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聽過「何不食肉糜」,典故出自晉惠帝司馬衷。當他接到報告指「天下荒飢,百姓餓死」時,他反問:「何不食肉糜?」,即是全天下的人都沒飯吃了,就反問為甚麼不吃肉粥?這個語出驚人的反智回應,令不少後人都指惠帝「弱智」。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除了晉代的司馬衷,漢代呂后專政時期的劉盈以及明代的朱允炆都叫「惠帝」,他們在位時都平庸無能。為何「惠帝」總與無能扯上關係?那就要由「諡號」說起。

我們經常聽到的「漢武帝」、「魏文帝」、「晉惠帝」、「孝景帝」等等,這些尊稱都是他們的諡號。在古代,當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後世會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是為諡號。立諡制度的早於周代中期,後世為周公旦和太公望制諡,其後王室制定諡號就以《逸周書·諡法解》為綱。到了秦代時期一度棄用制諡,漢代時期恢復,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設立「大鴻臚」,其中職責就是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

漢魏叢書《逸周書·諡法解》局部 (網上圖片)

漢魏叢書《逸周書·諡法解》局部 (網上圖片)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而沒有「惡諡」。以善惡為準的諡號始於周厲王暴政,最終被諡為「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扶邪違正」,同樣冠以「厲」稱的還有三國時期的益壽厲侯于禁。

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主要分為用以表揚的「上諡」,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下諡」就即屬批評類,有厲、幽、暢、煬,另外還有沖、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後世再冠以朝代開首來畫分他們。

那我們所指的諡號「惠」,一般泛指平庸、無政治才能的皇帝。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到了唐宋,諡法逐步演變發展,封建帝王會尊大諡以滿足虛榮心,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由女皇帝武則天以後,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數諡號的舊例,更開創皇帝生前疊加「尊號」諡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這也可以了解到為什麼到了唐宋之後,我們會稱李隆基為「唐玄宗」、朱棣為「明成祖」了。因為他們的尊號及諡號超級長,難記到爆。比如宋徽宗諡號:「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又比如清代慈禧太后,其「徽號」(即是皇后版的「尊號」)每逢慶典都累加,最後積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達16字,而她的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共23字諡。

慈禧影相時,掛上徽號長得要用橫額才可 (網上圖片)

慈禧影相時,掛上徽號長得要用橫額才可 (網上圖片)

以上諡號隔著屏幕齋睇都頭暈,更何況去讀去記。由於不便後世稱呼,所以便以廟號稱呼他們。到了明清以降,我們多以「年號」來稱呼帝王,因為比廟號來得更清楚,例如明代的成祖我們會稱為「永樂帝」,清代的例子就更多,如「康熙」、「雍正」、「乾隆」、「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