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人員日前於四川省眉山市的「江口沉銀遺址」,自岷江中打撈出大量金銀文物,證實明末清初時期盤踞蜀地的「西王」張獻忠的確有財寶沉於岷江中。

打撈出水的半截金封冊(網上圖片)

打撈出水的半截金封冊(網上圖片)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號稱「八大王」。1644年他率部眾攻破四川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史稱「西王」。

更多相片
打撈出水的半截金封冊(網上圖片)

中國考古人員日前於四川省眉山市的「江口沉銀遺址」,自岷江中打撈出大量金銀文物,證實明末清初時期盤踞蜀地的「西王」張獻忠的確有財寶沉於岷江中。

網上圖片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號稱「八大王」。1644年他率部眾攻破四川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史稱「西王」。

網上圖片

張獻忠出身貧寒,初從軍籍,擔任過捕快、下級軍吏。1630年他參加農民起義,之後輾轉投靠不同的民變首領,曾投入「闖王」高迎祥旗下,與李自成一起被號「闖將」。

刻有「西王賞功」的金、銀幣(網上圖片)

張獻忠入川後搜刮大量金銀財寶,但未享多久皇帝福氣,就要面對南下的清軍,1646年他與清軍在鳳凰山戰鬥時被箭射死,他的財寶去向幾百年來一直成謎。據《蜀碧》和《彭山縣志》記載,張獻忠當時在江口鎮戰敗,戰船被燒沉,船上金銀財寶沉入岷江中。而《蜀警錄》則指,張獻忠臨死將搜羅到的金銀沉入江中。

打撈出水的銀器(網上圖片)

另外,民間流傳張獻忠「屠川」或「屠蜀」的恐怖事件,指他入川時掀起一股腥風血雨,為了斂聚財富,大肆屠殺當地百姓,以致當時蜀地人口大減。亦有一說指,清軍入關後,為消滅張獻忠,才將屠殺的罪名嫁禍於他。

金封冊(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

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網上圖片)

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張獻忠出身貧寒,初從軍籍,擔任過捕快、下級軍吏。1630年他參加農民起義,之後輾轉投靠不同的民變首領,曾投入「闖王」高迎祥旗下,與李自成一起被號「闖將」。

張獻忠作戰勇敢,足智多謀,康熙年間的《陝西通志》中就記載他「臨戰輒先登,於是眾服其勇」。後來與李自成意見不合,分道揚鑣,李自成攻黃河流域,他則率部攻長江流域。至1643年張獻忠佔據湖南全省和湖北省南部。次年便攻入四川,定都成都,建「大西」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張獻忠入川後搜刮大量金銀財寶,但未享多久皇帝福氣,就要面對南下的清軍,1646年他與清軍在鳳凰山戰鬥時被箭射死,他的財寶去向幾百年來一直成謎。據《蜀碧》和《彭山縣志》記載,張獻忠當時在江口鎮戰敗,戰船被燒沉,船上金銀財寶沉入岷江中。而《蜀警錄》則指,張獻忠臨死將搜羅到的金銀沉入江中。

張獻忠戰死的江口鎮古時是一個碼頭,去年12月,中國考古專家將此地定為「江口沉銀遺址」。近日考古人員從江中打撈出的文物包括重50兩、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刻有「西王賞功」的金銀幣,還有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金封冊」,證明「西王」張獻忠的財富極有可能就藏在岷江底。

刻有「西王賞功」的金、銀幣(網上圖片)

刻有「西王賞功」的金、銀幣(網上圖片)

另外,民間流傳張獻忠「屠川」或「屠蜀」的恐怖事件,指他入川時掀起一股腥風血雨,為了斂聚財富,大肆屠殺當地百姓,以致當時蜀地人口大減。亦有一說指,清軍入關後,為消滅張獻忠,才將屠殺的罪名嫁禍於他。

打撈出水的銀器(網上圖片)

打撈出水的銀器(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

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網上圖片)

刻有「大西」年號的銀錠(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

金封冊(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