鐵路運營商東急(Tokyu)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在主要樞紐東京澀谷站建造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用於收集和分流多達4000噸的洪水。」這個蓄水池大如一個地下城,不過,日本土木工程專家承認,「如果流經日本城市的許多河流出現重大決口,即使是這些防禦也不夠。」鄭州氣象局估計,7月18日到20日,三天降雨量就是將317個西湖倒進鄭州。這是什麼概念?鄭州要有效防禦這場大水,要建一個起碼面積大如西湖300倍的地下去水城,但有這可能嗎?

那有什麼最好解決方案?亮點來了,美國一個公共乘客權益組織發言人向《紐時》表示,我們想徹底保護洪水不入侵地鐵是不可能的。我們何不換個方法思?「對公共汽車和自行車道進行投資,當地鐵被洪水淹沒時,它們可以作為替代的公共交通方式。自然防禦也可以提供緩解。荷蘭鹿特丹沿電車軌道種植綠植,使雨水能夠被土壤吸收,並減少熱量。」

地鐵是都會象徵,是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不過,自疫情期間,歐美回復騎自行車出行,避免擠滿人交通工具傳播風險,同時令大家再次發現「最具彈性、破壞性最小、低成本、低碳的交通方式」。

內地經濟學家陳平早前提出中國往後發展,不應再向城市化、都會化、超級都會化的路線發展,小城小鄉的空間,才是最珍貴的。對此,我有多少同感,不過,這又是一個難題,因為中國的基建和發展的效率太高了,大灣區10年前原本也有很多小市小鄉,今天都要建成跨海大橋、地鐵、輕軌和高速公路網。

有時,我會羨慕美國。美國加州高鐵方案2005年通過,不過,由於涉及眾多利益圍體、地方選舉勢力,就是在環境評估、路線選定的問題上爭持不下,這條與京滬高鐵差不多長,都是1300公里的加州高鐵,估計2033年才全線通車。有人說,還不知可否建下去。

什麼都是中國速度也未必是最好,或許50年過後,我們覺得美國才是真正「進步」。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