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元朗排水繞道減水浸風險 開闢10個足球場大人工濕地

社會事

元朗排水繞道減水浸風險 開闢10個足球場大人工濕地
社會事

社會事

元朗排水繞道減水浸風險 開闢10個足球場大人工濕地

2021年09月19日 18:23 最後更新:18:23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指為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修築了一條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採用多項改良設計和工程技術,既減少了市中心的水浸風險、美化環境,亦為不同動植物加添了新生境。

渠務署2006年在元朗以南建成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以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威脅。黃偉綸網誌圖片

渠務署2006年在元朗以南建成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以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威脅。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黃偉綸提到,元朗平原位處低窪地區,過去經常受到水浸威脅。2006年渠務署在元朗市以南,完成興建總長約3.8公里、闊20多米的元朗繞道。這條人工河道可以截取元朗集水區4成雨水,不經市中心的明渠,直接流往錦田河,再排出海。在元朗繞道下游尾段、與錦田河交匯處前,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繞道,而在暴雨情況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

更多相片
渠務署2006年在元朗以南建成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以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威脅。黃偉綸網誌圖片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發表網誌,指為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風險,渠務署修築了一條元朗排水繞道。這條人工河道採用多項改良設計和工程技術,既減少了市中心的水浸風險、美化環境,亦為不同動植物加添了新生境。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渠務署2006年在元朗以南建成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以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威脅。黃偉綸網誌圖片

黃偉綸提到,元朗平原位處低窪地區,過去經常受到水浸威脅。2006年渠務署在元朗市以南,完成興建總長約3.8公里、闊20多米的元朗繞道。這條人工河道可以截取元朗集水區4成雨水,不經市中心的明渠,直接流往錦田河,再排出海。在元朗繞道下游尾段、與錦田河交匯處前,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繞道,而在暴雨情況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圖為元朗排水繞道興建時的情況,繞道走向模仿了天然的河曲。黃偉綸網誌圖片

渠務署工程師吳逸飛說,署方積極提升防洪水平的同時,亦致力引入活化河道理念。繞道在設計上,特別加入多方面環保元素,美化河道、促進生態保育,例如水流會被引導經過不同流域,以減慢水流速度,為動植物提供生長環境。另外,繞道底部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下游採用了「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河底混凝土的表面滿布孔洞,洞中鋪有泥土供植物生長,讓人工河道也能長滿青蔥的植物,改善河道外觀。

吳逸飛表示,署方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七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吳逸飛表示,署方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七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圖示元朗排水繞道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署方又在元朗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7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濕地內種有不同植物,形成一個濕地生態區,為各種鳥類、兩棲動物如青蛙、蝙蝠、蜻蜓等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另外,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內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減少水內養份,以免紅潮出現。

元朗排水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中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再流入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中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再流入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圖示蘆葦圃。黃偉綸網誌圖片

持續監察結果顯示,濕地內有超過130種植物生長,曾記錄到115種鳥類棲息。元朗繞道建成至今,除提升排洪能力外,附近地方的整體生境也大大改善。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河道保育是渠務署的工作之一。吳逸飛說,其中,元朗繞道和人工濕地的導賞項目頗受市民歡迎。學校或團體可於渠務署網頁報名參加,在導賞員的帶領及講解下,實地認識相關防洪工程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渠務署亦設立全長5.5公里的「南生圍河流導賞徑 」,由元朗青山公路作起點,繞南生圍而行,走畢全程約需兩小時,沿途設有資訊牌,介紹河道工程和生態知識。大家亦可瀏覽渠務署網頁上的「渠務設施網上遊 」,透過360度全景相片及高清相集,探索渠務署的防洪及環保工作。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渠務署2006年在元朗以南建成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以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威脅。黃偉綸網誌圖片

渠務署2006年在元朗以南建成一條「運河」—元朗排水繞道,以紓緩元朗市中心的水浸威脅。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河底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圖中的「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黃偉綸網誌圖片

渠務署工程師吳逸飛說,署方積極提升防洪水平的同時,亦致力引入活化河道理念。繞道在設計上,特別加入多方面環保元素,美化河道、促進生態保育,例如水流會被引導經過不同流域,以減慢水流速度,為動植物提供生長環境。另外,繞道底部和河岸斜坡亦營造植物生長的空間,例如下游採用了「混凝土草格」人工植草方法,河底混凝土的表面滿布孔洞,洞中鋪有泥土供植物生長,讓人工河道也能長滿青蔥的植物,改善河道外觀。

