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秦始皇陵又有重大發現!陪葬大墓新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歷史長河

秦始皇陵又有重大發現!陪葬大墓新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秦始皇陵又有重大發現!陪葬大墓新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2022年01月26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24日 15:38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的秦始皇陵是秦朝始皇帝的陵墓,是最讓盜墓賊記掛的三大皇陵之一(其他兩座是漢茂陵、唐乾陵),因為陪葬品甚豐!當然,也成為考古學家們最感興趣的地方,尤其是中國帝王第一陵墓的秦陵!

那些當年昂貴的陪葬品今日成為珍稀的出土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物,也成為科學家的研究標本。任何考古新發現都令人興奮。

更多相片
秦陵西側陪葬大墓(QLCM1)是目前發現秦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葬墓。(圖片:秦陵博物院)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的秦始皇陵是秦朝始皇帝的陵墓,是最讓盜墓賊記掛的三大皇陵之一(其他兩座是漢茂陵、唐乾陵),因為陪葬品甚豐!當然,也成為考古學家們最感興趣的地方,尤其是中國帝王第一陵墓的秦陵!

這件已修復的器物造型生動,貌似小鹿,呈臥姿狀,大耳上揚,一副警覺的樣子。(網上圖片)

近日,陝西省秦始皇陵博物院公布了2021年最新的考古成果,專家在秦始皇陵又有新發現:秦陵西側陪葬大墓(QLCM1)中的北墓道和兩個陪葬坑裡,發掘出一批新的秦代文物,並對部分出土器物進行室內修復。

已修復的金銀駱駝,是目前中國國內最早的單體金、銀駱駝。(網上圖片)

新發掘出的文物包括三個車馬陪葬坑、15個一組的編鐘、大量小型樂舞百戲、動物等形象的金銀銅俑,都顯示出當時貴族的奢華生活,同時亦反映出墓主與秦始皇的關係密切。

已修復的小型銅俑,跽姿狀,頭戴冠,雙手捧物,表情肅穆。(網上圖片)

而經專家完整修復的器物有金駱駝、銀駱駝、金舞䄂俑、鑲嵌琉璃的銅扁壺、玉鼎、銀盒、銀騎馬俑、銀獵犬、鎏金銅鋪首等。

已修復的鑲嵌琉璃的銅扁壺。(網上圖片)

專家猜測,已修復的金駱駝、銀駱駝、金舞䄂俑、鑲嵌琉璃的銅扁壺,這些帶有西域風情的文物,或能證明中國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前,與西域國家已有聯繫,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依據。

7號陪葬墓中的青銅水禽。(網上圖片)

是次對秦陵的發掘並非首次。早在2001年8月,考古學家便從7號陪葬墓中清理出46件青銅水禽,包括雁20件、鵝20件、鶴6件。加上今次所發掘到的編鐘、樂舞百戲的金銀銅俑,讓後世的我們能想像到一場由百戲俑人彈奏美妙樂韻下,水禽和仙鶴悠閒自在、翩翩起舞的地下音樂會。

秦陵西側陪葬大墓(QLCM1)是目前發現秦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葬墓。(圖片:秦陵博物院)

秦陵西側陪葬大墓(QLCM1)是目前發現秦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葬墓。(圖片:秦陵博物院)

近日,陝西省秦始皇陵博物院公布了2021年最新的考古成果,專家在秦始皇陵又有新發現:秦陵西側陪葬大墓(QLCM1)中的北墓道和兩個陪葬坑裡,發掘出一批新的秦代文物,並對部分出土器物進行室內修復。

這件已修復的器物造型生動,貌似小鹿,呈臥姿狀,大耳上揚,一副警覺的樣子。(網上圖片)

這件已修復的器物造型生動,貌似小鹿,呈臥姿狀,大耳上揚,一副警覺的樣子。(網上圖片)

新發掘出的文物包括三個車馬陪葬坑、15個一組的編鐘、大量小型樂舞百戲、動物等形象的金銀銅俑,都顯示出當時貴族的奢華生活,同時亦反映出墓主與秦始皇的關係密切。

已修復的金銀駱駝,是目前中國國內最早的單體金、銀駱駝。(網上圖片)

