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珠江口水域矽藻20年倍增 科大指與人類活動有關

社會事

珠江口水域矽藻20年倍增 科大指與人類活動有關
社會事

社會事

珠江口水域矽藻20年倍增 科大指與人類活動有關

2021年10月14日 17:45 最後更新:17:45

全球暖化嚴重,科大研究人員發現,近20年間一種被視為水質指標的常見微藻「矽藻 (Diatom)」,在珠江口水域較另一種常見微藻「雙鞭毛藻 (Dinoflagellate)」上升接近一倍。研究團隊估計比例增加,或與人類各種活動有關。

顯微鏡下的矽藻。科大提供

顯微鏡下的矽藻。科大提供

矽藻及雙鞭毛藻均為生長在香港水域的兩種主要海藻品種,佔全港海藻總量約8成,矽藻較常見於污染較輕微的水域,相比帶有毒性、甚至可以令魚類死亡或海水缺氧的雙鞭毛藻,它一直被視為是對海洋較有利的品種。

顯微鏡下的雙鞭毛藻。科大提供

顯微鏡下的雙鞭毛藻。科大提供

團隊分析2000年至2017年包括溫度、海水營養成分及含氧量等數據,觀察矽藻及雙鞭毛藻的比例在18年間一直呈上升趨勢,而團隊建立多個統計模型分析數據,發現矽藻的增長未必是基於水質有所改善,而是由於珠江口海水的營養成分出現變化,當中包括因人類各種活動而導致海水硝酸鹽含量急劇上升,而溫度及海水養分亦影響藻類數量,預期在營養成分不變的前提下,水溫每上升1至4度,矽藻/雙鞭毛藻的比例最高可上升達12%。

科大海洋科學系副主任兼講座教授劉紅斌領導的研究發現珠江口水域矽藻數量上升。科大提供

科大海洋科學系副主任兼講座教授劉紅斌領導的研究發現珠江口水域矽藻數量上升。科大提供

有關研究結果已於《Global Change Biology》刊載 ,科大海洋科學系副主任、講座教授劉紅斌指,紅潮或藻華是一個重大的環境議題,統計模型為預測甚至預防紅潮或藻華帶來新見解,又指曾有文獻提到,並非所有矽藻皆對海洋有利,部分矽藻品種如尖刺擬菱形藻,或會對哺乳動物及鳥類的神經系統有害,故將進一步研究矽藻所引起的紅潮或藻華對生態造成的影響,以及這些有毒品種的數量及形態。

由雙鞭毛藻引起的紅潮。科大提供

由雙鞭毛藻引起的紅潮。科大提供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科大研發扎鐵機械人 冀助業界邁向智能建造

2024年05月06日 12:12 最後更新:05月07日 14:53

香港科大研發團隊的「扎鐵機械人」超厲害,一旦普及,一定幫輕唔少建築工人!

我們日常起居生活,不論是住宅、商廈、道路,還是公園等公共空間,無一不與建造業有關。香港建造業水平相當發達和先進,一直備受認可;香港基建水準極高,大家都同意。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智能建造研發中心團隊研發出扎鐵機械人,團隊表示可以讓大家進一步看看香港建造業的未來。

團隊高級產品經理陳威霖示範操作扎鐵機械人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團隊高級產品經理陳威霖示範操作扎鐵機械人 (巴士的報記者攝)

這個扎鐵機械人,主要可以為香港建築工地完成平面鋼接網扎。透過人工智能分析,自動識別每個節點,並完成網扎的工作,團隊項目總監李昊臻表示,它的效率方面,相比於傳統人手扎鐵速度會高三至四倍,識別準確率達到99.8%:「它的最重要的好處是,可以減少人工可能發生的疲勞,以及意外風險。」這個研發項目,日前獲得第49屆日內瓦發明展評審團嘉許金獎。

扎鐵機械人有助釋效更多勞動力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扎鐵機械人有助釋效更多勞動力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團隊獲創新科技署資助研發產品

高級產品經理陳威霖表示,團隊獲得創新科技署InnoHK的創新平台資助,給予項目重要的起動資金,由香港科技大學技術支援、香港科學園支持於香港研發。研發的產品在InnoHK的網絡協助下,現在處於「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階段:「房屋局已跟香港智能建造研發中心簽署備忘錄,協助項目能更準確地創建出適合香港的方案。」另外,這個項目已與香港多家發展商洽談中,包括中建香港、新鴻基將會成為首批試點。

團隊高級產品經理陳威霖(左) 以及團隊項目總監李昊臻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團隊高級產品經理陳威霖(左) 以及團隊項目總監李昊臻 (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深合作有利完善研發成果

陳威霖表示,扎鐵機械人主要在香港科學園做研發,部分測試會移師至深圳:「因為測試場地較大,它的應用場景相對比較多,有利完善這部機械人。」

香港的大學科研全球知名,與此同時,創科、高新技術產業是深圳的支柱產業。政府支持香港科研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與深圳合作,將本港大學的科研技術轉移,結合深圳的高科技生產能力,締造雙贏。政府現正致力推動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與深圳河北側毗鄰河套地區的「深方科創園區」,共同組成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區兩園」協同發展,為深港聯合開展政策協同支持提供基礎。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資料圖片)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資料圖片)

另外,政府亦會在今年內將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創新科技企業每家提供最多2億元資助,冀為香港創科未來打造更精彩的篇章。而陳威霖亦對在香港做與建造業有關的研發有所期待:「希望將這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型成一個經濟型的知識型的產業。」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