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懶理確診病人 私院惹公憤勢要改革

博客文章

懶理確診病人 私院惹公憤勢要改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懶理確診病人 私院惹公憤勢要改革

2022年03月06日 15:14 最後更新:15:17

新冠疫情大爆發,除了影響民生經濟,勢必對管治產生巨大衝擊波,有醫療界估計其中一波必然湧向醫療系統,因為近期私家醫院對染疫病人拒諸門外的做法已引起公憤。連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今早會見全國政協港澳委員,也問起香港的私人醫療機構是否不接收確診病人?

病人逼爆公家醫院。

病人逼爆公家醫院。

感染變種病毒的市民數以萬計,公營醫院逼爆,但私家醫院仍然有不少床位,然而,現時市民就算有錢,又或者一向在私院看病,都要先檢測無感染新冠才可入院,一旦確診立即拒收,不少病人無奈湧往公院的同時,對私院大為不滿。

私院拒收感染病人,理由是缺乏負壓病房。不過,有醫療界高人話,現時公院逼爆,負壓病房不足,醫管局絞盡腦汁增加病床,包括臨時購買抽氣扇改裝病房,私家醫院要做一樣做得到,根本不成理由。

醫療界高人指出,早前有剛開業的私家醫院聲稱可以接受由醫管局轉介的確診病人,但開出的條件多多,譬如限定留院的時間,願意接受的病人數量又很少,根本無濟於事,至今仍然未成事,拖得兩拖方艙醫院落成,接收與否已無關宏旨。有說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對公院壓力爆煲,私院有人有地方但拒絕施援亦相當勞氣。

有退休的醫管局高層直言,私院以設備不足拒收確診病人只是推托,私院財力充裕,但近年擴建或裝修醫院都沒有增設負壓病房,就是不想接受流行病病人,背後就是效益考慮。不過,今次疫情是非常情況,沒有理由不是全個醫療界總動員。私院雖然不是公營機構,但批地等條款極優惠,獲取了極寶貴公共資源,現在對疫情懶理的態度,已惹起極大公憤,必然逼使政府日後檢視對私院的規管。

回歸本地醫療體系變完又變,在董建華時代公營醫療壯大,後來開始扶助私營,變成尾大不掉,名醫變成星球人、月球人大賺北水之餘,在醫療政策上推動閉關主義,拒絕外來醫護,令醫療費用飛升,同時又大挖公營醫療的人力資源。今次疫情爆發,電視台拍了新版《獅子山下》獻給抗疫各界,當中一個版本就是獻給醫療界,但有人就認為一些只顧界別利益的醫療管理人員,是否愧對公眾的期望呢?既然業界不能做好自己,社會要求改革的聲音,只會愈來愈大。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韓正

黎智英案「從犯證人」陳梓華繼續作供,辯方就陳梓華的口供及與警方的錄影會面内容進行盤問,並指陳在庭上的部分供詞,沒有在其口供或錄影會面中提及,惟法庭關注辯方盤問方式對證人造成不公。

就與黎智英的第五次會面,陳梓華曾作供指黎曾表示「佢哋會進行封鎖、制裁,嚟向政府施壓」,辯方指相關對話内容在陳的口供或錄影會面中沒有提及,惟主審法官隨即作出指正,表示相關内容在陳的口供中有提及,隨後辯方撤回該問題。

法官杜麗冰關注,辯方須具體指出相關證供。辯方稱,希望提調高效率,故不逐一提及相關證供,杜官提醒辯方認為有此必要,認為辯方在沒提供口供或錄影會面紀錄予陳的情況下進行盤問,會對陳造成不公。

法官直言:「呢個就係問題,呢份嘢我哋(法庭)未睇過,我係咁啱睇到啫,而且咁大段嘢,你(辯方律師)唔俾佢(陳梓華)睇晒成段就要佢答,唔係咁公平,呢份嘢已經都 2021年落㗎喇」。

不過法庭上的這段答門,幾乎在外國媒體的報道上「絕跡」,西方媒體及政客近期更是好少關心具體的庭審內容,只係大大聲抹黑話「審訊不公」,或者搞下「行為藝術」以示聲援。

美國國會及行政中國委員會(CECC) 主席史密斯與眾議員蘇奧齊早前就宣布,正推動立法,將位於華盛頓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對外街道,改名為「Jimmy Lai Way」(黎智英路)。黎智英兒子黎崇恩好受鼓舞話,以其父命名,是要提醒「香港已成為將自由和民主倡議者關入監獄的警察國家。」

歐洲議會大會則透過表決通人權決議案,強烈譴責香港政府採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並要求無條件釋放黎智英、李宇軒、黃煡聰等「香港民主運動人士」。

高人話,透過外媒的關注重點可以見到,西方實質上並不關心黎智英審訊是否公平,甚至不關心究竟能否「救黎」,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將案件和黎智英塑造為一個象征符號,最大化地攻擊特區和中央政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