圖為元朗排水繞道興建時的情況,繞道走向模仿了天然的河曲。黃偉綸網誌圖片

圖為元朗排水繞道興建時的情況,繞道走向模仿了天然的河曲。黃偉綸網誌圖片

吳逸飛表示,署方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七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吳逸飛表示,署方在元朗排水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七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署方又在元朗繞道下游開闢了面積達7公頃,相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人工濕地。濕地內種有不同植物,形成一個濕地生態區,為各種鳥類、兩棲動物如青蛙、蝙蝠、蜻蜓等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促進生物多樣性。另外,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內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減少水內養份,以免紅潮出現。

圖示元朗排水繞道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圖示元朗排水繞道的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中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再流入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旱流會先經過濕地中的蠔殼池、碎磚池和蘆葦圃,進行天然過濾及淨化,再流入人工濕地。黃偉綸網誌圖片

持續監察結果顯示,濕地內有超過130種植物生長,曾記錄到115種鳥類棲息。元朗繞道建成至今,除提升排洪能力外,附近地方的整體生境也大大改善。

圖示蘆葦圃。黃偉綸網誌圖片

圖示蘆葦圃。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河道保育是渠務署的工作之一。吳逸飛說,其中,元朗繞道和人工濕地的導賞項目頗受市民歡迎。學校或團體可於渠務署網頁報名參加,在導賞員的帶領及講解下,實地認識相關防洪工程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渠務署亦設立全長5.5公里的「南生圍河流導賞徑 」,由元朗青山公路作起點,繞南生圍而行,走畢全程約需兩小時,沿途設有資訊牌,介紹河道工程和生態知識。大家亦可瀏覽渠務署網頁上的「渠務設施網上遊 」,透過360度全景相片及高清相集,探索渠務署的防洪及環保工作。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的淺水池。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元朗排水繞道下游尾段設有旱流抽水站和充氣堤壩,以控制排水繞道的水位,防止下游的河水倒灌入排水繞道,而在暴雨下,充氣堤壩會自動排氣及下塌,讓上游洪水排到錦田河,減低水浸風險。黃偉綸網誌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泰海邊罕見出現「透明果凍」 真身竟是呢樣嘢 當局警告:千萬別摸

2024年04月30日 12:20 最後更新:14:57

泰國希高縣Pak Meng海灘近日出現大量「透明果凍」,當局提醒遊客切勿觸摸,或對皮膚造成傷害。

泰國Pak Meng海灘被「透明果凍」覆蓋  當局警告切勿觸摸

泰國南部的董里府因為擁有美麗的沙灘和清澈的海水而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然而,近日當地的希高縣Pak Meng海灘卻發生詭異現象,大量的水母被海浪沖上岸,以至於整個海灘都被「透明果凍」所覆蓋。當局提醒遊客切勿觸摸這些水母,因為它們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和傷害。

負責人:水母是可食用的 外型獨特

據泰媒報導,Hat Chao Mai國家公園的負責人盛素霖解釋,最近他們不斷接到民眾報告,在橫跨董里府和甲米府的安達曼海地區的沙灘上出現了大量的水母。

他解釋說,這種水母實際上是可以食用的,不像其他品種的水母那樣危險。這種水母通常長約3至5英寸,外形獨特。盛素霖進一步說明,這種水母最常見的季節是在4月至5月之間,當地的漁民會出海捕撈,每隻水母可以賺取5至6泰銖的利潤。

切勿觸摸 或對皮膚造成刺激

儘管這種水母對人體的危害相對較低,但他仍然提醒遊客,特別是皮膚敏感的人,切勿觸摸這些水母,因為它們仍然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甚至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而早在4月初,位於安達曼海地區的宏島也出現了大量的水母,並被海浪帶到了甲米府的Than Bok Khorani國家公園的Phak Bia海灘上。

大量水母或由於海水優養化所引起

當地的海洋和沿海資源廳認為,這些大量出現的水母可能是由於海水優養化所引起的。海水優養化是指海洋中磷、氮等營養鹽含量過高,導致水質污染,破壞生態系統平衡,使得某些物種大量繁殖生長。

Facebook圖片

Facebook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