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鄧家彪:龍年新春,淺談港人幸福感

博客文章

鄧家彪:龍年新春,淺談港人幸福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鄧家彪:龍年新春,淺談港人幸福感

2024年02月14日 11:30 最後更新:11:42

近日,「美斯事件」弄致全城失望,全港市民由「熱情迎合」到「慘遭辜負」,實在世事難料。事件的其中一個反思是:「幸福」是雙向奔赴的,既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也不是揮霍消費、高價贖得。幸福是誠心誠意而奮鬥可達的。港人精神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同步提振,把港人和香港導向追求幸福的「幸福感」正是兩者結合的金鎖匙。筆者擔任智庫「治港新政」的召集人,希望透過研討活動和政策調研,為確立和促進香港整體「幸福感」而工作,在此分享淺談。

人生苦樂相依,佛祖釋迦牟尼說人有「八苦」, 孟子說人有「三樂」,不過談到「幸福」就不是容易解釋的事,特別對於香港人來說,黑暴、疫情、親友離散、經濟低迷⋯⋯確實有些吃不消。李家超特首去年發表《施政報告》時就大談他自己對幸福的看法,李特首指不同時期對幸福有不同追求,認為幸福不一定要追求物質,而是要擴闊視野,發展多元興趣;而政府亦會聆聽市民意見,推出措施回應市民訴求,增加市民的幸福感。

套在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把李特首的幸福論再解讀,這樣香港市民的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還得先保障好、然後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根據樂施會2023年香港貧窮狀況報告,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第一季度的香港整體貧窮率為20%,逾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疫情前後的貧富差距,更由2019年的34.3倍,進一步擴大至逾57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問題來了,處於貧窮狀態是否等同生理及安全需求未能滿足?再者生理需求除了溫飽問題,還有清新的空氣,親密的家庭生活等等,安全需求也不僅僅是有瓦遮頭、精神健康等等,所以需求層次理論只能作參考,不足以支撐及解讀香港人的「幸福」元素。

「治港新政」在早前公佈有關香港人三感(安全感、獲得感及幸福感)的初步調查,並表示會以2015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感」展開系統性研究,並持續做具科學性抽樣調查的民調,量度市民「三感」變化,最終希望政府以「三感」作為制定政策時的「座標」,而希望大眾也會以「三感」的提升度作為評估特區政府的施政表現的績效評估。根據初步的問卷調查結果,與安全感及獲得感相關的問題中,超過五成市民認同港人基本生活有足夠保障,但是亦有逾八成人覺得香港貧富差距嚴重,而不同年齡層的評分也有明顯的區別,年輕人的「三感」偏低值得注意。

在今年一月下旬舉辦的「結伴建社區 成就好價值」 社區精神健康交流會,作為「治港新政」推展「三感」年度工作的頭炮活動得到熱烈迴響,到場參與的嘉賓來自不同的專業界別,涵蓋社福界、醫學界、教育界、法律界等,更有逾30位區議員、3位區議會主席(九龍城、油尖旺及深水埗)出席,場面熱鬧。分享嘉賓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不同指標量度均顯示,本港精神健康狀況十分嚴峻,尤其過去3年疫情均對不同年齡層人士帶來挑戰,有人焦慮,有人抑鬱;至於學童方面,他指任何人亦可突然面對情緒挑戰,譬如老年人亦會出現相關問題,如抵抗力不夠強,踏入新環境時很容易會出現情緒問題,所以社區及家長要做好辨識工作,他希望民政專員、區議員能夠多反映區內面對的挑戰。林主席指出自己出任委員會主席至今,學校轉介的個案不足一百個,至於自殺輕身的學童中,大部分亦沒有精神病、家庭暴力、學業差問題,認為社區、家長都要做好辨識工作。他提到現時約有210間中學參與了「醫、社、教」活動,當中有醫生、社工、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會用合作平台為學生支援。

同場的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亦指出,學童自殺人數比以前高,10個自殺學童,當中有70%是未有被系統預早辨識,認為除了專注服務提升,政府還需要讓學童有幸福感。他表示,每次看到學童的遺書,很多都是面對家庭、人際關係等問題,若社會能給予更多的空間,問題或許會扭轉,提醒家長不應把自己未實現的心願強加在學生身上。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醫生從醫學角度分享「開心」的感覺是怎樣產生的並鼓勵大家多運動,有需要也可以考慮吃點巧克力。健康促進學校諮詢委員會主席龐愛蘭提出關鍵在於有夢想、重視家庭、應用科技,她主張社區推廣「幸福家庭」,具體每天至少安排15分鐘放下手提與家人進行真正的交流。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沙田)中心主任趙皓頤女士分享了她難忘的青年個案,說明了家庭、社區及專業人士協作的重要性,她也提醒社會大眾除了關注別人也要關注自己的情緒。

金龍已臨,祝願香港人人幸福!笑口常開!

