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揭「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搞獨立由來 美國逼普京埋牆的正常反彈

博客文章

揭「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搞獨立由來 美國逼普京埋牆的正常反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揭「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搞獨立由來 美國逼普京埋牆的正常反彈

2022年02月22日 17:24 最後更新:17:36

俄烏局勢持續升溫,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並派遣俄軍進駐進行「維和任務」。美國、英國、歐盟等領導人批評普京違反《明斯克協議》。

究竟什麼是《明斯克協議》?烏克蘭國內的混亂局勢何來?

一切者要從2013年底美國在烏克蘭策動的顏色革命說起。烏克蘭和俄羅斯接壤,烏克蘭由誰控制,直接影響俄羅斯西部的安全。

當年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取態親俄。但在2013年年底,烏克蘭爆出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在西方背後支持下,邁丹廣場爆發顏色革命,出現反對派僱用的狙擊手射殺示威者挑起爭端,還有敖德薩衝突事件,這次事件導致工會大樓起火和俄羅斯人被殺。大示威令亞努科維奇在2014年2月下臺,親美的波羅申科在同年6月上台。

烏克蘭東部多個富爭議地區,上方紅色的頓巴斯地區包括盧甘斯克(上)和頓涅茨克(中),而下方紅色的是烏克蘭東南部的克里米亞。中央社圖片。

烏克蘭東部多個富爭議地區,上方紅色的頓巴斯地區包括盧甘斯克(上)和頓涅茨克(中),而下方紅色的是烏克蘭東南部的克里米亞。中央社圖片。

在2014年初烏克蘭大混亂時期,反俄的右區和泛納粹極端組織也打算到親俄的克里米亞區,去搞流血慘案,事件觸動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神經。2月22至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通宵召開國安會議,與聯邦安全局的一眾部長商討解救被廢黜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會議結束時普京說:「我們一定要開始設法讓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順帶一提,俄羅斯黑海艦隊租借了克里米亞基地,此地對俄羅斯有重要戰略價值。

2月23日,在克里米亞城市塞瓦斯托波發生親俄羅斯示威。俄羅斯隨即出兵克里米亞,2月27日,沒有徽章的俄羅斯蒙面部隊佔領了克里米亞最高議會,並奪下克里米亞全境的戰略重地,接着在克里米亞成立親俄羅斯的阿克肖諾夫政府、宣佈克里米亞獨立和舉行一場獨立公投。

俄羅斯政府佔領後,旋即建立克里米亞聯邦管區,並下設兩個聯邦主體——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克里米亞風暴爆發後,又觸發東部親俄地區頓巴斯地區仿傚,引爆了更為血腥慘烈的頓巴斯戰爭。

烏克蘭東南部地區包括「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所在的頓巴斯地區,本來是俄語地區,這些州的人民十分親俄。在2014年2、3月間,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拒絕接受烏克蘭新政府的政策,出現分離主義傾向,要求獨立,亦要求全民公投決定地區的未來。

2014年4月,頓巴斯地區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大規模衝突,民間武裝隨後自行宣佈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同年5月,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自己舉行公民表決,分別以89.7%和96.2%的贊成票宣佈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兩個地區隨後結成聯盟,宣佈建立「新俄羅斯聯邦」。

經過連月武裝衝突後,同年9月,在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斡旋下,交戰各方簽訂《明斯克協議》,達成停火共識,但這場停火有一條嚴格的控制線將烏克蘭分離主義者和政府軍隊隔開,實際上讓親俄武裝分子控制烏克蘭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約三分之一地區。

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

翌年2月,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和法國領導人罕見地聚首一堂,為前一年被親俄分裂分子佔領的烏東地區和平舉行談判,會談各方一直努力為該地區達成解決方案。最終,俄羅斯、烏克蘭、烏東分離主義領導人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簡稱歐安組織)的代表簽署《新明斯克協議》(Minsk II,亦稱《新明斯克協議》),並隨後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認可。

協議的條件包括:一)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由57個成員組成的「歐安組織」負責監控前線,衝突雙方停火並從前線撤走重型武器;二)在親俄武裝分子佔領的地區舉行地方選舉及進行對話;三)恢復雙方之間的全面經濟和社會聯繫,例如可以給年長者支付年退休金;四)烏克蘭政府恢復對與俄羅斯邊界的控制。撤出所有外國軍隊和僱傭兵;以及五)修憲將為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不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區提供一定的自治權。

2015年2月明斯克會談。

2015年2月明斯克會談。

由於《新明斯克協議》的簽訂非常倉促,俄羅斯跟烏克蘭對協議內容各自有不同的解讀。一方面,烏克蘭視該地區在聯邦結構內只擁有與烏克蘭其他地區相同的自治權,莫斯科則指《新明斯克協議》裡有「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某些地區的特殊地位」的用語,並將其解釋為允許這些地區擁有自己的警察部隊和司法系統等特殊政策。另一方面,基輔希望先奪回邊界的控制權後,再在叛軍控制的地區舉行地方選舉;莫斯科則希望在基輔當局重新控制邊境之前、在烏東地區仍被分離主義者控制的情況下舉行選舉。

