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軌道上的大灣區」呼之欲出 多項規劃涉及深圳

大灣區

「軌道上的大灣區」呼之欲出 多項規劃涉及深圳
大灣區

大灣區

「軌道上的大灣區」呼之欲出 多項規劃涉及深圳

2021年10月25日 23:02

《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設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預計約為4.6萬億元,其中僅用於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就達2.2萬億元,佔比近一半。屆時,廣東軌道交通網路將更為密集,「軌道上的大灣區」呼之欲出。

「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建設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珠海至肇慶高鐵等項目,推動廣深港高鐵和廣珠城際進入廣州中心城區,研究廣州至深圳高鐵新通道,建設廣深、廣珠快捷走廊。

十三五期間

完成投資1.43萬億元

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廣東是我國國內國際運輸需求最旺盛、交通運輸方式最齊備、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最發達、服務供給最豐富、業態模式最多樣、創新動力最活躍的省份之一。

「十三五」期間,廣東全省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43萬億元,約為“十二五”時期的1.68倍,綜合交通網路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

在《規劃》出台之前,廣東已被列為「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將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極”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

十四五時期

率先形成「通道+樞紐+網路」聯動

在「十三五」的堅實基礎上,《規劃》提出「十四五」廣東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總目標:到2025年,綜合立體交通網佈局基本形成,客貨運輸服務品質顯著提升,交通運輸綜合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總體建成貫通全省、暢通國內、連接全球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要實現上述目標,‘十四五’時期,廣東要率先形成‘通道+樞紐+網路’協同聯動發展格局。」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汪鳴認為。

在新發展格局下,廣東在內外經濟雙規模、國內國際雙輻射上有豐厚的積累優勢。「十四五」時期,廣東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要進一步打通對內對外的綜合交通通道。

01總體佈局:「一中心三極點」利於廣深聯動

在通道建設上,《規劃》提出要完善「三橫四縱兩聯」省域交通主骨架,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要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汕頭、湛江、韶關為極點的「一中心三極點」綜合交通樞紐佈局。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鬍剛分析,相比以前,「一中心三極點」的總體佈局有兩方面的變化。“一是將深圳與廣州並列為中心,二是將韶關提升為第三極點。”

在早前的規劃中,廣東更突出廣州的中心位置,廣州是全省、華南地區唯一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而此次《規劃》將深圳與廣州並列,肯定了深圳在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的重要性,也有利於廣深兩座城市間的聯動。

至於此輪提升韶關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從近幾年的高鐵線路建設規劃有跡可循。韶關位於廣東最北面,原本就處在京廣線上,近年來又規划了與江西贛州、湖南永州之間的高速鐵路,交通樞紐作用日益顯著。「這樣佈局交通樞紐的目的,就是想通過強化樞紐之間、樞紐與線網之間協同銜接,促進資源在區域內高效流通和優化配置,輻射帶動各地區共同發展。」胡剛說。

02高速公路:2025年出省高速路達36條

高速公路方面,《規劃》提出加快建設出省通道,要加快南雄至信豐、梅州至武平、湛江至南寧、化州至北流等出省通道建設,到2025年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達36條(通福建6條,通江西7條,通湖南6條,通廣西11條,通海南1條,通香港3條,通澳門2條),高速公路對外聯通能力進一步增強。

03空港建設:深圳第二機場定了,強化區域航空樞紐機場功能

《規劃》提出,加強深圳寶安機場與惠州機場快速軌道交通連通,強化惠州機場承擔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數據顯示,去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超3791萬人次,位居國內第3名,也是國內前十大機場中唯一不虧損的機場。有研究認為,目前深圳機場的地理位置和空間對深圳機場成為樞紐機場有一定限制。根據此前規劃,惠州機場將建設幹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這意味著,深圳不再局限於城市自有空間範圍之內分配資源,而以區域視野、城市群視角配置資源。廣東正加快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此次惠州機場承擔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再次被明確,對於深圳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強化區域航空樞紐機場功能有重要意義。

04快貨物流:「12312」出行交通圈助力客流物流互聯互通

要強化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規劃》提出基本建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胡剛認為,在交通出行和快貨物流上發力,體現出廣東對客流、貨流愈發重視。

客、貨流的加速流通,將對廣東省經濟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對於加工工業和現代製造業發達的廣東來說,交通物流是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建設,將助力廣東省內產業客流、物流、商流、資金流等互聯互通,助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05綠色出行:推動氫能源公交等發展

在汪鳴看來,交通運輸是碳排放規模較大的重要領域之一,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既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廣東是全國工業第一大省、創新第一強省,工業生產多項指標高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在推動交通運輸裝備更新升級,實現燃油效率提升,加強新能源替代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規劃》提出,要制定交通運輸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大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在運輸裝備中的應用,推動氫能源公交、氫能源軌道交通和電動汽車、LNG動力船舶發展,加快LNG動力船舶應用及內河LNG加註站佈局建設。

06運輸服務:拓展無人車城市配送場景

適應客貨運輸需求特徵變化,《規劃》支持運輸企業加快業態模式創新,豐富運輸服務體系。支持開展「門到門、點到點」的一段式城際客運和農村響應式客運等定製化出行服務,引導共享交通規範發展,支持廣州、深圳等地探索開展“空中的士”等城市通勤新模式。鼓勵定製物流、共享物流、冷鏈快遞、即時直遞等發展。拓展無人機、無人車的城市配送應用場景,研究利用城市地下交通空間發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鼓勵優勢企業整合交通科技產業鏈資源,以開放數據、開放平台、開放場景,培育交通科技產業生態圈。

07軌道交通: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發力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成為此次《規劃》的一大重點。廣東此前一直籌劃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2020年以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4個城市的運營里程超過1000公里,粵港澳大灣區一度成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最發達的區域之一。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批複,「軌道上的大灣區」從藍圖駛向現實。