立法會議員/治港新政召集人 鄧家彪




來論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想不到「黑暴」分子行動咁專業

2024年05月02日 16:12 最後更新:16:27

鄭憶路 / 時事評論員

2019年「黑暴」期間,暴徒在香港策動了連場暴亂,在市面上打砸搶燒,對港鐵等設施肆意破壞,針對警員以及不同意見市民進行暴力襲擊,製造了大量「血案」,當時不少評論已指暴徒的行徑已經失控,如果不及時遏止,隨時會演變成恐怖活動,當時被一些反對派報章稱為「危言聳聽」。

但隨著「屠龍小隊」成員涉串謀殺警案開審,隨著愈來愈多真相披露,市民不禁驚嘆,這班黑暴分子竟然喪心病狂的涉嫌策劃在香港鬧市發動恐怖襲擊,其行動之「專業」,武器之「精良」,圖謀之泯滅人性,令人髮指之餘,亦表明恐怖襲擊離香港市民其實只是一步之遙,香港遭受恐襲絕非是危言聳聽,而是差一點就成事。如果不是警方在恐襲前夕成功搗破其武器庫,將暴徒繩之以法,2019年12月8日灣仔鬧市早已變成血肉「修羅場」,香港早已跌入萬劫不復境地。

「屠龍小隊」領導者黃振強近日在庭上的證供,讓市民清楚看到這個「黑暴」組織惡行。該組織於2019年8月25日成立,由荃灣示威群組演變而來。暴徒此前在荃灣二坡坊策動暴亂,最令外界側目的是當日有一班全副武裝暴徒,不但到處破壞,更與現場警方的「速龍小隊」多番相持,甚至故意攻擊「速龍小隊」成員,其凶暴引起了各界關注。

「速龍小隊」全稱特別戰術小隊,屬於準軍事化的特遣防暴警察,責任為大型事件中防暴,主要在警察機動部隊行動被嚴重阻礙時才出動,以迅速的手法移除障礙,執行鎖定及拘捕行動,屬於警方精銳的防暴小隊。在荃灣暴亂中,一眾暴徒竟然敢公然與「速龍小隊」抗衡。隨即令幕後大台另眼相看,及後更組織有關成員成立所謂「屠龍小隊」,意即「連警方速龍小隊都可以屠殺」。

「屠龍小隊」與一般暴徒不同,他們有全副裝備,成員都是訓練有素,孔武有力,甚至是經過專業的格鬥及武器培訓。最令人驚訝的是,該組織更具有發動恐怖襲擊的計劃、能力和裝備。據案中證人披露,該組織成立後就開始籌備發動大型恐襲,被告黃振強和另一主腦更一直在策劃及準備,在Telegram群組更以「滅龍」為名,成員之間以暗語溝通,例如以「眼鏡」代表手槍和長槍,「20kg」即代表20公斤炸藥,都是準備殺害警員的武器。

根據庭上公開資料,「屠龍小隊」最後決定在2019年12月8日,「民陣」在港島舉辦遊行期間,發動驚天恐襲。其計劃是先在遊行途中的軒尼詩道英皇中心周邊設置一大一小兩個炸彈,暴徒在遊行期間會先引爆小炸彈製造現場混亂,目的是引來大批警員現場,接著再引爆另一個巨型炸彈,該彈藥的威力達到400米半徑,相當於13個維園,差不多可「全覆蓋」整個長洲,炸彈內更藏有鐵釘,足以對附近的樓宇、民居和油站造成無差別嚴重攻擊。同時,暴徒更會在附近高樓部署槍手,針對現場警員進行「屠殺」。整個計劃的目的就是要製造一場巨大傷亡的「血案」,並對警員進行大規模「屠殺」。

這樣一場行動已經不是一般衝擊和破壞,而是名副其實恐怖襲擊,志在殺警,並且製造大量無辜市民傷亡,符合國際社會對恐怖襲擊的定義,其內容更類似2013年發生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最令人驚愕的是,在香港要發動一場恐怖襲擊並不容易,參與者需要有專業的部署,有各種重型武器及設備,更要在香港運入足以製造大型炸彈的材料,暴徒更要有相關技術,條件缺一不可。

黃振強在作供時曾指汽油彈是他們最大的支出,「每100支計埋運費,要10幾萬港幣」云云,但問題是他們打算在香港發動恐襲,絕不是幾個汽油彈就足夠,而是要有大量武器及炸彈,這些都是費用不菲,更不是想買就能買,背後必定有幕後勢力在安排及支援。黃振強亦承認,「屠龍小隊」成員曾到台灣等地接受軍訓,費用全免、包食宿、有一名退伍軍人為他們訓練,這亦解釋到「屠龍小隊」何以有能力策劃一場鬧市恐襲。

現在回想過來,這場恐襲其實不無成功機會,原因是暴徒行動相當專業,計劃周詳,而且各種武器及炸彈亦已準備妥當,如果在遊行途中發生巨大爆炸案,所造成傷亡將不堪設想,屆時香港的局勢必將一發不可收拾,這正是暴徒及幕後勢力希望達到目的。

最終警方在恐襲前,憑著精準情報在多處檢獲槍械及炸彈,7名暴徒更被控《反恐條例》中「串謀提供或籌集財產以作出恐怖主義行為」等罪,成功將這場恐襲消弭於無形。恐襲雖未發生,但對香港已經發出了嚴峻警號:香港確實存在恐怖襲擊風險,過去香港社會總是認為恐襲、間諜只是電影才有,惟在「黑暴」期間,這些離香港市民其實只是一步之遙。更重要的是,黑暴分子行動如此專業,說明其背後有幕後大台以至外部勢力在支援策動,鼓動「黑暴」分子在香港策動驚天恐襲,「屠龍小隊」的暴行,足以表明外部勢力對香港的威脅和禍害,更說明香港社會對於國家安全必須警鐘長鳴,紮緊籬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