即使烏克蘭政府同意給予頓巴斯地區特殊地位,卻激起大部分烏克蘭國民反對和責難。2015年,時任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就有意提出落實《新明斯克協議》相關的憲法修正案,遭到烏克蘭民族主義團體的強烈反對,隨後引發基輔暴亂,導致三名執法人員死亡。因此,與其說《新明斯克協議》是一份外交條約,倒不如說是一道急求停火的「拖字訣」,西方外交家為解決這個問題所作的一切努力,迄今無實質成果。

然而,自去年2月底以來,頓巴斯地區交火事件和人員傷亡增多,再加上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一改特朗普對俄溫和的取態,主張對俄強硬,加強對烏克蘭政府的軍事援助,加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台後,對俄羅斯強硬,推動加入北約,認為這樣既討好民眾,亦可拖死俄德興建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令烏克蘭可以繼續收取每年10億美元的天然氣管道過境費,導致烏克蘭局勢明顯升溫。

2021年12月,俄外交部就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開展安全保障對話,發表聲明,要求美國、北約就排除北約進一步東擴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今年1月10日至13日,俄分別與美國、北約就安全保障建議開展對話,但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直至昨日,情況急轉直下。普京不再容忍美國和北約模稜兩可的說法,並發表電視講話,指頓巴斯地區正發生「種族滅絕」等人道主義危機,烏克蘭當局正試圖在頓巴斯上演「閃電戰」,不願執行《新明斯克協議》。他承認烏克蘭東部分離地區獨立,命令派駐俄軍部隊,維持和平。

普京強調,北約不停地試圖說服俄羅斯,北約是一個純粹的防禦性聯盟,但歷史上的北約5次東擴,已經使北約的軍事設施部署在緊鄰俄羅斯邊境的地區。美國人利用烏克蘭推行反俄政策。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從歷史層面來看,現在接納或者推遲烏克蘭加入北約對俄羅斯來說並無區別。

普京表示,俄羅斯深知自己對捍衛地區穩定和安全的責任。正因如此,俄羅斯提出關於歐洲安全的相關建議。而美國和北約對俄方關於安全保障建議的答覆沒有回應俄方的三個核心關切,包括1. 北約停止東擴、2. 北約在歐洲的軍事基礎設施恢復至1997年時的水平、3. 停止在俄羅斯邊境附近部署打擊性武器。俄方願與美國和北約討論一些安全議題,但前提是要就涉及俄方核心關切的主要問題進行一攬子探討。俄羅斯完全有權利使用一切回應手段捍衛國家安全。

普京表示,「烏克蘭對俄羅斯來說,不僅僅是一個鄰國,更是歷史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同志和近親」,「現代烏克蘭,完全是俄羅斯通過割去自己部分歷史領土建立的」,「蘇聯時期過去的事件已無法改變,但應該把這些事情直接說出來」。

普京說,「蘇維埃烏克蘭是布爾什維克政策的結果,即使在今天,它也有充分的理由被稱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烏克蘭。列寧(Vladimir Ilyich Lenin)是它的創建者和設計師。歷史檔案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包括把頓巴斯區被生硬地擠進烏克蘭也是列寧的指示」。

對於烏克蘭近年來拆毀列寧紀念碑的舉動,普京表示「你想要去共產化嗎?這亦很適合我們,但你不能半途而廢,我們已準備向你展示『去共產化』對烏克蘭的真正含義。」

就俄烏局勢,《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認為,北約東擴搞到俄羅斯家門口時,普京發起的戰略反彈,莫斯科的戰略意志壓倒了華盛頓。接下來局勢怎麽走,高度不確定。但這不會是普京的最後一步棋,莫斯科不會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這更像是普京的警告性行動,告訴拜登和北約,他不是在開玩笑。

雖然普京在北京冬奧會結束一天後,拉開了在歐洲重新洗牌的帷幕,但胡錫進相信,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因爲拜登已經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參戰。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71歲疑凶令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一度身陷生死邊緣,引發世界對歐洲政治極端化的憂慮。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AP圖片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AP圖片

當地時間5月15日,59歲的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佐(Roberta Fica),在距離首都布拉迪斯拉發東北約90英里(約144.8公里)的漢德洛瓦鎮遭遇槍擊,原本他在那裡是和自己的支持者們見面的,結果遭遇嚴重槍擊事件,身中多槍並危及生命。

據稱,現場傳出多次槍聲,菲佐腹部中槍受傷,由直升機送往首府班斯卡比斯特理察的醫院,並接受手術。

15日晚些時候,斯副總理塔拉巴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菲佐目前暫無生命危險,並相信菲佐最終會活下來。

案發現場。AP圖片

案發現場。AP圖片

據斯洛伐克新聞網站aktuality.sk報道,襲擊斯總理菲佐的嫌疑人被確認是一名71歲男性,名叫J. C. Zbraň,來自斯洛伐克城鎮萊維斯。

涉嫌開槍的男子當場被制服。AP圖片

涉嫌開槍的男子當場被制服。AP圖片

報道援引網上目擊者的說法稱,事發時他先是對菲佐大喊大叫,然後菲佐向他走近並與他握手,這名男性就開槍了。襲擊發生後,槍手立即被警方制服,目前已被拘押,案件交由斯洛伐克國家刑事局(NAKA)接手。

