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以智庫研究人員身份出選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他認為,智庫與立法會實際上一脈相承,港府現在的政策,如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都是源於團結香港基金以往的研究。

黃元山稱香港仍有優勢,但已愈來愈小。

黃元山稱香港仍有優勢,但已愈來愈小。

他表示若能當選,將大力推動港深「一區兩園」及本地都市化的發展。

黃元山做過不少房屋問題的研究報告,他說,港府之前說整體需要土地4800公頃,之後增至6200公頃,但6年前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已指出,實際上9000公頃才足夠,即3個沙田新市鎮的面積,香港最後一個新市鎮東涌,已是十多年前開發。

黃元山認為,土地開發不單是居住,更是產業多元化的條件,以往規劃太小、推進太慢。如洪水橋、新界東北,已是90年代提出,但一直沒有推,以至只剩下啟德和將軍澳的「櫃桶底地。」而把公園變住宅地,只會令居住環境更差,大規模都市化才是出路。

黃元山出席香港江蘇社團總會、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和滬港經濟發展協會合辦的候選人見面會。

黃元山出席香港江蘇社團總會、香港浙江省同鄉會聯合會和滬港經濟發展協會合辦的候選人見面會。

解決燃眉之急,如達到公屋輪候3年上樓的目標,黃元山拍了短片放在Facebook,解說簡化官僚程序,把原規劃6年至10年的公屋地提前至5年內可用,令未來5年新落成單位達12萬個,就可達到3年上樓的目標。然而,6年至10年的用地要補充,這就需要大規模都市化。

不少意見認為都市化破壞環境,黃元山表示,香港的綠化比例比內地及東南亞都高,香港高度發展區域佔整體土地面積逾20%,深圳是50%,新加坡更高達70%,香港比例仍然很低。

除了住大一點,更重要是更大的舞台,黃元山與北京、深圳智庫合作完成《港深生科合作研究報告》,建議實現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即深圳河套兩岸,香港落馬洲河套區,與深圳福田園區,共同組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企業在落馬洲河套區,就獲得如深圳福田河套區的地位,例如市場准入等,內地企業若在福田河套園區設立,即獲得香港的知識產權認證等。

黃元山出席紡織及製衣業界「立法會選委會界別候選人見面會」

黃元山出席紡織及製衣業界「立法會選委會界別候選人見面會」

黃元山說,香港的醫學和生物科技研究有優勢,目前北京生物科研產值較深圳高,深圳一直想追上,結合香港的優勢,可助深圳「彎道超車」,此外,香港也可以助河套區的企業打入國際。

黃元山說,中環不少資金投資生物科技,但都投到內地去,不投在香港機構和企業,原因就是回報,中環資金投資內地企業,因這些企業能進入內地市場,若制度上能突破,香港科研成果能在河套落地,就可以吸引資金。

香港仍面向國際,但他說,優勢已愈來愈小,須盡快把握機會,香港要發展下游產值,推動科研成果進入內地市場,才可提高本地生產總值,這方面北部都會區有助促進,另一方面要加大上游基礎科研產業。黃元山說,擴展舞台,市民才有更多出路。

詳細候選人名單請參閱: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