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15日出版的《理論動態》

《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沈寶祥的文章,通過作者回憶的第一視角,再現了胡耀邦與鄧小平在理論問題上「第一次接觸」的前前後後。這次接觸,就是對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問題交換看法。可以說,這是撥亂反正的一次重要醞釀,具有重大的意義。文章如下:

胡耀邦從1977年3月開始主持中央黨校工作,職務是副校長。他在中央黨校復校開學前,首先創辦了一個小刊物,刊名叫《理論動態》。我從這年的6月4日開始,同幾位同志一起,在他的具體指導下參加籌辦這個刊物。《理論動態》於1977年7月15日創刊,出了第1期。這個刊物一期只刊登一篇文章。第1期刊登的文章是《「繼續革命」問題的探討》,作者吳江。

吳江在他的《十年的路》一書中說,1982年10月16日上午,胡耀邦找他談話(中央組織部長宋任窮在座)。胡耀邦一開頭就說了以下一段話:

“理論上的撥亂反正,開始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這一口號。一九七七年七月吳江寫了一篇短文《「繼續革命」問題的探討》,提出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繼續革命的主要內容應是文化、技術革命,生產力的革命。七七年七月那時候提出這個論點是不容易的,可以說是理論上撥亂反正的第一個行動。我把這篇文章送小平同志看了,小平同志表示完全同意。這是我和小平同志在理論問題上第一次接觸,那時喬木同志還沒有恢復工作。這篇短文當時就作為《理論動態》創刊第一期發表。三中全會後過了一個時候,中央提出廢止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口號,也是對的,那是以後的事了。”(《十年的路》第22頁)胡耀邦認為,理論上的撥亂反正是從否定「繼續革命」口號開始,《理論動態》發表《「繼續革命」問題的探討》這篇文章是“第一個行動”,而且,這篇文章是他同鄧小平在理論問題上的「第一次接觸」。由此可見這篇文章的重要性。

吳江在他的書中簡要地講了這一篇文章的寫作情況。但由於事隔多年,手頭材料又比較少,有些地方講得不很確切,也比較簡略。我願意將自己了解的情況寫出,作為補充。

1977年4月,出版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5月1日,華國鋒發表了《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進行到底》的大文章,介紹這本書的基本思想,並要求全黨認真學習「繼續革命」理論。正如吳江所說,這也是為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一大定調。當時,中央黨校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復校開學,面臨著如何組織學員學習《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問題。為此,胡耀邦召開了一個小型理論座談會,聽取大家的意見。

這個座談會是在7月12日上午召開的,地點在中央黨校主樓三層會議室,參加者近二十人,主要是教研室負責人和教員,我作為《理論動態》成員,也參加了會議。胡耀邦主持會議,他簡要地講了會議的主旨,是開學後如何搞好學習《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輔導。吳江首先作了比較系統的發言,就如何理解繼續革命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會議結束後,胡耀邦對吳江提出,將發言整理一下,作為《理論動態》第1期的文章,怎麼樣?吳江表示同意。本來,耀邦和秘書陳維仁已經準備了幾篇稿子,但還沒有作為第一期用的有份量的文稿。現在決定用吳江這一篇,並決定在7月15日出刊。耀邦轉身對我們說,我現在先給你們出第一期,以後就得五天一期出下去,風雨無阻,逢五逢十出刊,不管禮拜天還是國慶、春節,都要按期出。他又一次說,我們自己製造一個環境,壓迫自己(這句激勵我們的話,他講了幾次)。

吳江在他的書中說,當天晚上(7月12日),胡耀邦同志又把他找去,讓他將白天的發言寫成文章,明天交稿。為了搞清情況,我查看了保存下來的這篇文稿的全部資料。

7。”在文稿清樣上,胡耀邦作了一些修改,陳維仁寫了:「照此定稿。刊動態第一期,十五日發出。陳14/7。」這都是1978年7月14日一天之內的事。

吳江說:「在華國鋒發表他的《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進行到底》這篇長文之後,胡耀邦之所以敢於發創刊號的文章,原來是經鄧小平的認可。」(《十年的路》第21頁)看來,這個判斷有誤。

從時間上看,7月12日上午,吳江在會上發言,晚上,胡耀邦找他談話,囑他將發言寫成文章;7月13日,吳江寫成4500字的文稿(這已屬高效);7月14日上班後,吳將文稿交陳維仁,陳將稿直接發印廠排清樣;當天,胡耀邦即審閱定稿,隨即返印廠付印,稿上寫有「300份」字樣;7月15日上午,發行《理論動態》第一期。從上述這樣的運行過程看,胡耀邦不可能將此稿先送鄧小平閱看。原稿上沒有鄧小平閱看的任何痕迹。我們當時也沒有聽說此事(按當時的具體狀況,如有此事,我們是會知道的)。胡耀邦說,我把這篇文章送小平同志看了。看來,他送的,應是《理論動態》第一期。