斯洛伐克內政部長馬圖斯·蘇塔傑·埃斯托克和國防部長羅伯特·卡利納克在醫院舉行了發佈會。AP圖片

斯洛伐克內政部長馬圖斯·蘇塔傑·埃斯托克和國防部長羅伯特·卡利納克在醫院舉行了發佈會。AP圖片

菲佐是斯洛伐克「方向黨」(SMER-SD)的黨魁,他所在的黨派在去年9月末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勝出。

據悉,在斯洛伐克,總理是權力最大的職位。自菲佐當選以來,布拉迪斯拉發發生了多次示威活動,抗議他的政策。菲佐是一位堅定的保守派,在俄烏衝突問題上他曾宣稱「斯洛伐克將不會向烏克蘭支援一顆子彈」,同時也多次口頭攻擊過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針對槍擊的動機,內政部長埃斯托克已經做出判斷,稱「存在政治動機」。

根據16日的最新消息,襲擊者J. C. Zbraň的部分資料在網絡上遭到曝光。這名嫌疑人已經71歲高齡,來自斯洛伐克的萊維斯鎮(Levice),2005年創辦「彩虹文學俱樂部」(DUHA Literary Club),曾撰寫過3本詩集和2本書。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在臉書上證實,這名男子自2015年以來就一直是會員,並表示一旦證實他的嫌犯身份,將會立即取消「這個卑劣之人」的會員資格。

襲擊者J. C. Zbraň。

襲擊者J. C. Zbraň。

但有知情人士稱,嫌疑人2016年曾在私人保安公司工作,屬於是「專業性」背景。他的兒子否認父親有精神問題,表示自己不清楚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嫌疑人確實並非是菲佐的支持者。

內地資深媒體人「牛彈琴」指出,此事件與幾年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有相似之處,但菲佐是在職總理,刺殺事件存在顯著的政治動因。這單事件釋放出兩大警示信號:


一是歐洲政治分歧正逐漸走向暴力化。

菲佐屬於左翼,四度出任斯洛伐克總理,是資深的政治家。雖然握有權力,但菲佐的政策並不被歐洲主流接納,被認為太民粹、太親俄。

菲佐對中國的態度友好,曾表示擔任總理期間將會嚴格奉行「一中政策」。此外菲佐提及他今年會有訪問中國的計劃,這也成為反對派攻擊菲佐的把柄之一,有政客批評他「反美會將國家帶上絕路」。

菲佐對中國的態度友好,曾表示擔任總理期間將會嚴格奉行「一中政策」。此外菲佐提及他今年會有訪問中國的計劃,這也成為反對派攻擊菲佐的把柄之一,有政客批評他「反美會將國家帶上絕路」。

比如,菲佐公開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稱這「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我們需要告訴全世界:自由來自東方,戰爭總是來自西方。」他還多次批評,西方對俄戰略失敗了。而且,他還很欣賞普京,曾公開表示如果普京因戰爭罪遭到國際通緝,斯洛伐克會為他提供庇護。

斯洛伐克總統恰普托娃曾批評菲佐試圖削弱法治,緩和與俄羅斯的聯繫,把他與匈牙利總理維克托·歐爾班相提並論。《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斯洛伐克總統恰普托娃曾批評菲佐試圖削弱法治,緩和與俄羅斯的聯繫,把他與匈牙利總理維克托·歐爾班相提並論。《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他的反對者不僅存在於國外,也在國內。這種政治對立的加劇,如今已演變成致命的暴力行為。

前段時間,幾千名斯洛伐克人走上街頭,抗議菲佐的親俄政策。AP圖片

前段時間,幾千名斯洛伐克人走上街頭,抗議菲佐的親俄政策。AP圖片

牛彈琴說,以前搞刺殺暗殺的,多是年輕人;但在斯洛伐克,掏槍的卻是一位71歲的老詩人。

二是此類襲擊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菲佐遇刺後,西方社交媒體上有人稱「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端」,擔心是否會重演歷史,如同薩拉熱窩事件那樣成為更大衝突的導火線。而歐洲領導人也不敢有絲毫大意,法國總統馬克龍強烈譴責刺殺事件,說自己很震驚;德國總理朔爾茨說,他「對這次懦弱的襲擊感到不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譴責這次「卑鄙攻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他對暗殺事件「感到沮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強烈譴責這種暴力行徑,「應盡一切努力,確保暴力不會成為任何國家任何領域的常態」。

牛彈琴說,既然對左翼的菲佐,可以這樣下手,那歐洲政壇其他領導人,無論左翼右翼,肯定都有激烈反對者,是不是都可能遭遇同樣的命運?

牛彈琴推測,歐洲領導人的安保,最近絕對會升級;也可以肯定地說,類似的暗殺,不會是最後一次。政治越撕裂,情況越危險。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