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維京人千年前踏足北美 太陽風暴定年技術證遺址建於1021年

大視野

維京人千年前踏足北美 太陽風暴定年技術證遺址建於1021年
大視野

大視野

維京人千年前踏足北美 太陽風暴定年技術證遺址建於1021年

2021年10月21日 23:09 最後更新:10月22日 06:31

11世紀維京人居住遺址蘭塞奧茲牧草地是歐洲人首度現身北美的證據,但此前一直未能知道遺址的建立時間。如今科學家以定年新技術確定,維京人於1021年建立上述據點,惟未知他們於北美定居了多久。

https://youtu.be/40OvOlTtS3s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蘭塞奧茲牧草地(L Anse aux Meadows)位於加拿大紐芬蘭島北端。科學家今日指出,利用以太陽風暴事件作為基準點的技術,對遺址取出的3塊木材進行定年,顯示維京人於1021年建立蘭塞奧茲牧草地定居點,無疑為最早抵達北美大陸的歐洲人。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地球科學專家將上述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期刊。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維京人是來自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地區的航海者,相當於如今的挪威、瑞典和丹麥等地區。維京人擅於造船及航海,穿越歐洲時,不時殖民、掠奪或貿易,曾於冰島和格陵蘭建立定居點。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團隊專家指出:「我認為,正確地說,這次航行是發掘之旅,也是為了尋找原料新來源……許多考古學家認為,維京人尋找新領土的主要動機,是為發現新的木材來源。普遍認為,維京人是從格陵蘭島出發渡海,而當地適合建築的木材不多」。

據傳統定義,維京時代是從公元793年至1066年,而蘭塞奧茲牧草地遺址則於1960年被發現,惟未知維京人定居於此地的時間有多長,專家估計可能為10年或者更短。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研究證實,遺址建於1021年。互聯網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國「武王墩墓」果蔬清單大公開!檢測確認為:梅核、栗子及甜瓜籽

2024年04月20日 14:20 最後更新:18:16

楚國「武王墩墓」項目近日有新進展,出土了梅核、栗子及甜瓜籽等果蔬產品,為研究當時飲食文化提供了線索。

「武王墩墓」漂浮物含梅核、栗子及甜瓜籽

武王墩墓是目前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考古隊員在武王墩墓的東Ⅰ槨室中發現了一批漂浮的植物遺存,其中包括梅核、栗子、甜瓜籽等果品。

這些果品被初步鑒定為漿果和乾果兩類。由於腐化和炭化等原因,漿果只留下了梅核和甜瓜籽,而栗子則保存得相對完整,並展現出仍具有彈性的特點。

CCTV圖片

CCTV圖片

從植物學考古的專業角度出發,考古專家通常將果實歸類到植物分類中的「屬」這一級。至於武王墩墓發現的栗子,專家一般不再進一步區分是板栗還是其他細分種類。

為楚國飲食文化提供線索

此前在其他楚墓的考古發現中,也曾出土過相對豐富的栗子和梅核等果品。這些發現提供了對古代楚國飲食文化的了解。在本次武王墩墓的考古發現中,甜瓜籽也被發現在果品遺物中。

CCTV圖片

CCTV圖片

果品遺物主要在東Ⅰ槨室  不同槨室或具不同功能

考古學家還注意到,果品遺物主要在東Ⅰ槨室中發現,而其他槨室則未有發現。這可能暗示不同槨室具有不同的功能,放置的文物也因此而異。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墓葬的發現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

據悉,武王墩墓位於中國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三和鎮徐窪村,自2020年開始進行考古發掘並取得多項成果。這座墓葬的發現對研究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墓葬制度以及楚國東遷後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CCTV圖片

CCTV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