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4極,在國家綜合交通佈局中有重要作為。為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規劃》提出以強化極點聯繫、聯通珠江口兩岸、連接內地與港澳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等級公路為骨幹的大灣區快速交通網,加快1小時生活圈成形。

08交通銜接:支持澳門融入國家鐵路網路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程加快,珠江東西兩岸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就目前來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已經起到了很好的聯通作用。在業內人士看來,珠江東西岸產業特點各不相同,推動珠江口兩岸互聯互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兩岸產業建立更多聯繫,提升全省整體產業集群的輻射力度。

除了「硬聯通」,還要發力“軟聯通”。《規劃》提出要加強內地與港澳交通銜接。加快深圳東部過境公路建設,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提升香港與深圳交通聯通水平。推動實現內地高鐵、城際鐵路與澳門輕軌在珠海站、橫琴站便捷銜接,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連接通道與廣珠城際鐵路在珠海站內連接,支持澳門融入國家鐵路網路。

09快捷走廊:將建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建設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珠海至肇慶高鐵等項目,推動廣深港高鐵和廣珠城際進入廣州中心城區,研究廣州至深圳高鐵新通道,建設廣深、廣珠快捷走廊。

同時,廣東還將加快構建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佛肇城際-佛莞城際-莞惠城際、肇順南城際-中南虎城際-塘廈至龍崗城際等3條橫向鐵路通道。結合深圳至江門鐵路同步建設廣珠城際鐵路中山聯絡線,形成珠海經南沙至深圳的環珠江口直連鐵路通道。

歐陽長城表示,未來,軌道交通發揮的作用將超過其他交通。未來大灣區之內軌道交通預計會形成「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總體目標。“總體目標的核心,是促進大灣區內生產要素、生活要素、環境要素通過軌道交通實現快速自由流動,最終實現由交通一體化向產業一體化、生活一體化。”

他判斷,未來大灣區範圍內,城際鐵路將實現公交化運營,各城市居民可以在各城市節點、中心城市之間自由往來。同時,灣區之內各城市通過城際和軌道網將實現在一小時左右到達主要的對外的國際樞紐或者重要的陸路樞紐,實現同質化交通樞紐提供的出行便利。

不僅加強內部聯通,《規劃》還提出,擴大高標準鐵路覆蓋範圍,使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其他城市群,使粵港澳大灣區與長三角、京津冀、成渝之間形成「雙通道」格局。

如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形成融合發展的關係,歐陽長城認為,首先要建立健全大灣區軌道交通協調機制,機制包括政府、企業與行業三個層面。其次還要建立大灣區之內的統一技術標準,搭建大灣區互聯互通的線網規劃。

010深珠攜手:伶仃洋通道規劃加速

為進一步推動珠江口兩岸融合,要完善跨珠江口通道佈局。《規劃》提出加快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蓮花山通道等公路通道建設,同步完善兩岸配套集散道路。推進深圳至江門鐵路、佛莞城際鐵路、中南虎城際鐵路等鐵路通道建設,研究論證以鐵路功能為主的伶仃洋通道,謀劃深圳至中山城際鐵路。

珠江東西兩岸的聯通問題,既有的過江通道無法滿足跨珠江口日益增長的客貨運需求,《規劃》亦做出了針對性佈局,提出了新的解題之法。

伶仃洋通道一直備受關注。2020年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珠海將攜手深圳推進伶仃洋通道規劃。同年,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也發佈《深珠(伶仃洋)通道前海銜接規劃研究》的項目中標公示,明確深圳側的走向,未來有望30分鐘從深圳前海直達珠海。

目前,珠江口東岸、西岸目前尚缺乏更多交通連接渠道,深圳與珠海直線距離不到50公里,但駕車需要約兩個小時。

根據規劃,深珠通道是連接珠海與深圳的一條跨海大橋,選址位於港珠澳大橋與深中通道之間,將承擔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兩種功能。通道起於深圳,跨越伶仃洋至珠海,向西延伸至台山、陽江。

有市民關注到,港珠澳大橋若聯通深圳,伶仃洋通道建設是否有意義?有業內人士指出,伶仃洋通道相較港珠澳大橋約近20公里,且後者以鐵路功能為主。

如果說深中通道是珠江口跨海的 「內環通道」,港珠澳大橋是珠江兩岸的“外環通道”,那麼位處中間的深珠通道則可看作“中環通道”,為大灣區互聯互通新增想像。

▲圖片來源:珠海發佈

往下看更多文章

宣傳香港人才樞紐獨特優勢 人才辦5月初舉行高峰會

2024年04月23日 14:33 最後更新:23:05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將於5月7至8日在會展舉行「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並會同步舉行「機遇匯人才博覽展」。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主持記者會。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總監劉鎮漢表示,希望透過高峰會宣傳香港作為人才樞紐的獨特優勢、及推動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及合作。活動邀請20多名來自本地、大灣區、世界各地的政商界人士,分享國際就業市場、人才流動趨勢,探討人才交流及合作機遇等,活動免費入場。

人才辦將於博覽展設展示區,介紹香港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機遇、各人才入境計劃和人才辦的支援服務,並由抵港人才分享落戶香港的經驗。博覽展預計有近百間公私營機構參展,包括投資推廣署、機管局和醫管局等。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才辦總監劉鎮漢(右三)與部分參展機構代表和來港人才合照。 政府新聞處圖片

劉鎮漢表示,過去一年來港的人才主要從事金融、科技、商貿工作,又說本身有家庭的人才,最關注香港的教育,其次是就業機會及住屋需要。他表示,人才辦有不同的合作夥伴,可以協助解決不同需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