已修復的金銀駱駝,是目前中國國內最早的單體金、銀駱駝。(網上圖片)

而經專家完整修復的器物有金駱駝、銀駱駝、金舞䄂俑、鑲嵌琉璃的銅扁壺、玉鼎、銀盒、銀騎馬俑、銀獵犬、鎏金銅鋪首等。

已修復的小型銅俑,跽姿狀,頭戴冠,雙手捧物,表情肅穆。(網上圖片)

已修復的小型銅俑,跽姿狀,頭戴冠,雙手捧物,表情肅穆。(網上圖片)

專家猜測,已修復的金駱駝、銀駱駝、金舞䄂俑、鑲嵌琉璃的銅扁壺,這些帶有西域風情的文物,或能證明中國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前,與西域國家已有聯繫,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依據。

已修復的鑲嵌琉璃的銅扁壺。(網上圖片)

已修復的鑲嵌琉璃的銅扁壺。(網上圖片)

是次對秦陵的發掘並非首次。早在2001年8月,考古學家便從7號陪葬墓中清理出46件青銅水禽,包括雁20件、鵝20件、鶴6件。加上今次所發掘到的編鐘、樂舞百戲的金銀銅俑,讓後世的我們能想像到一場由百戲俑人彈奏美妙樂韻下,水禽和仙鶴悠閒自在、翩翩起舞的地下音樂會。

7號陪葬墓中的青銅水禽。(網上圖片)

7號陪葬墓中的青銅水禽。(網上圖片)

這一系列文物讓我們看到秦始皇不但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政治家,亦有可能是一個樂韻舞蹈的愛好者。

隨著對秦始皇陵越來越多的發掘,彷彿我們離神秘的大秦帝國又近一步。期待秦陵有更多的新發現!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失明欲見太陽 「扣盤捫燭」誤認長笛為太陽

2024年04月26日 20:00

「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宋朝蘇軾所寫的《日喻》,當中有言:「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從前,有戶人家生下一個男嬰。本應是天大的喜事,卻沒想到這名男嬰出生時雙目就失明了。家人雖感到惋惜,卻不因此而薄待小男孩,反而對他更為疼愛。因此,就算男孩從未見過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感到氣餒。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男孩漫步於大街小巷中。熠耀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照得他心中暖洋洋的。當時的他還不知道太陽的存在,所以他便隨便向一名路人問道:「今天天氣怎麼那麼暖和啊?」路過的人聽到便如實回答:「那是因為今天陽光普照吧!」聽過路人的回覆後,男孩平生第一次在心中萌生出如此強烈的願望:想知道太陽是怎麼樣的。於是,他向前摸索了幾步,再次攔住了一個過路人問道:「我眼睛看不見,你可以告訴我太陽是怎麽樣的嗎?」過路人心裡感到奇怪,但因看到男孩呆滯的眼神,還是盡力地描述太陽的模樣:「太陽呀,形狀就像個銅盤吧!」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民國大銅盤。(網上圖片)

男孩得到想要的答案後,便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還沒等到他回家,他的家人便聽到他焦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快給我一個銅盤!」銅盤拿到手後,他便用手敲打了兩下。銅盤錚錚作響,只見他聽到銅盤發出的當當響聲後就高興地喊道:「我聽見太陽了!我聽見太陽了!」周圍的人都不禁楞了一下,隨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其中一個人笑著對他說:「那是敲銅盤的聲音,太陽可不會發出聲音呢!」男孩聽了,懊喪地問道:「那……太陽究竟是什麽樣子呢?」那個人告訴他:「太陽之所以是太陽,是因為它會發光,就像蠟燭一樣!」於是男孩馬上又讓家人找出一根蠟燭。他把蠟燭從上到下摸了個遍,邊摸還邊想著:這下我終於知道太陽長什麼樣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之後過了好幾日,男孩無意中碰到一根長笛。他隨手一摸,然後又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喊道:「我又摸到太陽了!」

後人據此提煉出「扣盤捫燭」這個成語,比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