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何必須堅持「動態清零」?權威解讀:中國不會成「免疫窪地」

博客文章

為何必須堅持「動態清零」?權威解讀:中國不會成「免疫窪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為何必須堅持「動態清零」?權威解讀:中國不會成「免疫窪地」

2022年02月07日 12:11 最後更新:12:16

自去年11月開始,新冠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快速蔓延,多國流行病學數據提示,奧密克戎的傳播能力較其他變異株有所增強,並出現了一定的免疫逃逸現像,這也給中國的疫情防控帶來巨大壓力。面對新挑戰,中國現行的「動態清零」政策能否持續,又是否可行?

中國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中國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對此,中國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近期在接受凰鳯衛視專訪時明確指出,「動態清零」不等於追求零感染,關鍵在於快速發現快速處置。

梁萬年:「一旦被感染,我們能夠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動態清零’也不等於零容忍。我們零容忍的是什麼呢?就是說你一旦發現有病例,你的作為慢,動作不夠快、措施不落實,那個是不容許的。」

梁萬年還指出,儘管奧密克戎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相較德爾塔毒株較低,但相較普通流感仍然較高,此外,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期,病毒也在不斷變異,因此,絕不能夠掉以輕心,仍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

梁萬年:「這個疾病必須認識到它的傳播速度快,它的受感染人群多,那麼它就很容易造成絕對數的重症乃至死亡的增加,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鳳凰衛視:「我們知道,在‘動態清零’的政策之下,內地還是出現了斷斷續續的疫情,包括近期可能是一個多點散髮的狀態,所以總體上來說您怎麼評價「動態清零」的政策效果?」

梁萬年:「中國的內地經過了幾十起的疫情,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就能在最長潛伏期左右把疫情有效地遏制住,使它不出現連續性的傳播,它就起到作用了。」

在內地,疫苗的接種率已經超過80%,本地感染總體較少,但正因如此,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無法建立免疫屏障,反而會成為全球免疫窪地。對此梁萬年指出,中國疫苗接種率高,已經具備較高的主動免疫能力,而且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因此所謂免疫「窪地」、沒有免疫的假設都是不成立的。

梁萬年:「我們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的一種抗疫的理念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我們不能眼看著它的傳播力這麼快,而且還會導致重症和死亡。所以說(致病率)低是和德爾塔比,但是我們一定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護生命,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這是我們的理念所決定的。」

同時,梁萬年也指出,「動態清零」政策並不是永久不變的,疫情防控仍需根據疫情變化、人群的抵抗力等多種要素綜合確定。中國是以最小的社會成本,獲取最大的防控成效。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82年前烈士犧牲時緊握的照片被修復 相裡的女子端莊秀麗

2024年04月27日 12:30 最後更新:12:41

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有後續了。

央視新聞報道,河北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早前在遷移雪村戰鬥犧牲的烈士遺骸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名烈士雙臂抱在胸前緊握一張年輕女性的照片。近日,這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照片被修復了,照片中的女子端莊秀麗。眾多網友表示「看見照片,忍不住淚崩」。

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位「無名烈士」的遺骸。照片上的她是誰?是烈士的戀人?妻子?或是其他親人?工作人員推測,她一定是這位烈士最為牽掛的人。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這張烈士緊握的照片感動了眾多網友,也有很多網友在線留言求助,看能不能幫忙修復照片。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然而歷經82年,照片已經風化,面部細節也有些模糊。為了確保修復的準確性,TR美術工作室嘗試對原照片進行特徵分析並分組修復了幾個版本,之後匯總融合確定了最終效果。修復人員說:「希望盡微薄之力,為烈士尋親帶來一些幫助」。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在現場挖掘時,擔心破壞烈士遺骸的完整性,工作人員都特別小心。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位烈士被挖出來時,兩個胳膊抱在胸前,手骨已經沒有了,在胸口上就放著那張照片」。

雪村戰鬥烈士墓出土的烈士皮帶扣,上面是當年群眾掩埋烈士的草席。央視新聞圖片

雪村戰鬥烈士墓出土的烈士皮帶扣,上面是當年群眾掩埋烈士的草席。央視新聞圖片

該工作人員表示,見到照片中是一位秀麗端莊的女性,既心痛,又震撼。「過去八十多年了,照片保存相對完美,這種情況之前從來沒有過」。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據了解,這位烈士除了緊握的照片,在他的身邊還發現六枚銅板、四發子彈,四個白色的襯衣扣子等遺物。「這次戰鬥犧牲的戰士大都十七八歲,如果有子女就相對好尋親,沒有的話,難度挺大的」。

近日,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受到當地邀請,對烈士遺骸DNA進行鑒定。該團隊曾在去年9月復原了40餘名山西呂梁無名烈士的容顏。其中,編號為「M19」的烈士找到了親人。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通過對緊握照片的烈士遺骸進行鑒定,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名老師介紹,這位烈士比較年輕,估計年齡範圍在14到17歲,鑒定結果偏向男性,最終還是需要通過DNA做進一步確定。「非常有感觸,這些烈士犧牲時年齡都比較小,以前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多是課本上的,現在感受更加深刻」。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後續將會對烈士遺骸進行DNA鑒定,掃描頭骨,復原容貌。「復原出烈士的照片後,對家屬和公眾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安慰」。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