《「繼續革命」問題的探討》一文,近4500字。文章講了兩個問題:(一)馬列主義關於不斷革命的思想是否僅限於由民主革命不間斷地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而沒有包括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不斷革命思想?(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對象、任務是什麼。文章重點是講後面一點。

文章從理論上闡明,社會主義就是要不斷革命,上層建築方面的革命是極其重要的,但不能無限誇大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也不能僅限於上層建築方面的革命,更不能把我們的上層建築說得一塌糊塗,「實際情況是:基本適應,部分不適應,或個別環節不適應」。文章引了毛澤東寫的《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講著重點要放到技術革命上去的一條,即第21條。文章提出:“我們要大力宣傳毛主席的這一不斷革命思想”。文章說:“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不首先抓好科學技術革命是不行的。”這樣的觀點同當時主要領導者強調的繼續革命重點是很不相同的。這篇文章在最後說:“有人說,‘無產階級專政下的不斷革命就是不斷反右’。說這種話的人好像是在總結一項重要經驗。必須說,這不是毛澤東思想。”文章引毛澤東的話批駁了這種觀點。文章明確地說:“有‘左’,也有右,或形‘左’實右,有什麼反什麼,無產階級專政下的不斷革命也是如此。”

這篇文章沒有從根本上否定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在當時也不可能這樣做。但是,文章所提以上兩點,都是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也是多年政治實踐中的兩個焦點問題。上述兩個觀點的提出,等於抽掉了這個理論的兩根支柱。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的題目,鮮明地提出,「繼續革命」的問題需要探討。多年來,一直說這個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而且寫進了黨章,大家只有反覆學習領會的義務,而不容許有任何懷疑。這年的5月1日,華國鋒又發表長篇文章,要求全黨認真學習這個理論,堅持以這個理論為指導。現在,《理論動態》第一期刊登的這篇文章卻提出,這個問題還需要探討,實際是對它的真理性提出了疑問。正如胡耀邦所說,那時候提出這個問題是不容易的。

「繼續革命」的理論究竟是真理,還是謬誤?這是當時思想上理論上路線上最大的是非。推倒和徹底否定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是撥亂反正的關鍵。解決了這個問題,搞清了這個最大的是非,才能解決其他一系列理論問題,才能打開全面撥亂反正的局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當時來說,首先就是要檢驗這個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胡耀邦說,他把這篇文章送給小平同志看了,小平同志表示完全同意。鄧小平同胡耀邦說了些什麼,他沒有多講。在此,我補充說一個情況。

話,是中央辦公廳一位同志打來的。孟凡接完電話後,立即很高興地對我說,中央辦公廳一位同志打來電話說,小平同志看了《理論動態》第一期的文章,基本同意提出的問題。這件事,我的印象很深。

這裏順便再講一個情況。7月19日,胡耀邦又召開了第二次理論座談會,讓其他同志充分發言。會議開始,胡耀邦說:「對吳江同志那一篇,聽說議論紛紛,這是好現象。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我是沒有完全弄懂,探討,繼續研究,是好現象。理論問題要探討,爭論,是好現象。馬克思講,科學的入口處,好比地獄的入口處。」在會議結束時,胡耀邦又說:“我們本來是討論五卷的輔導問題,吳江同志提出如何理解繼續革命問題,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五卷的中心問題,對我也很有啟發。”

以上情況說明,胡耀邦在理論問題上與鄧小平的第一次接觸,就是對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問題交換看法。胡耀邦通過《「繼續革命」問題的探討》這篇文章表達的對「繼續革命」的懷疑和否定態度,鄧小平表示完全同意。可以說,這是撥亂反正的一次重要醞釀,具有重大的意義。《理論動態》第一期刊登的這篇文章,胡耀邦認為是理論上撥亂反正的第一個行動。這篇文章、這件事,中國的撥亂反正史是應當加以記載的。

吳江在書中說,《理論動態》這個小刊物由胡耀邦親自編輯,親自出題並最後定稿。從一九七七年七月到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四日胡耀邦卸任(不兼中央黨校職務),這個刊物共出345期(第345期出刊日期是4月25日)。將來如果有人願意研究「文革」以後的撥亂反正史,我相信,這個刊物將會成為一份重要史料。(該書第23頁)我認為,這是中肯之言。(編輯:唐亮)




現代秘史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