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為何能蟬聯「全球第二」?

大灣區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為何能蟬聯「全球第二」?
大灣區

大灣區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為何能蟬聯「全球第二」?

2021年09月24日 23:42 最後更新:09月25日 04:21

與近年來大灣區建設中不斷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有關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9月20日發佈《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排名第12位,較2020年上升2位,排名再創新高!《報告》高度評價中國在創新方面取得的進步,並強調了政府決策和激勵措施對於促進創新的重要性。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位列第二位。

《報告》顯示,瑞士連續第11年位居榜首,瑞典、美國、英國、韓國分列第2位至第5位;中國位列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韓國由2020年的第10位躋身2021年的第5位,上升趨勢明顯;土耳其(第41位)、越南(第44位)、印度(第46位)等中等收入經濟體在過去10年中排名上升明顯,正在改變全球創新格局。而中國自2013年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9年穩步上升,上升勢頭強勁。

在分項指標方面,從創新投入看,中國的貿易、競爭和市場規模,知識型工人等兩項大類指標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閱讀、數學和科學PISA量表得分,國內市場規模,提供正規培訓的公司佔比,國內產業多元化,全球研發公司前三位平均支出,QS高校排名前三位平均分,產業集群發展情況,資本形成總額在GDP中的佔比,企業供資GERD佔比等細分指標排名靠前。這表明中國在促進產學研合作,發展特色產業,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等方面採取了更多措施,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了更好的環境。

從創新產出看,中國的優勢集中在無形資產、知識的創造、知識的影響。其中,本國人專利、商標申請,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等細分指標均實現全球領先。2021年,知識傳播這一大類指標進步明顯,特別是知識產權收入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這一細分指標持續進步,表明中國正逐步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

《報告》顯示,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東京-橫濱地區、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北京、首爾、美國聖何塞-三藩市地區分列前五。與去年相比,深圳-香港-廣州(第2位)排名不變,北京(第3位)、上海(第8位)、南京(第18位)、杭州(第21位)等排名均有所上升,且上升幅度明顯。

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保持第二位不變,與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不斷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有關。2019年2月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協同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要素加快集聚,新興技術原創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綱要》還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包括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優化區域創新環境等。

往下看更多文章

宣傳香港人才樞紐獨特優勢 人才辦5月初舉行高峰會

2024年04月23日 14:33 最後更新:23:05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將於5月7至8日在會展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並會同步舉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表示,希望透過高峰會宣傳香港作為人才樞紐的獨特優勢、及推動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及合作。活動邀請20多名來自本地、大灣區、世界各地的政商界人士,分享國際就業市場、人才流動趨勢,探討人才交流及合作機遇等,活動免費入場。

人才辦將於博覽展設展示區,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機遇、各人才入境計劃和人才辦的支援服務,並由抵港人才分享落戶香港的經驗。博覽展預計有近百間公私營機構參展,包括投資推廣署、機管局和醫管局等。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劉鎮漢表示,過去一年來港的人才主要從事金融、科技、商貿工作,又說本身有家庭的人才,最關注香港的教育,其次是就業機會及住屋需要。他表示,人才辦有不同的合作夥伴,可以協助解決不同需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